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亮起,街口摩肩接踵的人群,小男孩约书亚手里的陀螺掉在地上滚远,孩子跑去捡,母亲催促儿子快点儿,一辆飞驰的公交车疾驰过来,母亲应声倒下……
一场交通惨案,在里约热内卢举目无亲,9岁的约书亚成为孤儿,牵系着观众的心,孩子怎么办?
这是巴西电影《中央车站》中的一幕,沃尔特·塞勒斯执导,巴西国宝级演员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和小演员奥利维拉主演,讲述“寻找”和“救赎”的主题。
冷漠、现实的退休教师朵拉,靠在中央车站代人写信为生,安娜带着儿子约书亚,也来找朵拉写信,但一出车站,安娜就因车祸身亡。母性和心底的善意,驱使朵拉带约书亚到邦吉苏去找爸爸,旅途结束,约书亚回到亲人身边,朵拉也得到了救赎。
《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奥斯卡金像最佳外语片奖,一幕幕感人温暖的画面,让我们心里涌出暖流,融化了附在脸上的冷漠神情。
一老一小,从南到北的旅程,伴随着大提琴厚重沉郁的曲调,拨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漾起一波波涟漪。
而这种效果,源于导演对整个剧情深刻的理解,恰到好处的细节把控,还有片中多个重复的意象,营造出了扣人心弦的效果,感人的氛围,也对影片的主题起到点睛的作用。
01. 细节和配乐,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细节的表达,在整个剧情和人物特征表现中成为神来之笔,自然流畅。而细节在电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对比,更让观众看到了其中的变化,从而体会人物的心理轨迹。
片头展示的中央车站,嘈杂混乱,而约书亚哥哥生活的镇子,则显得安静温馨,井然有序。一排排整齐的平房,广阔的视野,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笑意盈然的画面,和中央车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是代写信,朵拉在中央车站的委托人,述说的都是“坏消息”,像写给坐牢的人,写给骗钱的人,写给妓女的信等等;可在东北部的邦吉苏,远离大城市,贫穷的人们淳朴善良,他们传递的都是“好消息”,戒酒成功的丈夫,幸福的新娘,最幸福的男人,收成很好等等。
在大城市里的热内卢,人与人之间冷漠,人们总是脚步匆忙地奔波在车站出口和入口,不管出发和到达,他们没有时间停留下来;在这个偏远的村庄,人们可能贫穷,但他们拥有丰富的内心,有发自内心的笑容,也有虔诚的信仰。
这两个迥异的环境,以及一封封寄出的信,暗含了人们对于家和生活的感情,又融入了现代文明对淳朴社会风气的入侵批判。
影片的背景音乐也适时地配合了细节。
影片开始,约书亚的母亲被撞身亡,大提琴悲伤沉郁的响起,凄怆、哀怨,琴声衬托着约书亚的渺小无助,孤苦无依。
而朵拉和约书亚来到约书亚父亲的住处时,那一幢矗立的房子,在画面上,像一面招展的旗子,约书亚像箭一样奔跑着扑过去,地上激起一条白色的灰雾,背景音乐的节奏也变得欢快、高昂起来,周围的景色怡人、远山绵远……
画面和音乐的配合,营造出一个唯美的场景,心情随着音乐起伏、跳跃,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带着期待和未知的疑惑,寻找之路在音乐的烘托之下变得一波三折。
每段旅程的开始,悠扬的钢琴独奏,和着大提琴浑厚的和弦,为画面添上一层悲悯与温柔,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小提琴轻快的诉说,表达了朵拉和约书亚放松,愉悦的心态。
02.重复出现的意象,呼应剧情深化主题
一个陀螺,一个口红,在电影中前后多次出现,通过人的联想和想象,这些重复出现的物品,被赋予更深刻、更辽远的象征意义,产生意味深长的效果和作用。
陀螺——命运既定的轨迹
电影开始时,安娜带着约书亚两次请朵拉代写信,约书亚都在玩陀螺,陀螺是爸爸给的,象征着父亲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存在;信写完,走到街上,约书亚为捡拾掉地的陀螺,安娜发生了车祸,由此,剧情进一步铺展开来……
电影结尾,约书亚找到了哥哥们,摩西给约书亚做了一个陀螺,象征着兄弟之间的情谊,也象征着哥哥继承了父亲的精神,担负起照料约书亚的责任。
小小的陀螺,出现在影片开头和结尾,陀螺的运动,是靠人的抽打来控制和运动的,而人的命运,也像陀螺一样,无法离开既定的轨迹。
口红——爱的渴望
