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王庚倾其半生积蓄为他们准备了厚礼,以及一张写有“苦尽甘来方知味”的贺纸。
至于王庚本人,并未出席这场婚礼。
时隔多年,世人皆知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这段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却鲜有人知道成全了这段爱恋的王庚。
1926年10月3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
这一天,也是浪漫诗人徐志摩,和北京名媛陆小曼喜结连理的日子。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婚礼如期举行。
然而,新人的父母并未出席这场婚礼。
新郎徐志摩的父亲扬言要断绝父子关系,因为自己的儿子休妻再娶,并且娶得还是曾经的有夫之妇。
所以,他并未出席这场婚礼。
至于新娘陆小曼的父母,对于这场婚礼也是一百个不同意。并不是他们不喜欢徐志摩,只是在徐志摩和陆小曼认识时,陆小曼本是有夫之妇。
是的,在认识徐志摩时,陆小曼已经结婚了。
19岁那年,陆小曼嫁给了当时年轻有为的军官——王庚,两人的结合,是包办婚姻的产物。
一个是严肃正直的青年军官,一个是美丽多情的交际名花,一柔一刚,若是彼此相爱,那必会成为一段爱情佳话。
可惜的是,陆小曼并不喜欢王庚。她常常和朋友抱怨,结婚后她才明白,两性的结合,是不可以随便听凭别人安排,或许,她对王庚有敬佩、有欣赏,但绝没有爱情。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王庚,善良、正直、严谨、可靠。作为军事高材生,他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在当时,也算是无数名流争抢的乘龙快婿。但这些闪光点在陆小曼看来都是虚无的。
作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千金小姐,从小到大,陆小曼的生活都很顺风顺水。
进入学校后,她更是凭借自己出色的语言能力,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各个社交场合。胡适都曾说:到了北京如果不见陆小曼,都算是白来。
因而,功名利禄对于陆小曼来说,并不是她所向往的。
她曾在自己的日记中描绘过理想的生活:“山脚下造几间平屋,竹篱柴门,再种下几样四季吃的蔬菜,每天在阳光里栽栽花种种草,再不然养几个鸟玩玩,这样的日子比做仙人都美。”
王庚,显然不是合她陆小曼心意的那个人。和王庚结婚后,陆小曼曾不止一次地抱怨说,自己是一个失意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
作为一名正值青年的军官,忙碌是王庚的日常。婚后不久,他便被调任哈尔滨。陆小曼一开始和他一同前往,但是由于不适应东北的生活,不久后就独自回到北京居住。
此后,两人维持着异地的状态,夫妻二人长期的分离,使得陆小曼对王庚本就淡薄的感情更加稀少了。
相反,王庚对陆小曼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尽管两人是父母之言,但是对陆小曼,王庚一直都是以一种含蓄的姿态在默默付出。
陆小曼生病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王庚没办法回京亲自照顾。他便托好友胡适和张歆海(徐志摩发妻张幼仪之弟)帮忙照顾。
“谢谢你们两位帮忙照顾小曼,使我放心得多……请你两位告诉小曼,好好安心调养,我也是个心急人(她自己叫过我毛脚鸡),慢不了的。”
王庚在给两位友人的感谢信中如此写道,尽管没有浓情蜜意的表达,但他对陆小曼的关心却是溢于言表的,甚至,还替她的未来做了打算。
当然,这种默默无闻的关心,陆小曼本人是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这些也未必会打动她,因为她要的不是这些。
王庚对于自己没办法陪伴陆小曼很愧疚,于是,他便拜托自己的好友兼同门徐志摩帮忙,陪自己的妻子游山玩水。一位是自己爱护的妻子,一位是自己至交的好友,王庚对两人有着十足的信任。
然而,王庚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信任换来的却是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徐志摩,外表风流、谈吐优雅,他是诗人也是作家,更是一个极其浪漫之人。
他可以和陆小曼聊人生、谈理想,在思想上也是能与陆小曼高度的契合。久而久之,两个人便产生了朋友之外的感情。
即使陆小曼已是有家室的人,但在爱情面前,她依旧保持着飞蛾扑火的热情,徐志摩亦是如此。
尽管此时,他已经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也知道“朋友妻不可欺”,但是对陆小曼汹涌的爱意,他始终无法克制。
为了断开与陆小曼的联系,徐志摩一个人跑到了欧洲,希望借此来忘掉陆小曼。但他发现,距离只会使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他对陆小曼的喜欢。
徐志摩曾向朋友倾诉过对陆小曼的思念。他说,理智告诉他,不能辜负王赓对他的信任,所以他跑到上海和欧洲,并通过写诗和翻译书来忘掉陆小曼,但是越分开越痛苦。陆小曼也是如此。
无论两人如何的隐瞒,这件事最终还是被王庚知道了。
徐志摩在王庚去看望他时,误将陆小曼给他的情书当成别人的信,交给了王庚。
当看到信的内容时,王庚整个人都愣了,他愤怒的离开了徐家。
回到家中,王庚二话不说,拿出手枪便指向了陆小曼。也许是军人天生的克制,也许是陆小曼的眼泪让他心软,他最终放下了手枪,选择了原谅。
郁达夫曾说过:“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哪里顾得到纲常伦教,哪里顾得到宗法家风?”
