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在孤独中,我们才能深入内在的心灵花园,体验到那种忘形的一体感。——安东尼•斯托尔
安东尼•斯托尔是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作家,著作《孤独:回归自我》是他对人类对孤独的需求和创造的冲动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
作者以自身精神科医生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对弗洛伊德、温尼科特等人的精神分析学说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度剖析了世界各个领域的天才人物的心理,告诉读者“孤独”虽有负面作用,但其正面作用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肯定人际关系的价值的同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为孤独“正名”。
孤独是病态的吗?孤独有价值吗?独处的能力重要吗?如何回归自我?如何治疗并化解孤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安东尼尼·斯托尔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作者认为:孤独有助于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圆满自我,开发自我,并最终回归自我。
这是一部揭示“孤独”这种人类情感内涵和价值的经典著作,也是每个人学会独处的必备指南,对后世有关“孤独”的认知影响深远。
传统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际间的亲密关系是精神健全的重要标志,导致孤独的负面影响被放大,正面价值被忽略。
作者认为传统的精神分析方面的巨著和思想,认为倘若一个成人缺乏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便表明他存在着某种需要治疗的心理疾患,过分的强调了亲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孤独”的负面作用,却忽略了孤独和独处的正面价值。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入门》和“本能论”
精神分析工作的初期重点是追溯病人心理活动与性现象关系的发展过程。20世纪以来,病人面对精神分析师的个人态度与情感反应,被看作是病人过去人际关系和情感的翻译,这种被称为“移情”的分析成了精神分析的工作重点。
今天大多数心理治疗的方法,还主要是从病人原生家庭以及人际关系分析入手,分析有什么具体措施可以帮助病人建立完美的人际关系。
作者提到,弗洛伊德曾认为爱与工作的能力,是构成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只是在现在社会,我们过分夸大“爱”和“人际支持”的作用,甚至将其视为唯一的途径,却忽略了工作的能力,忽略了个体获得内在精神满足和取得个人成就的其他方式方法,也忽略了个体心理的可塑性和变化性。
- 波比尔的《依恋与失落》和克莱恩等人的“对象关系论”
波比尔认为一个人与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儿时对依恋对象的体验。他认为依赖和依恋不一样,依赖会逐步消失,而依恋会维持一生。
一般情况下,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归属感以及别人的支持和友谊,认为一个人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依恋之情,就表明他心理健康,感情成熟,但很少有人考虑到,感情健康与成熟是否还有其他的鉴定标准——譬如独处的能力。
直到今天,很多人认为“孤独”二字是一个消极的词汇,会让人不自由的联想到“孤独寂寞”、“孤独终老”等词汇,这其实是一个长久以来被误导的观点。
作者认为,并非所有孤独的人都不幸福,有的人虽然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但也能过着恬静而满足的生活。
孤独不是一种病,而是每个个体健康顺利成长的一种内在需要,那孤独到底有哪些正面价值呢?
独处是一种能力,除了亲密的人际关系,孤独也是人生幸福和意义的源泉。
孤独时,有何快乐可言?谁能独乐乐?所有独乐乐的人,到底有何满足感?——英国诗人弥尔顿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内心深处既有对爱、支持、友谊和陪伴的需求,也有对独立、个性和孤独的向往。
人们往往把人际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斯托尔详细分析了温尼考特的经典论文《独处的能力》。温尼考特认为成人独处的能力源于儿时在母亲身边的经验,先是在母亲身边,找到一种有安全感的依恋,然后在母亲离开时独处,他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愿望。
因此, 斯托尔认为:独处的能力与自我发现和自我了解有关,这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觉察到自己内心的需要、情感和冲动。
斯托尔引用温尼考特的见解指出,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能被动的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具有“虚假的自我”,生活只是为了适应取悦别人,而不是以自己真正的情感需要为依据去体验外部世界。
世界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仅是某种必须适应的对象,他们过度的顺从外部世界,容易失去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人生自然就没有意义,但他们可以在孤独之中恢复生命的体验并表达真实的自我。
独处有助于发现自我,了解自我。
作者认为,相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兴趣、创造力、信念、自律性这些因素啊,都能够帮助我们免遭因为孤独所带来的负能量的影响。