朵拉对热心的卡车司机凯撒产生了感情,她第一次涂上了借来的口红,有了爱的渴望,想要向凯撒表白,可是凯撒不辞而别了;影片结尾,朵拉离开约书亚的那个清晨,穿上了约书亚送她的连衣裙,再次对着镜子涂口红,说明朵拉对那夭折的爱情已经释怀,打开了心灵的窗户,恢复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朵拉在和约书亚相处的过程中,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一个从未被爱过的冷漠女人,学会了爱人与被爱,这份爱洗涤了朵拉的冷漠和怨愤,她的母性和热情被激发出来,发生了质的蜕变。
朵拉拯救了约书亚,也救赎了自己。约书亚和朵拉,在寻找父亲的旅程中,收获了全新的自己。
名字——暗含宗教救赎情怀
片中人物的名字,取自《圣经》中的人物,耶稣、以赛亚、摩西、约书亚,宗教意味浓厚。作为父亲的“耶稣”始终没有出现,也没有过多的描述,但在现实而热切的寻找中,阐述的是人对内心精神之父的终极皈依,“耶稣”是神一般的存在,是信仰,是希望,是救世主, 更具有一种象征意义。
《圣经》中,自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就注定了人类漂泊与寻觅的命运,而寻找也成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在找寻着属于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的家园。
失去母亲的约书亚寻找父亲,寻找的是一种庇护,一种血缘的保护和依靠。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突破了原本的冷漠与疏离,因为耶稣是全人类的父亲,是心灵的守护者。
朵拉在旅程中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并拥有了更圣洁的心灵和更完美的人性,完成了精神和灵魂的回归。
03.冷中含暖的色彩,营造温馨的氛围
人们通过旅途去发现奇妙的外部世界,实际上,旅途也是个人内心世界的象征,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追寻。伊甸园的寓意,象征着人类必须“在路上”“追寻”失落的自我。
“路上”有各种形式,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无疑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电影是光与影的特殊艺术,离不开各种色彩。
明黄色是该片的主基调,气息是浮躁而温暖的,台灯、烛火等带来温暖的黄色光,出现在阴暗的基调底色中,象征即使在黯淡的背景下仍然存在温暖,闪着人性的光辉。
影片的前半段画面主要是阴暗的灰色调光线,随着朵拉与约书亚乘坐大客车踏上旅途,光线由阴暗转向明快。
在大客车上赭石色的靠椅,红色的窗帘,窗外明快的绿色及金黄的阳光,广阔的蓝天、白云,无不昭示着这是一次希望之旅。
约书亚找到了亲人,朵拉微笑着给自己涂上口红,还不忘在脸颊上润些红晕,她悄悄地打开兄弟三人的房间,两个哥哥一左一右护卫着,约书亚睡得正酣。
月光铺满小街,朵拉的背影有些孤单,欢快的钢琴曲响起,她卸下了心中背负的包袱,从沉重的现实中摆脱出来,怀着感恩的心情,在晨曦将至的黎明中越走越快。
朵拉在越来越亮的晨光中,踏上了新征程的客车。在这段长镜头的记录里,朵拉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她的脚步轻快,背影坚定。
她给约书亚写信:
你长大以后,开上自己的大卡车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我是第一个让你握紧方向盘的人。……其实我很想念我爸爸,更怀念曾经的一切。
奔跑的约书亚和车里的朵拉,不约而同地举起那个在耶稣面前拍的合照,约书亚,耶稣,朵拉,多么像母亲、父亲,孩子组成的一家三口,这张合照,寓意了美好的愿望:“父亲”被寻回。
古希腊神话中,凡人英雄赫克托尔“将儿子举过头顶,用他的双臂,同时也是用他的无限关怀。这个姿势,在接下来的所有时代,将是父亲的标志。”
“父亲”的隐喻,是关于力量的符号。父亲在儿子的注视下行动,他们强有力的臂膀成为儿子模仿的对象。父亲是儿子的认同目标,从儿童到长大成人,儿子们走的是父亲曾经走过的路。
往往因为父亲的缺席,这条路模糊不堪,无法辨认方向。所以,尼采说,没有父亲的人必定会编造一个父亲。不管是生身之父,还是精神之父,孩子都将踏上寻父之旅。
但父亲并不是很容易被找到的,如同孩子的成长无法在一夜之间完成。在寻找的旅途中,父亲从遥远的彼岸投来一束光,照亮了孩子寻找的路。
《中央车站》中,当约书亚和朵拉一起坐在大客车的座位上时,他们的起点是一致的:两个人的寻父之旅。
约书亚的父亲在前方,朵拉的父亲在心里。约书亚奔向父亲的房子,朵拉默默地在内心深处追寻着父亲。
一明一暗两条寻父路线,强化了电影追寻的主题。
在巴西广袤的土地上,从首都到西北部偏远小城的旅途中,约书亚和朵拉都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旅程,学会了想念,学会了回忆,学会了如何去爱和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