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1997年4月10日下午,王小波回到他在北京市顺义郊区居住的小区,三点去房管局交了费,六点在楼下散步,10点左右,人们看见他的屋内还亮着灯。11点半左右,楼下邻居听到他发出两声非常痛苦的惨叫,但是没有在意。11日早晨,邻居们互相交谈着王小波的惨叫,却无人进去查证。下午三点左右,邻居们还没见王小波出来,意识到可能出了事,他们推开王小波的房门,看见王小波倒在地上,面顶南墙,弓着身体,已经死去多时。公安局法医鉴定:心脏病突发猝死。

王小波以“面顶南墙弓着身体”的躺卧姿态,离开了这个让他爱恨交织的世界。逝去不久,一位儿时伙伴发表了一首七言律诗,颇能道出大家的缅怀之情:日日红尘上陌头,忽闻人去不能留。微言玉屑因情笃,海口银珠是才修。独记幽怀怜水怪,偏生倔骨傲山牛。应知豪气流传远,踏过黄泉啸未休。

水怪指王小波小说《绿毛水怪》,山牛指王小波儿时绰号“大野牛”。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1952年5月13日凌晨,王小波呱呱坠地,因家里出现了一点小波折,所以给他取名“小波”,意即“小小波折很快过去”。他长得黑黑瘦瘦,两片厚厚的嘴唇,就像两条小肥香肠,蒜头鼻,小招风耳,单眼皮,前额宽广,眼神灵动。他一出生就缺钙,因此造成身体佝偻和扁平足。如果太劳累,嘴唇就会发紫,这属于心脏瓣膜闭锁不全出现的症状,只可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王小波从小喜欢发呆,盯着某一处,一看好半天。有一天下小雨,他呆呆蹲在水洼边,足足盯了半个多小时,连小雨打湿衣服都不知道,因此家里人都叫他“傻波子”。这种动不动就发呆的现象伴随了王小波一生。

王小波读小学时是个顽童,乍看老实忠厚,其实不好管教。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还喜欢捉弄老师,给班主任起了“瓷尿盆”的外号。他经常用手把脚搬过脖子,好像现在的柔术表演。他还在五层高的屋檐上摇摇晃晃行走,上面青苔斑驳,发出刺耳的声音。他还曾一棍子将一只母鸡打死,母鸡临死前下出一个鸡蛋。

王小波小学时就显露出过人的写作天赋,思路清晰,下笔成章,文字老练,语言丰富,根本不像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别看他平时不爱说话,但是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小朋友们都喜欢围着他转。但他从来不说故事的结局,每到结局时就摊开两手说,下面嘛,没有了。

这种“没有结局”的讲述方式也带入他后来的创作中。他写的《青铜时代》,薛嵩和红线,李靖和红拂,王仙客和无双,最后都没有结局。即使明明有结局,他也要搞个没结局,比如在《唐传奇》中,王仙客最后找到了无双,但他写道:世事苍茫,王仙客想找到无双,可谓困难重重。可能他认为,人生就是一趟旅程,万事都没有结局吧。

王小波上课经常发呆,要么神游物外,要么偷看闲书,从来不好好听老师讲课。所以老师经常提问他,但他站起来并不回答问题,而是继续发呆,气得老师七窍生烟,只好说,坐下吧。放学之后,他经常去西单旧书摊“蹭书看”,包括但不限于《水浒传》《聊斋志异》等等,一小时能看130多页。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17岁,王小波响应领袖“知识青年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去云南插队。他们经常走几十里路去公社食堂买包子,卖包子的是一位风韵犹存的大嫂,因为生活作风问题搬到了王小波所在农场,跟王小波他们正好住对门。大嫂人长得秀丽,说话声音也好听,许多人都想一睹大嫂芳容。当时还有一对北京知青,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发配到王小波他们这里,女的“非常漂亮”,男的彪悍雄健,王小波几个经常去他们家串门。一起下乡的还有个女知青,长得苗条白皙,比王小波大几岁,只是和王小波没有交往。

王小波后来把云南下乡这段经历写成小说《黄金时代》。其中女主角陈清扬的原型,就是上述几位女子的综合,所谓“杂取种种,汇成一个”。这本书除了王二和陈清扬的风流韵事纯属虚构,其他人物和故事几乎都是作者亲身经历。

所谓“黄金时代”,指的是年龄。王小波在书中开头写道:那一天我21岁,是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想爱,想吃,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们每个人在20岁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渴望爱情,雄心万丈,可惜大多数都会破灭。最后念个不咸不淡的书,找个不咸不淡的人,结个不咸不淡的婚,过着不咸不淡的生活,日复一日,逐渐老去。蓦然回首,并不为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而羞愧。

