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夫人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被震惊了:

说中国家庭的现状,有三分之一是无性婚姻。

原因无外乎三种,夫妻感情不和没兴趣,工作压力太大没时间,一方或两方身体有病没能力。

想起木心先生的话,“性无能事小,爱无能事大”,你认同吗?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夫人很疑惑,这样的婚姻现实吗?幸福吗?能长久吗?

直到看了一部电影,我才有了“答案”:

原来,无性婚姻那么恐怖……

电影名叫《砚床》,根据李平易的小说《巨砚》改编。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只因砚台大如床,能躺下两个人睡觉,才得名“砚床”。

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某偏僻村庄,住着一年老色衰的老人。

她数十年守寡,足不出吴家大院,伴着一块没用的“大石头”度日。

也正是这大而无当的“石头”,让她和外面的世界有了关联。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有位斯文儒雅的老古董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看她。

因这石头在吴家传承了几百年,是颇有些价值的古董。

所以古董师才不辞辛苦,三番五次地登门。

他还常给老太太带礼物,比如巧克力。

知道她腿脚不便,就给她买了辆轮椅。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看得出,老古董师不光想买走砚床,也是真心实意关心老太太。

可面对金钱和诚意的双重诱惑,她不为所动。

导演通过两位老人闲话家常,和老太太打盹做梦,以及若有所思的眼神等方式巧妙转场,娓娓道来她“传奇”的一生。

“现实”和回忆不断切换,两相对比更有沧桑感。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老太太叫玉莲,生在天底下最热闹的苏州观前街。

17岁时邂逅吴家少爷,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成亲。

吴家是做生意的,由老爷在打理,少爷和少奶奶只管享受生活。

白天,他教她跳舞,给她画眉,在园中照相,极尽宠爱之能事。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入夜,两人在砚床上乘凉,听少爷讲述关于砚床那些神奇的事。

什么至今已三四百年,能发出蓝宝石一样的光芒,是有灵气的“神物”,万万动不得之类。

被说得神乎其神的砚床,承载了两人初时的甜蜜,也积满了苦涩。

因为每次少奶奶想得到身体的慰藉时,少爷总是有心无力。

一句“还是算了,睡吧”,犹如刀子一样刺进她心里,只得暗自垂泪,以至浸湿了枕头。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一个新婚女子大胆伸出的欲望之手,屡屡被拒绝。求而不得,怎能不苦?

除去夫妻间难以启齿的“隐秘”,这对不经世事的年轻夫妻倒也尽享了岁月安好。

随着老爷做生意归来,小两口的幸福时光被打破。

儿子完婚已半年,可媳妇一点没动静。

老爷下了指令,如再生不出孩子,就休想继承吴家的家产。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此话一出,恰如撕开了少爷和少奶奶之间那层仅有的遮羞布:

如何生出孩子成了他们生活中的第一要务。

中国的传统家文化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人们的生育观更是讲求多子多福,最好是儿孙满堂。

人丁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家族的兴衰。

由此看出,生育不仅是女性的权利,更是义务。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所谓子以母贵,一个女人在家里的地位,往往由她的生育能力决定。

越是能生养,就越是能得到婆家的尊重,当然,得是儿子“才行”。

生于旧中国的少奶奶,自然深受这些理念束缚,她急切地想生孩子。

为此,看遍了周围的郎中,给少爷吃了数不尽的汤药,她甚至跑去拜观音菩萨。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谁想,不管怎么努力,少爷还是那个少爷。

不得已,少奶奶点燃香烛,拜起了自家的神物“砚床”,乞求它能显灵。

一晃又是半年过去了,少爷越发忧郁寡言。

生不了孩子的自责像是搁在夫妻俩心底的巨石,使其寝室难安。

就在少奶奶还抱着一线希望,为丈夫亲自煎熬汤药时,少爷心生“妙计”。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自知无法生育的他,提出让仆人阿根帮忙“借种生子”。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少奶奶既震惊又难过,怎么可以这样?以后她还怎么做人?

少爷顽固地坚持,觉得只要生下孩子谁还会怀疑他不是爹?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少奶奶倾向抱养,却被一口回绝,显然这会让吴家颜面尽失,使不得!

