如果看过电影《建国大业》的人,相信对这一幕还会有点印象:五大书记围炉议天下,突然传令兵兴奋地跑来传达了淮海前线的战报,朱德在听到我军全胜的消息后仍追问了敌新五军、十八军的情况。
在得到敌军都被吃掉的消息后,朱总司令忍不住兴奋地说:(国民党)五大主力全军覆灭,老蒋再无翻身之日了!
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就是五大主力,这些都是对蒋忠心、能打硬仗的老兵,远不是那些仓促新招的部队能比的。而且蒋介石在党内有很多反对力量,失去了五大主力,蒋介石就失去了稳固地位的资本。所以朱总司令才会那么高兴。
不过这五大主力并不是全在淮海战役覆灭,其中最早被消灭的是74军。
74军是1937年9月1日于淞沪战场上组建,首任军长俞济时,刚组建不久就在罗店与日寇血战,打出了名声。
整个抗日时期,74军的表现都极为出色,参加了几乎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获得了“抗日铁军”的光荣称号,还被授军中最高奖品飞虎旗。
其用行动获得了最高的荣誉,同时也得到了最好的待遇,每当国民党获得国外军援,74军必定能更换装备。1941年换苏械、后来换美械,74军都是首批换上的部队之一。百战老兵加上最强装备,让74军的战斗力格外强大。
1946年,国民党对军队进行了一次整编,74军番号改为陆军整编74师,由张灵甫担任师长。
解放战争初期,整编74师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在淮阴、涟水等地使我军付出了众多伤亡。接连的胜利把张灵甫自大的性格完全激发,他率军步步紧逼解放区,除了军事外,还带上一群“返乡团”。
这些“返乡团”其实就是地主恶霸,因为在地方胡作非为而被我军打压,张灵甫就利用他们反攻倒算,本是为了争取民心,但却近一步地惹怒了普通百姓。
1947年3月,国民党以整编74师、第5军及整编第11师为骨干组建了三个机动兵团,另以第2、第3绥靖区共7个整编师策应配合,预定了“密集靠拢、加强联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战术。
目的是想要逼迫华野进行决战或让解放军彻底退出山东。这种战术较为保守,但是也最实际,步步为营下会减少很多破绽。
但张灵甫对于这样的打法不认同,他决定秀一下自己的军事才华,亲率整编74师深入孟良崮地区。
孟良崮是山东解放区的腹地,整编74师来到这里绝对是孤军深入,险之又险。张灵甫不怕,他打的算盘就是以自己为诱饵拖住华野主力搞个“中心开花”,再配合其他外围的蒋军来一个大包园,里应外合全歼华野,这样张灵甫就为党国立下了举世奇功。
他的设想很完美,以为自己足够强大,其他友军会足够配合,但设想毕竟不等同于现实。张灵甫为人高傲,平时就把同僚得罪了个遍。
再加上国民党当中有兵才有话语权,别人为了救74师把部队拼光了,功劳却是张灵甫的,费力不讨好。所以除了黄百韬这种极个别人外,大部分国军将领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此整编74师就成了一支实实在在的孤军,但即便如此,消灭这支部队,我军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华野27万人几乎倾巢而出,第2、第3、第7、第10纵队及一些地方部队负责阻援,第1、第4、第6、第8、第9纵队和特种兵纵队不惜代价猛攻孟良崮。
为了争取时间,我军不断冲锋。整编74师的火力非常强大,在其阵地前,我军战士遗体最密集处竟然叠了7层!伤亡数字不断上报到粟裕处,惹得一向好脾气的粟裕也发了火,他怒道:不要给我说伤亡,我只要拿下孟良崮!
孟良崮是山区,非常缺水,早在张灵甫进攻之前附近的百姓就把能见到的水井通通毁坏掉了。这样一来,整编74师不但没有饮用水,连火力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其部装备先进,携带的也是当时的大杀器马克沁水冷式机枪,这种武器必须要不断往里注水降温来保护枪管。没有了水,枪管很快就打红了,虽然国军士兵有人撒尿应急,但人都没水喝,又有多少尿呢?所以最后其赖以生存的火力网也无法维持,机枪大多报废。
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说得好!
没有了火力优势,一个整编师根本无法阻挡几个纵队的进攻,血战三天三夜后,这个国军主力就此覆灭,张灵甫身亡。
其实整编74师本来是有机会突围的,其高度机械化我军是很难拦住,但是蒋介石见张灵甫被围住后,想法跟张灵甫出奇的一致,也是想靠其为中心点,然后配合外围的国君全歼华野。
但他们都没想到我军的阻拦那么强势,我军的进攻如此凌厉,所以最终74师被硬啃了下来,有趣的是国军在战后总结上,蒋介石还大骂张灵甫“没有高深的战术修养”。
不过华野剿灭整编74师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数万,很大一段时间都没能主动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