21岁,王小波来到山东下乡。村里人对他很照顾,不让他干苦活累活,还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他。开始安排他在果园里跟老人妇女一起干活,后来当了民办老师。据他当时的学生回忆,他经常穿一件大号蓝色中山装,不怎么扣扣子,粉笔灰和油渍落在上面,斑斑点点。他讲课从来不看课本,声调低沉,语速缓慢,波澜不惊,时不时冒出几句幽默的话语,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

他的生活非常规律,早早起床来到教室,生了炉子开始备课,还经常带学生们上山玩。村里有棵野枣树,大概有六七百年历史,被当地人奉为“神树”,王小波经常坐在树下看书,还说,这棵树早晚能成道行。后来有个作家写道:昔有佛祖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今有王氏成就卓著,亦于野枣树下颇有参得乎?这棵树至今还在。

22岁,王小波谈了场刻骨铭心的恋爱。姑娘温柔可爱,落落大方,容颜娇美,经常来找小波玩,王小波家人很满意。王小波也经常去姑娘家玩,但是姑娘家里很不满意。因为王小波没有工作,长得也丑,王小波跟姑娘的母亲谈了好几次,毫无结果,两人只好黯然分手。

分手总是在雨天,姑娘来到王小波家,二人相对无言。王小波送姑娘出门,两人在门口谈了很久很久。王小波受了情伤,很长时间不能摆脱。逝世后暴得大名,许多他的朋友同学都接受了采访,或者写了回忆文章,唯独这位姑娘缄口不言。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王小波从云南回来去山东前还谈了一位女朋友,女孩一天早上醒来突然不会说话,住医院检查出患了脑瘤。王小波经常去医院看她,陪她说话谈心,约好等女孩病好后一起去山东,没想到王小波下乡没多久,女孩便不幸去世了。王小波对自己不能陪女孩最后一程深深自责,久久不能释怀。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1977年初秋,金风送爽,李银河来到王小波家里,看到了王小波用黑皮大笔记本写的《绿毛水怪》手稿,对王小波顿生好感。李银河后来说,这本书是他们的“姻缘书”。两人逐渐交往起来,王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一下就把李银河征服了。两人谈理想,谈人生,谈文学,谈过恋爱的都知道,这些都是进一步交往的铺垫。

一天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王小波骑着一辆丁零当啷的二八自行车晃晃悠悠来到李银河单位,直接问到,你有男朋友没。李银河一下被问住了,没有心理准备,愣了一下说,还没。王小波说,你看我咋样。其实王小波并非李银河理想的恋爱对象,但是看到王小波这么直接,也被他的真诚感动,就说,那就处处吧。

两人一开始处得很不顺利,王小波长得傻大黑粗,还是个街道小厂工人,而李银河已经是国家干部了,无论从外貌还是前途来看,两人都不怎么合适,李银河母亲李克林女士(李银河随母姓)非常反对,王小波郁闷的说,你妈妈不喜欢我,咱们不要惹她老人家生气。

交往了一段时间,李银河也对王小波产生了厌倦,提出分手,理由是他“长得不行”,并说可以成为好朋友,想发张好人卡把王小波打发了,但是王小波说,你去动物园看看那些爬虫,我比它们好看多了。又说,你也不是那么好看嘛。用后来冯唐的话说,这叫:你我相亲相爱,就是为民除害。

李银河被王小波逗笑了,决定继续交往。鉴于两人不同之处太多,李银河决定改造王小波。她不让王小波说粗话,希望王小波考大学,1978年,王小波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笔试顺利通过,可是面试环节出了问题。考官问他喜欢哪位剧作家,他说萧伯纳,结果被刷了下来。因为考官们也不知道萧伯纳写过啥剧本。

王小波考大学失败,觉得自己配不上李银河,也提出了分手:你已经二十六七了,不能再跟一个骆驼(不知何意,望精通典故者告诉我为盼。)在一起,既然如此,干脆不要竹篮打水的好。但是李银河没有接受王小波的请求,两人经过反复思考,又和好如初了。

第二年,王小波改考理工科,他躲在北京郊区一间斗室中刻苦学习,熬得两眼通红,每天除了刷题,就是给李银河写信。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但是李银河母亲还是不同意二人交往,王小波非常痛苦,李银河歉意的说,你是我的天堂,我却是你的地狱。