执拗不过的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那夜,少奶奶在昏暗的灯光下忐忑不安地等待,阿根在走廊里再三徘徊……

两个情非得已的人,带着各自的心结完成了肉体的碰撞,少奶奶久违地展露笑颜。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其实,从一开始,玉莲就没有遮掩过自己的欲望,奈何少爷满足不了她。

不过,她始终恪守本分,没做什么越轨之事。

但是,阿根的无心之举,点燃了她早就跃跃欲试的情欲之火,让她体会到了做女人的滋味。

可也埋下了祸根,两人的身份和关系,根本不可能让这种有违礼法的举动得以常态化。

而且,这种冒险之举,令她不得不背负起沉重的道德谴责,加上本能欲望的叫嚣,内心更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楚。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这和张艺谋的《菊豆》中,菊豆主动追求,释放自身情欲的行为不同,她是“光明磊落”的反叛,玉莲则是“迫不得已”的心有千千结。

悲催的是,少奶奶并未怀上孩子。

少爷对她的态度也有了微妙变化。

毕竟,没有谁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被绿”,尽管是他出的馊主意。

阿根要离开了。

玉莲抑制不住身体的呼唤,两个眼神刚对视便立马燃烧。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在砚床上,原本不该有交集的他们,却被人性驱使。

岂料,酿成大祸。

少爷在楼上目睹了这一幕,他命人收拾了阿根,并将其活埋在砚床之下。

从此,玉莲年轻的身体像是座死火山,纵然欲望缠身却再无苏醒的机会。

少爷30岁离开人世,阿根已是一堆白骨,和她有关的两个男人都走了。

只有一块砚床,一座老宅相守,玉莲就这样将自己从少奶奶熬成老太太。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她守着砚床过了四十余年,彷佛生命无论睁眼闭眼间,无不是过去,无不是和砚床有关的光阴,它们像影子一样死死地缠着她,令她永远不能忘怀。

等古董师最后一次来时,老太太已归西,他们若隐若现的黄昏恋也无疾而终。

《砚床》娓娓道来地诉说了一个女人悲催凄凉的一生。

只是,玉莲之悲,是必然吗?非也!

少爷的病,少奶奶的“不生育”,很大程度上是意外——乘凉时被砚床咄咄逼人的寒气所侵害。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这块硕大的砚台异常冰凉,身子贴上去就像掉进了冰窟。

他们哪里晓得,被视为神物的“砚床”,会给两人带来什么?

结果竟是少爷做不了真男人,少奶奶不能生育,他们被老爷抛弃,成了吴家的罪人。

但是,果真是砚床之过?不尽然。

真正造成悲剧的,是传统的文化观念。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两人虽是无性婚姻,可少爷和少奶奶一直相亲相爱,直到被老爷催生,他们才慌不择路走向“歧途”。

在“造出”孩子之外,他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木心先生的话,在这里不管用,爱很难抵挡住性的刚需!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1、传统的婚姻观,爱并非第一位,生育才是首要。

生了孩子,少爷才能继承家业。

否则,少爷连身份也保不住,还怎么爱少奶奶?

可见,生育攸关经济大权的得失,有没有性不“要紧”。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2、中国人向来爱面子,一个家族有后人才有面子。

少奶奶想抱养小孩,本未尝不可,但对吴家老爷来说,是绝不能允许的事。

国人的态度素来很坚定,凡事得先有面子才行。

养孩子这种事,必须得是亲生的才算。

1995,刘冰鉴拍出了国人难以启齿的“性”,可惜很多人还没看

3、在父权文化的体系中,女人的情欲不被承认。

玉莲铤而走险地借种生子,没实现目的,反倒被情欲所困,最终害死了无辜的阿根。

丈夫死后,她决绝地选择了守寡,还背负着莫大的心结,被往昔的时光无情地摧残。

少爷和少奶奶的遭遇,固然有砚床的外因在先,但把他们逼上梁山的真凶却是糟粕的传统观念。

好在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少。

结婚与否,更多是个人选择,性和生育,也并非必然相关。

夫人想说的是,婚姻也好,性也好,我们应该多点对个体的尊重,少一些道德枷锁,这样才能避免玉莲们的悲剧发生。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689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