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在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笔下,自然的清新、简洁的物品、古典的文化、纯善的感情,于文字深处,透着深情,皆是禅意。
《古都》创作于1961年,是川端康成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了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因为家庭原因聚散离合的故事。小说以四季时序为线索描绘了清新淡雅的京都美景,穿插了一些日本传统复古节日庆典,充满着日本式的克制和禅意。
有不少人认为《古都》最显著的特点是日本物哀美感和自然景色等方面的描写。我认为这部小说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将禅意带入了文学。
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禅意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也做佛教术语。出自(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整部小说从景物描写深入到人物描写后再深入到社会现实描写的过程,也是作者将读者带入禅意、领略禅意、沉浸禅意、回味禅意的过程。
小说中,禅意的体现,带来了一种悠远深邃的风格,体现了一种简洁美的追求,达到了“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的境界,这正是《古都》的魅力所在。
就像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其所需要的装饰仅仅是一只简单的壁龛,一朵质朴、孤独的花,就可以寓意无边的开阔和雅致,象征更为丰富宽广的境界。
川端康成曾经讲过: “ 我们的文学虽然是随着西方文学潮流而动,但日本文学的传统却是潜藏着看不见的河床” 。资料来源:《诺贝尔获奖作家谈创作》第357页, 北京大学出版杜1987年版.
构成日本传统文学“ 河床” 特质的,正是作为士壤的日本禅文化,它对日本民族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01 通过素雅清新景物的描写,勾勒充满禅意的风景画,引导读者的精神进入禅的意境。
- 营造富有幻想的画面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生如果值得活,只是为了注视美。”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可以看成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注视美、探索美、表现美甚至创造美的作家。
《古都》中的景物描写整体讲究简洁、淡雅、空灵。很少见到大段大段浓墨重笔的景色描写,常常是几朵鲜花、一排青翠的树木的片言只语和轻描淡写,给人整体的感觉是自然淳朴、意境悠远,就像一幅色彩明丽但又淡雅清新,令人心旷神怡的水彩画。
例如:对于绚烂无比的红色垂樱,作者并没有着重去描写,也没有激情昂扬的赞美之词,他是这样写的:
“不论是垂下的细枝,还是花儿,都使人感到十分温柔和丰盈……它的枝桠下垂,像垂柳一般,并且伸张开去。千重子走到樱树荫下,微风轻轻地吹拂过来,花儿飘落在她的脚边和肩上。”
由此可见,作者无意描写繁花盛开的盛景,而是引领读者进入到一个柔美孤寂的富有幻想的画面。
在第一部分的结尾,作者还将读者的视角移到清水寺,居高临下的绘出了一幅京都暮色夕照的全景图,于古朴素雅中又升辽阔大气。
由局部写整体,由简单写复杂,作者用文字描摹出了充满禅意的京都春景图。
作者曾在原文中提到,“日本的庭园不都是富于幻想的吗?”