1980年1月11日,两人历尽波折,终于修成正果,手拉手领了结婚证,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拍摄婚纱照。21日,两家各自请吃了一顿饭,好多亲友都是后来知道的。由于王小波还是学生,根据大学校规,读书期间不能结婚,所以两人结婚非常低调而且隐秘。他们约定不要孩子,做一对独立自由的个体。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王小波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书,后来他把这段教书经历写成小说,便是《白银时代》。白银时代也是指一个年龄段,就是30岁。人到而立之年,往日壮志豪情逐渐退却,经历世事沧桑,开始沉淀自己,想着做点什么。王小波成为小说家的理想,就是在这时候树立的。如果说以前他写小说属于“自发”状态,那么现在写小说就是“自觉”状态了。

当时他的同龄人都开始写小说,包括但不限于莫言王朔贾平凹余华路遥刘震云梁晓声海岩(排名不分先后)等等,贾平凹和王小波同龄。只不过别人很快声名鹊起,响彻文坛,他却迟迟未能显荣。

1985年,王小波跟着李银河在美国留学,成为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学生。许倬云写了一本扛鼎之作《西周史》,非常牛逼,我有段时间给杂志社写稿,经常看这本书。许倬云跟王小波说,你现在水平还不行,底子太薄,没有积累和沉淀。而且文字不够精炼,要改。

王小波一开始还不服,但是许倬云给他改了几篇文章之后,他立马就看出差距来了,知道许老师绝非浪得虚名,“学问大得吓人”。于是他静下心来阅读传统典籍,鲁迅写了本《中国小说史略》,把中国小说几千年脉络写的条分缕析,王小波照着名单一本本读了下去,后来他写的《青铜时代》,就是由三篇《唐传奇》演绎而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很难想象王小波不遇许倬云,能不能有后来的成就。当然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不遇许倬云,还可能遇别人,只不过写作方法很可能不同罢了。

1988年,王小波夫妇学成归国,一起进入北大教书,王小波的工作是在机房里调试和维修计算机。工作清闲,他每天下了班,就租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看,并且“乱写东西”,先后写成《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他还写了本《唐人秘传故事》(《青铜时代》前身),自费花了好几千块钱印了一千册,每天骑个二八自行车驮一捆,放到地摊上托人卖,“先卖着,卖完再结账”。后来王小波不无沮丧的说,“卖得并不好”。

说到自费出书,也是一言难尽。我认识或者听说过身边很多文人,都自费出过书。花好几万块,印五六千本,满大街送人,就为听人尊称一声“作家”。虽然称呼中更多的是调侃戏谑和嘲讽,尊敬成分约等于无,但他们终日沉浸在这种“作家”的荣光中,幸福感爆棚。我跟这些作家们也坐在一起聊过,他们读书不深,独特见解很少,但是自我感觉相当良好。换言之,他们用自己造的壳,把自己围起来了。

1991年,王小波再次调回人大,分配到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教英语。这段时间他编了个软件,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就在这一年,他的《黄金时代》由许倬云推荐在海外出版并且获了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文学有各种流派,各种流派之间又有很多区别,但就作品而言,最大区别在于,有的作品写得好,有的作品写得不好。我的《黄金时代》,我觉得尚可”。

后来冯唐说过一个“金线”理论,跟王小波这段话异曲同工。大意是说,文学评判虽然没有固定标准,但却有一条金线,有些人有些作品上了金线,有些人有些作品没上金线。比如司马迁李白苏东坡曹雪芹鲁迅王小波,再过一万年,也在金线之上。

王小波之所以能够获奖,部分原因是得到了著名作家张大春的肯定。我手头有张大春写的《李白三部曲》,的确不同凡响。张大春说,王小波和昆德拉写法相似,用反复叙述的方法“自由叙事”,写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黄金时代》让王小波得到了“文坛外高手”的名声,让他备受鼓舞,1992年9月,他决心辞职回家专心创作,做个“自由撰稿人”,这一年刚好40岁。辞职可是一件大事,因为他还没有成名,不能靠写稿生活,如果辞职,家里全部生活来源就得靠李银河独立维持,这用我们俗话讲,叫作“吃软饭”。

当他把这个想法跟家里人通报时,毫无悬念遭到家里人一致反对,母亲忧心忡忡的说,你辞职了,将来如果生了病,可怎么办啊。但是李银河毅然决然支持了他,作为妻子,爱侣和相知甚深的朋友,同时又是王小波写作才能的坚决肯定者,李银河坚信,王小波一定会成功。她笑着对王小波说,你放心好好写,将来拿个诺贝尔文学奖。

