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的身世像乾隆这样令人好奇了,从清朝开始,关于乾隆身世的传说就层出不穷,人们对他的生母,民族都有许多怀疑,并衍生出了众多的文艺作品,让这个话题成为了百姓们的经典谈资。
关于乾隆的身世,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传闻,第一种说法宣称乾隆乃是海宁陈氏的后人,并非雍正亲生儿子,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基于这种记载所衍生出来的。而第二种说法,则将乾隆从满人改为满汉混血,表述其生母并非满人钮钴禄氏,而是汉人,《甄嬛传》中就采纳了这种说法,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对于其生母的真实身份,不同野史之间也有一定的分歧。
不过总体而言,质疑乾隆的满人身份是这种野史记载的主流,那么这些流言的可信度有多少,它们又为什么会流行开来呢?
一、 乾隆不是海宁陈氏之后的原因
在乾隆的诸多身世传闻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其本是海宁陈氏后人的流言了,这种说法在清朝时便已经在民间流传,在上世纪经过金庸先生的改编,诞生了《书剑恩仇录》这一脍炙人口的武侠作品,更加速了这一说法的传播。
那么这件事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先来看看在清朝野史中是怎么描述这一事情的。据传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九子夺嫡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每个皇子都在想方设法赢得康熙的喜爱。
此时的四皇子胤禛觉得想要在竞争中获胜,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他认为自己一旦有一名出色的皇孙,那么会为自己的夺位之路提供很大的助理。此时恰好府中的熹妃怀有身孕,他命人推算出婴儿的降生时日,然后找到了一名江湖术士,让他帮忙推算其命格。
江湖术士在得到生辰之后,表明如果出生的是一个男孩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命运将贵不可言,雍正闻言大喜。但是后来熹妃生出的却是一名女孩,这让雍正十分苦恼,此时他恰好听说海宁富户陈氏在同一天诞下一名男婴,而且一家人恰好在京城。雍正提出想看看新生的孩子,陈家人接到皇子的命令也不便推辞,便让佣人带着孩子去到了雍正府上。
在入府之后,雍正提出想把孩子带到内室交给夫人观看,家丁自然不能拒绝。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雍正才命人将孩子带出,并请这名佣人返回陈家。在回到家之后,陈家人才发现自己送去的小公子,竟然变成了一个女孩,他们对此十分惊异。虽然他们对雍正掉包孩子一事心知肚明,但是依然不敢声张。
就这样,这位陈家公子就变成了雍正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这个孩子果然天赋异禀,从小就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深得康熙帝的喜爱,经常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这也为雍正夺得皇位铺平了道路。
不过随着乾隆年纪逐渐增长,他也听到了一些对于自己身世的流言,但是这种事情自然不能向自己的父母询问,而且当时雍正还在位,他也不敢私下打探消息。直到雍正去世之后,乾隆才开始着手探查自己的身世之谜。
他找来了当年曾经在府中任职的仆人,在多次交流后,他终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但是此时他已经贵为天子,自然不敢将这件事公之于众,这样会引起极大的混乱,因此他在明面上依然十分孝敬自己的母后,但是私下里却一直想和自己的亲生父母见上一面。
因此在乾隆稳定了政局之后,便开始筹划下江南的相关事宜,他一生中共有六次前往江南,这在众多清朝皇帝中次数是最多的。而在这六次下江南中,他有四次都是居住在海宁陈氏的私家园林中,他也借机和自己的亲生父母以及其他亲人相会。
这样的故事情节乍看起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细细分析之后,就可以看出其中漏洞百出。首先雍正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十分注意的,这种调换新生儿的做法一旦被竞争对手发觉,就会给自己造成天大的麻烦,以雍正谨慎的性格来看,他是不可能因为江湖术士的一句话就去冒这个险的。
另外,雍正如果真的只是希望借助乾隆来讨取康熙的欢心,那么在他登基之后,乾隆的使命也就告一段落了,雍正并非只有这一个皇子,弘历也并非他的长子。按照情理来说,他应该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继承人,而不是选择乾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乾隆应该确实是雍正的亲子。
最后一点,乾隆之所以六下江南,除了满足个人游玩的需求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了监督海塘工程的建设。而在该工程附近,能够符合其居住需求的住所实际上十分有限,在海宁这个小县城中,只有陈氏的私人园林能够达到条件,这才是乾隆在这里多次落脚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是,在乾隆居住的这段时间里,他都是让陈家人全部迁出之后才入住的,如果他真的是为了见到自己的家人,那这些措施无疑与他的目的背道而驰。由此可见,乾隆和陈氏之间并没有什么瓜葛,他绝对不是海宁陈氏的后人。
二、 关于乾隆生母的争议
关于乾隆身世的争议,除了他本是陈家后人之外,关于其生母究竟是谁的讨论也十分热烈。在之前热播的《甄嬛传》中,就采信了一种十分常见的流言,那就是乾隆的生母乃是一位相貌丑陋的宫女李氏。
根据野史记载,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曾经跟随康熙外出打猎,在这个过程中他射中了一只公鹿。在前去收获猎物的时候,他发现这只公鹿流出了汩汩鲜血,雍正知道鹿血乃是大补之物,便附身将其一饮而尽。
我们知道鹿血有壮阳的功效,因此雍正在当天夜里十分燥热,而在打猎的时候,他有没有妃子相伴,他就只能在围场中闲逛。结果他发现了一名李姓的民女,其相貌甚是丑陋,雍正便占有了她。
不过后来此事被康熙知晓,他对此十分不满,十分严厉地批评了雍正,但是依然允许李氏生下了小皇孙,这便是乾隆。为了给乾隆一个正式的身份,雍正让熹妃做了他名义上的母亲,这一段传说也被《甄嬛传》编在了剧情之中。