《古都》中的这些景物描写,大多呈现孤寂之美,富于诗意幻想,透露出一种禅的境界和意境。
- 体现淡雅禅意的画风
15世纪,日本花道的插花名家池坊专应曾口传: “ 仅以点滴之水, 咫尺之树, 表现江山万里景象, 瞬息呈现千变万化之佳兴,正所谓仙家妙术也”。
日本美的传统是什么呢?主要包含在情感投射的“物哀”和佛教禅宗的“幽玄”两个美学理念之中。
明·何景明《吹笙》诗:“幽心与禅意,凄切转关情。”
作者正是通过《古都》中的“幽玄禅意”的意境来表现自然美。
作者对于植物园绿色树木的描写,我们看到的重点是色彩描写,例如:新叶的悠悠绿韵和漫空笼翠,作者特意省略了绿树成荫,繁盛无比的繁杂细节描写。
日本人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用于自然的色彩非常之多,并且明显多于用于人物的色彩,总体的色彩偏好更倾向于“素色”,自然之色的“青”色在这部作品中的出现频率也远高于其他作品,川端康成在其小说创作中对白、青、黑以及紫色的偏爱正和日本人的这种传统的色彩意识相一致。
这样简洁的色彩和画面构成,对小说中清新、淡雅、空寂、寂寥等意蕴或氛围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
同样的,对于北杉山杉木的描写,只用了一排排和笔直两个形容词,顺带点了一下树顶的叶子,将树梢顶端的一簇簇圆形叶子比喻成冬天的花。
这样的描写,在冬天的万籁俱寂中更显得淡雅、恬静,显出一种对孤独、静寂的接受和耐心。
就像画家画树林,只用了些许直线外加几个点,就画出了整片树林。作者重点描写画面景物的整体大概形状和淡雅清新色彩,对于具体的细节从不做多余的描述。
文字中还多次写到了嫩叶的清香、泥土的馥郁和草木的薰馨,透过文字,我们闻到了泥土树木清新的气息。
这正好对应了文中女主人公喜欢的抽象派画家克利的画,富有诗意,格调高雅,清新致远,这也是禅意的体现。
02 在设置好背景画面后,通过适度省略,从话语思维上引导读者领略禅的境界。
就如何把作品雕塑的更好这个问题,有人曾请教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得到的答案是:去掉多余的东西。这句话简单通俗地说明了简洁美的重要性。
禅意要求能够正确的处理“去”与留”、“简”与“繁”的辩证关系,不是简单的“一切从简”,是要在“简”中逐步透“繁”。
川端康城曾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两次强调自己作品中所表现的无,不是西方的虚无,而是“万物自在的空,是无边无尽中藏的心灵宇宙”。
为了达到禅的“形简意深”的境界,经粗略统计,《古都》全书使用了超过500多次的省略句,作者通过恰当的删减,追求简洁美,其匠心在于小说禅意的打造,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作者对于句子和词语的删减省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的被省略的句子是用来表达感情的激烈,有的是用来表达人物内心不愿直言的苦衷和隐情。
在小说的对话中,作者常常省略其中某一人物的某些话语,断断续续的语句,给人“欲说还休”的意境美,犹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更有甚者,作者干脆省略整个人物的整句话,用“……”代替,达到“会意有余欢”的境界,让我们去品味那文字背后孤远静谧的禅意,这不正是一种独特的美学境界吗?
03 通过京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描写,品味意味深长的古典文化美,引导读者沉浸在禅的境界。
1994 年,包括京都、宇治和大津等城市内的寺院、神社和古建筑并称京都的文化财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名单当中,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瑰宝进而受到国家高度保护。
《古都》中的京都,从 794 年平安迁都开始到1869 年迁都东京结束,作为日本的政治中心,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为日本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日本人的精神故乡,具有最浓郁的日本传统风情。
在工业化背景下,古典之美渐行渐远。
作者描写了时代节、葵节、伐竹节、祗园节等日本重大节日的诸多细节。