王小波跟朋友写信说,“我已过三望四,去日无多,马上着手做事已来不及,岂敢继续袖手高歌。名利亦吾所望者,愿以大脑另一半考虑之”。

其实王小波辞职也是有后路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当时好多作家都搞了编剧,给影视剧写剧本,赚得盆满钵满。王小波也想走编剧这条路。结果辞了职才知道,这碗饭并不好吃。影视剧投资商不惜巨资拍戏,就是为了赚钱,请编剧在整体投资中占比并不大,完全可以请更有名的作家来写。所以他接了几个活,“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谈下去”。后来非常出名的给张元写《东宫西宫》剧本,也是几经磨合,不断修改,王小波不无抱怨的说,“其中有些独白,已经直追哈姆雷特,但他还来找我改。我现在很烦这件事,和他关系相当紧张”。

王小波辞职后,状态很不好。他身形懒散,慢条斯理,蓬头垢面,皮肤粗糙,嘴唇黑紫(其实这是心脏病比较严重的信号),皱纹越来越多,头发日渐稀疏,出门经常被人当作外地民工。王小波将自己居家写作的日子称作《黑铁时代》。黑铁时代也是指年龄段,便是40岁以后。意即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如生了锈的铁,泛不出多少光泽了。即使勉强泛出,也是冯唐说的“中年油腻之光”。

王小波写小说之余,还发明了一套汉字输入法软件,他找了几个软件商想卖掉这款软件,可惜没有成功。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用电脑创作的作家。这段时间他的外甥姚勇经常过来串门。姚勇在清华读书,搞了个乐队,想退学专心搞音乐。王小波跟他说,艺术有两种,一种你是艺术家,把别人当作悲剧艺术的主人公,另一种你成为悲剧艺术的主人公,你自己想想该怎么选。周星驰有个电影,有人在疯人研究院工作,问他具体干啥,他说,被人研究。跟王小波说的是一个意思。

姚勇听了舅舅的话(主要也是看到舅舅落魄的生活境况,深深触动。虽然舅舅是个自由撰稿人,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但如鲁迅所言,这种人和这种生活“只可尊崇,不可学样”。你可以读他写的书,领悟他的思想,但不能像他那样活。),放弃音乐梦想,继续读书,毕业后开了个非常出名的游戏公司,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

王小波现在封了神,供万千文艺青年顶礼膜拜,成为“门下走狗”,其实他的生活非常孤独寂寞而且无趣,要不是李银河不离不弃的支持,很难想象他会活成什么样。一个中年男人,靠老婆养着,每天写些不知所云的东西,深居简出,用现在话说,叫作“废宅”。

我有一位堂兄,学中文的,大概就是王小波辞职前后吧,大学快毕业,忽然不读了,决定弃学从文。家人老师朋友同学轮番劝说,不为所动。宅家写了几年毫无结果,最初激情退却,也就慢慢懈怠了,每天靠打游戏消磨时间,蹉跎至今。如果他能有李银河这样的红颜知己,督促他,鼓励他,照顾他,安慰他,支持他,不说会有大成,小成总是有的吧。

所以我经常跟人说,对于王小波的成功,李银河的支持怎么赞誉都不过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李银河,就没有王小波。当然了,二人属于互相成就。王小波暴得大名后,李银河成为举国闻名的社会学家,人前显荣。如果没有王小波,国人很难知晓会有李银河这么一位研究冷门学问的学者,她的名字最多能在学术圈里偶见。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王小波最后一天:弓着身体面顶冰冷南墙,发出两声非常痛苦地惨叫

​​​李银河为了帮王小波打开局面,牵线搭桥给他介绍一些大作家,帮他进入文人圈子,其中就有王朔。王朔当时开了文化公司,想给王小波出书,两人还坐在一起吃了饭。王小波后来跟李银河说,王朔“这个人很好”。

1997年3月12日晚上,王小波和朋友们最后一次吃饭,席间气氛浓重,王小波不无忧郁的说,“悲情诗人”也许才是最可爱的。他多次笑着跟人说,“我的一生都在忧郁中度过”。他经常整夜无眠,茫然四顾,抽烟,听披头士和甲壳虫的音乐,与孤独寂寞作斗争。他写了篇《夜里两点钟》的文章,开篇写道:“夜里两点钟是最坏的时辰,这时候你又困又冷,是一天最黑暗的时刻”。

王小波是否就在“夜里两点钟”撒手人寰不得而知,但是法医鉴定说,他曾经强烈挣扎过,在墙上留下很多痛苦的牙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581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