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十岁这年,来到周都洛邑拜访老子。老子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尊陈,老乃寿考之号,就如现在说的老人家。老子本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曾名鹿邑,水草繁茂,白鹤飞临,离洛邑很近。姓李,名耳,字聃。聃者,漫耳也,就是大耳朵。又字伯阳,阳者,明也。
李耳父母希望儿子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孩子,当然这个美好愿望表面看上去落空了。李大耳朵长大后呆若木鸡,象一段木头。终日不言不动,一坐就是一天。他后来教导别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就是对自己反应迟钝的变相掩饰。
老子少年时师从常枞,四十岁被周王室以求贤的名义招到洛邑上班,开始做秘书,后来调到档案馆,一呆就是一辈子。他整天窝在图书馆看书,住图书馆宿舍,两耳不闻窗外事,头发早早就白了。虽然名声在外,是全天下学术泰斗,大师级人物,可是学生没几个。因为他搞的是象牙塔的学问,需要清心寡欲的人心无旁骛的坐在图书馆里啃竹简,一啃几十年,不能速成,除非天分极高。所以很少有人跟着他浪费宝贵光阴,除非那些跟他一样不擅长交际,出去混社会吃不开的书虫。
众所周知,图书馆里出人才。图书馆里一本又一本好书,就是一块又一块金砖,只要把它们淘出来,都将是一笔巨额财富。可是我们一般人都不愿意淘,太辛苦了,大家看看电影里淘金的黑奴可以想见。我一个同学,大学读了屠龙专业,眼看毕业就是失业,遂一头扎进图书馆,看了整整四年书,毕业后北漂进入一家咨询公司,年入百万。网上有个自媒体大号,自称读大学看了半个图书馆,年入千万。
孔子去老子家拜访的时候,正好碰到老子学生庚桑楚出来抱柴禾,准备给老子蒸粉糍吃。粉糍是大米和黄米(稻黍)磨粉之后混合蒸熟的食物,精致细腻,入口绵软,再加点肉酱,更是美不可言。老子当时八十多岁,牙齿全部掉光了,吃什么都咬不动。每天除了喝稀粥没得吃,因此学生们偶尔也给做点粉改善生活。
老子就在图书馆里接见了孔子。老子对这次见面非常重视,一向不修边幅的他还专门洗了澡。接见孔子时头发还没有干,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段枯木。孔子等了好长时间才看出来面前坐着一个人,问道:“难道是我眼花了吗。我看到的您是真实的吗。你真是一位独立世外的高人。”“我搞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已经有好多个年头了。大体也有点心得体会。可是至今让人忧烦郁闷的是,别人都听不进去,这可怎么办呢,愁死人了。”
老子说:“小伙子,想开点,你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六经只是历代先王传下来的思想和事迹,怎么能生搬硬套呢。时代不同了,你要与时俱进。现在你讲述的六经,就像我们的脚印,脚印是用鞋踩出来的,但是脚印跟鞋子能一样吗。举例而言,雌鸟和雄鸟互相眼珠不转含情脉脉看看,就能生下小鸟,那些虫虫,雄的在上面哇哇叫,雌的在下面偶偶叫,就能生下小虫虫。因为它们是同一类东西,所以能互相感应。性别是不可错乱的,命运不可改变的,时间是不可停止的,道路是不可堵塞的。就像下棋,如果棋道畅通,那就很容易获胜,如果棋道不通,棋子再多有什么用呢”。
孔子听后,如五雷轰顶,晕头转向,回到旅店三个月闭门不出。
三个月后,孔子又来了。跟老子说:“我想明白了。喜鹊互相亲嘴,鱼儿相濡以沫,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弟弟出生了,哥哥就大哭。事物都是时刻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世事如棋局局新,看似每天都在下同一个棋,每一局都不尽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有规律可循,总有规则可讲。”老子说:“对头”。
其实老子是告诉孔子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人要学会改变。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
你孔子有文化不假,你懂礼仪不假,全天下就你最懂,也不假。可是,懂不懂是一回事,能不能按照这一套做,那是另一回事。当周围的环境跟你的能力不匹配甚至发生强烈冲突的时候,适应环境,还是坚守自己,就是一个问题。可惜孔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当然了,他要能解决好,也就不是孔子了。冯唐说,看完《论语》没别的,就觉得孔子是个爱唠叨的倔老头,如果他不是述而不作,而是动起了写文章的心思,那现在熊猫就没有竹子吃了,满汉全席上就见不到大乌龟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孔子要回鲁国,来跟老子道别。老子说:“你要走了,我也没啥东西送你。我听说富贵之人送财物,仁义之人送言语。我不是富贵之人,只好窃用仁人名号,送你几句话。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为人之子不能太过自私,为人臣子不能太过自我。”