兴趣和大自然在个人的幸福快乐感觉培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管是音乐、绘画、舞蹈、钓鱼还是做饭、经营花园等,兴趣的重要性比现代精神分析学家及其追随者们愿意承认的重要得多。
像贝多芬、梵高等这些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创作者就是最合适的例子,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是最好的证据。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与他人亲密接触,只要有自己的兴趣与追求,就能够实现人生的意义,得到心灵的满足。
因此,爱和亲密关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就算活得孤独,也一样能活出人生的意义与精彩。
孤独使生命完整,个体成长,是内在整合与精神圆满的必要条件。
斯托尔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有勇气表达自己最深处的感情,不用担心别人的评价,他的内在才会重组或者整合。
睡眠做梦和学习都是一种个体内在整合的过程。研究表明,被剥夺了睡眠的人,会因为内在得不到整合,常出现妄想和幻想等精神异常的症状。
正如世界三大宗教创始人孤独的体验,是其精神得以成长,宗教得以创立的必要条件。例如:耶稣曾独自在旷野度过四十天,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月期间,都前往山上的洞窟里隐居。
我们每个个体的学习、思考、创新、与自己的内在接触,以及所能感受到的精神的升华和最难忘最深刻的心理体验都发生于个体内部,这些都要借助孤独,在独处时完成。
孤独有助于开发自我,圆满自我。
孤独可以一定程度上修复生离死别、忧郁焦躁等生命中的感情创伤,带给生命从容和温和。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大量儿童期缺乏亲密关系的作家的成长经历,作者证明了很多作家最初是为了补偿内心深处缺失的亲密依恋关系,才去从事具有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工作。
可是,这种起初为了补偿的创作行为,却变成了他们后来的主要生活方式,支撑了他们的整个人生,我们没有理由说他们的人生不完满。
因此和一般人相比,虽然许多作家的精神状态不太正常,但是他们在长期的孤独中,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内心产生了较大的力量去化解心理的冲突和烦恼,生命也有了意义的支撑。
孤独有助于开发自我,并最终回归自我。
孤独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可以带来“天人合一”的幸福感觉,使生命灿烂绽放。
作者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研究表明,人类具有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治疗并化解孤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有力的论证。
“交流能为理解更为全面深入,而孤独却是培养天才的摇篮。”——爱德华·吉本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想象空间,可以尽情投入到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对于很多天才创造者而言,他们认为独特的工作比人际关系更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列举了康德、牛顿、维特根斯坦等人的例子,他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孤身一人,一辈子未结婚,未曾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他们并不是缺乏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只是更热衷于工作,专注于生命意义和内心秩序的寻求。
作者也认为独处如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处于被迫的和强制的,则会带来伤害。然而,分离和孤单可以带来创造力的大幅度提升。
正是在排除了外界纷杂的被迫孤独中,有的人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需要通过创作来消化精神的痛苦,导致文化史上的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在监牢里。例如:司马迁受了宫刑写出了《史记》,塞万提斯,曾在监狱里写出了传世名作《堂吉诃德》。
斯托尔所举的例子表明,一些创作者会产生一种与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体感”,一种“与存在本身交谈”的体验,也就是积极心理学上所说的“心流”体验。
他认为,大自然、艺术、宗教和创作都可以提供这种“忘形”的感觉。
对于创作天才们来说,孤独就是一个人的狂欢。
身处这个喧闹的世界,适度的孤独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反思自己的内心,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更深一层的自己。
愿我们能够于星空上俯瞰,人世间种种孤独的美好体验。
我们不能一头扎在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里,放弃享受美好的孤独。——周国平
总结:
安东尼·斯托尔把开阔的人文情怀和自己精神独到的专业眼光结合起来,全书既有深入生动的心理个案分析,又兼具精准到位的思辨哲思和温婉动人的诗性叙述,深入论证了“孤独”的正面价值。
《伯明翰邮报》曾评价《孤独:回归自我》是一本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具有革命意义的书。
如果它能让那些天生不爱交际的人摆脱“没有归属感”的焦虑,让他们安于自己的孤独状态,那就为人类做出了大贡献。
关于孤独的哲学分析,一定要细细品读安东尼·斯托尔的这本著作。
它对于每个渴望独立的个体而言,是一本个人成长修炼指南,能够带领我们领会生命中孤独的美好。
它能够给从事心理工作和精神分析的相关人员带来一定的专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