不过这段剧情也完全经不起推敲,一者我们上面提到过雍正是一个做事十分谨慎小心的人,在当时夺嫡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一直不敢有任何过分的行为,这种因为鹿血乱性的事情自然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退一步来说,即使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雍正也是绝对不可能让康熙知道的,因为这会对他的政治生涯造成极坏的影响。他又不是没有儿子,不可能为了这个孩子冒这么大的风险,从康熙得知此事一事上,就可以知道这应该是无稽之谈。
况且在历史上,康熙对于弘历这个孙子很是喜爱,如果康熙真的知道弘历的身世,对他一定会有不好的印象,这和历史上的记载显然是无法对应的。而且通过画像对比,乾隆和熹妃也是十分相像的,这也能够说明乾隆生母是汉人李氏的说法应该是不成立的。
关于乾隆生母的真实身份还有第二种说法,那就是她其实并不是满族人,而是吴越钱氏之后。这种说法来源于雍正时期的一条记录,当时雍正奉其母亲的诏令,将他的妻妾晋升为妃嫔,其中熹妃被记载为钱氏,而熹妃正是乾隆的生母: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 遵太后圣母谕旨,侧福晋年氏封为贵妃,侧福晋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该部知道。
在清朝的时候,有着妃嫔不重封的规定,因此这个熹妃是乾隆的母亲应该不会有差错。但是在清朝官方公布的诏令中,熹妃却从钱氏变为了钮钴禄氏,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不少人认为,此时的雍正已经有传位给乾隆的打算了,但如果乾隆的母亲是汉人的话,那么可能会对舆论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才将熹妃从钱氏改为钮钴禄氏。
在这种说法的支持者看来,乾隆在继位之后屡次下江南,也是为了见他母亲的亲人,并且钱氏的多名后辈,在乾隆一朝都受到了提拔,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证据。
但是实际上,这种说法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乾隆出生的时候,母亲是否是汉人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旗人和汉人之间的通婚已经被默许,他并不需要为钱氏改姓。更重要的是,钱氏自从五代以来便是江东名门,他们的子弟受到重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且乾隆在下江南的时候,也没有接见钱氏族人的记载,因此乾隆省亲的说法也并不成立。
再者上面提到的在《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中记录的谕令,大多是由口谕整理而来,其中错漏之处并不鲜见,而如果文臣将钮钴禄氏简写为钮氏,那么被后来人错誊为钱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正式的诏书都是经过再三核验的,当再无差错,因此应当以雍正朝的官方文本为准,乾隆的生母熹妃当是处于钮钴禄氏。
三、 乾隆身份争议的由来
在满清的诸多皇帝中,为什么只有乾隆的身世受到了广泛的怀疑也是一件十分值得玩味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乾隆生平的话,其实答案就比较明显了。
虽然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后,为了缓和满汉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旗人的地位还是要远高于汉人的,这自然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为此他们便开始虚构清王朝的统治者其实是汉人,借此来满足自己出一口恶气的愿望。
他们要编排的皇帝首先要是一个明君,否则就显得汉人在治国方面反而不如旗人,这让乾隆和康熙成为了最热门的人选。其次这个人一定要对汉文化十分痴迷,我们知道乾隆一生对于传统文化十分钟爱,他不但一生中做了无数的诗歌,还喜欢在一些名人字画上面题词,虽然这种做法争议比较大,但是至少说明乾隆确实对汉文化无比倾心。
再者乾隆一生中六次下江南,这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也是十分罕见的,这让乾隆和汉文化十分繁荣的江南地区产生了更多的交集,人们也可以更方便地在他的身上编排一些传奇故事,其实除了乾隆身世之谜外,那些江南地区的小吃,又有哪个没被乾隆”称赞”过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乾隆是汉人或者其母亲是汉人的论调,应该是汉族文人为了提升民族自信心所编纂的故事,而他迎合了大多数百姓的想法,故而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说法,但是其真实性是经不起推敲的,确实是历史谣言。
四、 结语
乾隆作为在中国文学界最受欢迎的帝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民间传说,其中关于乾隆身世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以至于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乾隆并非雍正皇帝的亲生儿子,而是汉族之后。
实际上关于乾隆身份的几种假说都是站不住脚的,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说法十分经不起推敲。因为其无法解释雍正在依靠康熙对乾隆的喜爱夺得皇位之后,为什么还要将皇位传给汉人之子,更和雍正谨小慎微的处事方式有很大冲突。而且乾隆在海宁驻留的时间里也没有接见陈氏族人,更能够说明这种说法的荒诞。
对于乾隆生母的身份问题,几种流行的说法也有比较大的漏洞。首先乾隆生母乃是汉人李氏的说法缺乏依据,而且和康熙对待乾隆的态度也无法对应起来。至于其出身江南钱氏的说法,则更像是一个笔误的讹传,因为在雍正一朝的时候,生母的民族已经不会对皇子的地位产生多大的影响了。乾隆之所以会被编排如此多的传说,其实和当时汉人饱受压抑的状态有直接关系,不过我们在看待历史的时候,还是要保持客观,尽量避免被这些历史谣言所欺骗。
参考文献:
【1】《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
【2】《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