作者从建筑风格、节日文化、艺术作品、佛教文化还有民间手工艺等角度,尤其是京都的花道和茶道入手,描写了京都的禅意美,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将读者带入整个社会生活的画面中,沉浸在京都的古典禅意中。
04 通过穿插细腻而又克制的人物情感故事,让读者在无穷无尽的禅意中深深回味。
如果说细节描写丰富的情感小说是一副精益求精的写真素描,川端康成的情感故事描写,就像快笔勾勒的人物速写,形简而意深。
《古都》于简洁中却处处闪耀着日本人特有的纤细、敏感、温和、优雅等特征,蕴藏着民族性格和感情观。
整部作品描写社会关系和人物情感,做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炼。
对话虽然简单,但折射面广泛,信息量巨大。
亲情方面:
作者描写了深沉而感人的亲情,太吉郎和妻子对千重子就像亲生女儿一样,他们也愿意收养苗子。对于苗子来说,不愿意妨碍亲人的幸福,能和自己的亲人呆一个晚上,就是一辈子的幸福。
除此之外,小说中没有描写的“韵外之致”、“闲寂飘逸”和千重子身份的神秘感等都包含在“幽玄禅意”的意味之中。
作者通过亭亭直立、秀美无比的杉林,穿插了一对双胞胎姐妹的父亲因高危工作丧生的悲情故事,讲述了姐妹两因身分悬殊,虽相见相识却不能相聚的哀婉故事。
整个画面联系在一起,不能不说具有一种幽玄禅意的意境美。
- 爱情方面:
作用通过简洁的语言,将丰富的感情和心理活动浓缩到简短的对话中,寥寥几句就写完了一段感情。其中包括家庭背景、人物性格、缘起缘灭等细节,既有深度,也有广度,还隐隐给读者透露了书中人物的社会关系和感情走向,反映了当时日本国民的真实感情婚姻生活。
小说中,真一、龙助和秀男三个男孩都喜欢女主千重子。
1.真一和千重子之间:作者几乎没有多费笔墨,只是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对话描写,就写完了他们的感情故事。
他们是青梅竹马之交,直到高中都一直是同学。真一喜欢千重子,但表达的不如哥哥龙助强烈;作者在原文写了两次千重子对真一的喜欢之情。
2.秀男和千重子之间:作者通过秀男的父亲宗助和秀男之间的简短对话,就讲述了秀男的感情结局。
作者通过秀男因为家庭背景原因主动放弃了千重子,选择了和千重子的孪生姐妹苗子在一起的感情纠葛故事,简单明了却又意味深长的暗示了当时日本现实生活中的门当户对。
秀男曾说千重子比中宫寺和广隆寺的弥勒佛爷还美,被千重子的爸爸认定秀男喜欢千重子。
千重子家是中京的批发商,而秀男家是只拥有三台纺织机的纺织作坊,秀男的父亲提醒他们地位不对等,相比较之下,秀男的家境和家里拥有杉林产业的苗子家比较相配。
于是,秀男就去追求了千重子的孪生姐妹苗子,他们在时代节一起约会了,后来,秀男向苗子求婚了。
3.龙助和千重子之间:作者用了短短的几句描写就写出了龙助在积极主动的争取千重子的感情。
他利用真一和千重子的关系,主动帮助千重子家打理店铺,用一句“愿意抚养婴儿时的千重子”主动向千重子大胆表白。
在小说快结束的时候,作者只用了龙助父亲和太吉郎的对话就暗示了千重子的情感走向。
水木龙助、真一兄弟俩的父亲邀请千重子的父亲太吉郎吃晚饭,龙助家作为大批发商,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要高于千重子家。尽管如此,龙助父亲同意龙助帮助千重子家经营业务,并当上门女婿,千重子的父亲对此感到很高兴,正好家里需要一个能力强的管理者,龙助家境好,能力强,还特别喜欢千重子。作者在前面的章节交代过,千重子对于婚姻方面是对父母绝对服从的,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她会最终嫁给龙助。
作者通过几句话就写完了每段感情的结局,揭示了主人公感情发展的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
在克制的背后是无尽的深情。
05 总结:
《古都》中处处闪动着禅意,将禅的精神和日本民族文化融为一炉,创造出一种空灵淡雅、素洁高远的美学境界。
- 通过素雅清新景物的描写,勾勒充满禅意的风景画,引导读者的精神进入禅的意境。
- 在设置好背景画面后,通过恰当的人物互动删减,从话语思维上引导读者领略禅的境界。
- 通过京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描写,描绘意味深长的古典文化美,引导读者沉浸在禅的境界。
- 通过穿插细腻而又克制的人物情感故事,让读者在无穷无尽的禅意中深深回味。
- 禅意的深处,处处皆是风景;克制的背后,是无尽的深情。
整部作品的沉静之美,禅意之韵,犹如涓涓细流,能让人洗去尘世的浮华,于纷杂中偶获片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