陆小曼想和王庚离婚,但她知道王庚不会轻易答应的。所以徐志摩请了自己的好友刘海栗来劝说王庚。
将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痴念看来眼里的刘海栗,没有拒绝徐志摩的请求。同样是为婚姻自由逃过婚的人,刘海栗很明白徐志摩的痛苦。于是他举办了一场宴会,请了半个名流圈的人,王庚也在席中。
祝酒时,刘海栗谈及了反封建,他先谈了人生与爱情的关系,又谈到了男女之情是应该建筑在相互之间感情融洽、情趣相投的基础上。
王赓不是傻子,听到此处,他也明白了刘海栗的话意以及这场宴会的目的。
他举起酒杯,对刘海栗、对陆小曼、对徐志摩、对现场的所有人说:“愿我们都为自己创造幸福,并且为别人幸福干杯!”
宴罢,王庚以有事为借口,先行离开了。不久之后,王庚在狱中签下了离婚协议书,这下,陆小曼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徐志摩在一起了。
在王庚身陷囹圄的时候,陆小曼毫无留恋的离开了,甚至不惜打掉了腹中王庚的骨肉,只为了能彻底的断开与王庚的联系。
当然,她也因此彻底的失去了作为母亲的权利,也因此染上了一身的病症。
1926年10月3日,是一个晴好的天气,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历经多方阻拦后,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即使在婚礼上,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说了一大段不太好听的话,但这丝毫不影响新婚二人的甜蜜心情。
婚后,陆小曼随同徐志摩去到了上海,夫妇二人过了一段很是甜蜜的时光,但再美好的爱情,终究是要回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上面。
过惯了大手大脚生活的陆小曼,并不太知道如何去勤俭持家,再加上两人被家中切断了经济支撑,没过多久,两人便再也没有花前月下的美好,开始为生活奔波忙碌。
陆小曼习惯了吃茶跳舞的名媛生活,当然不会去体验“一分钱难倒英雄”的平民生活。赚钱的重任,自然地落在了徐志摩的身上。
为此,他一个人身兼三个学校的教授职位,甚至还干起了出售房产的职业。
这样的忙碌,也收获了颇丰的收入,但再多的收入,也抵不上陆小曼花钱的速度。
再加上陆小曼不愿前往北京,徐志摩只好频繁地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为了省钱,他也是靠关系搭乘免费的廉价飞机。
没过多久,在一次前往北京的路上,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出事了。徐志摩去世时,年仅34岁,而陆小曼才29岁,他们的婚后生活,仅过了5年便戛然而止。
听闻徐志摩飞机失事的噩耗,王庚想去看望陆小曼,也想过跟她复婚,但陆小曼拒绝了。而王庚则因为擅离职守,受了处分,大好的前程自此断送。
1942年,王庚被外派美国,在一次前往开罗公访时,因病去世,年仅48岁。王庚逝世后,被北非盟军以厚礼葬于开罗盟军公墓,而一直到离世,他都没有再娶,即使有很多人为他说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