“君子生于世间,如果生逢其时,就去坐上车子做官;如果不逢其时,就要像蓬草一样随风转移。我听说擅长做生意的商人都会把货物囤藏起来,从外表上一看就好像没有货物一样,包子有肉不在褶上。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从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愚蠢的人。你要去掉身上的骄气与多欲,还有你故意做作的恣态和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对于你都没有丝毫好处。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些而已。”
孔子回去的路上,跟他的学生说:“鸟,我知道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会在水中游。山上跑的,我能用绳套住,水里游的,我能用网网住,天上飞的,我能用弹弓打下来。至于龙,我不知道哪天就会乘风而去,翱翔九天。我今天看到的老子,应该就是一条龙吧。”
孔子走后没多久,老子便离开洛邑,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到了关口,被关长尹喜留住,对他说:“您老要走了,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总得给咱大周留点纪念。”老子就把自己这么多年在图书馆看书心得写了五千字,取名《道德经》,分上下两卷,上卷谈道,下卷论德。
《道德经》初心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清静无为人畜无害,一副乖巧绵羊模样。傅斯年说:“五千言非玄谈者,乃世事深刻归纳,是阴谋诡诈之书。”因此司马迁作《史记》,将老子归于黄老申韩等法家一路。我们现在理解的老子,乃是魏晋之后的老庄,而非汉初的黄老。二者区别在于,老子世事洞明,而以深刻之方术驾驭众生,庄子人情练达,终于感其无可奈何,遂糊里糊涂不了了之。胡兰成说:“当道家少了黄帝的杀伐决断,只余老庄的阴柔隐逸,天地间就少了阳刚正气,乃残缺之失。”
道德,就是得道。据马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德在前,道在后,德者得也,道者路也。道德意即应该耍什么手段使什么方法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整回家。因此韩非子把老子在名篇《释老》《喻老》中将《道德经》弄成法术势三部分进行了系统分析,成为法家执牛耳之作,无有出其右者。
孔子晚年,思想趋近于道,完全褪去了年少时“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色彩。如他的为政理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后世非常有名的道家“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高度浓缩。遇到困难之后,他也没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执着,而是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晚年与学生们畅言平生之志,在子路立志想当大将,冉有立志想当县长,公西华立志想当傧相之后,正在弹琴的曾点曲终舍瑟,轻声说道:”我的志向没有他们那么远大。我就想在一个暮春时节,身着春装,邀约几个至交好友,带着妻子孩子,去河边踏青,唱着歌回家。”孔子听完感慨道:“我和曾点的志向是一样的啊。”
孔子经过十四年的漂泊流离,回到鲁国后一心搞教育,闲来修《诗》《书》自娱。想起四十年前老子对他的谆谆教诲,感慨万千。其实孔子的经历和感悟就是我们凡夫俗子的经历和感悟:年少时遇到长者语重心长的教诲,宛若春风过耳。待经历过人世间的坎坷曲折,遍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蓦然回首,恍如大梦初醒。
通释《道德经》需要解读者同时具备三大特质,缺一不可。
第一,极其丰富的知识储备。老子年轻时在楚国图书馆干馆长,四十岁以后来到王都洛阳,在王室图书馆干馆长,八十岁方才出关。华夏民族上古经典非常多,绝大多数都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现在知道的《山海经》《易经》《诗经》《三坟》《五典》等书,就是上古典籍遗珍。老子干了一辈子图书馆长,阅读了天量书籍,接受了天量信息,成为当时最为博学的人。晚年毕平生所学写下五千字。
所以想要解读老子,第一个条件是“读万卷书”。
第二,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老子和孔子,释迦牟尼,柏拉图等人生在同一个时代,他们的思想许多地方都很相似,著名学者朱大可在《华夏上古神话》中说,他们都是悟道者,而且悟的是同一个道。从《山海经》记载中可以确知,当时整个地球的部族是相互交流的,书中记载了极昼极夜现象,以及南美洲的玉米。因此老子是看过当时许多外来典籍的。真实历史中,周穆王就曾前往昆仑山拜访过西王母,西王母是西域一位母系氏族的部落酋长。周朝之前的夏朝商朝都是游牧渔猎民族,他们很可能走的更远,现在美洲印第安部落就能找到很多与商朝接近的文化信息。
所以想要解读老子,第二个条件是“行万里路”。
第三,极其丰富的个人体验。老子八十岁方才著书,一辈子就写了五千字,还是在“迫不得已”情况下写的,不写不让走。与他可以比较的是孔子,一辈子没写一个字,“述而不作”。晚年手痒,删诗书,改春秋,研易经,就是不写自己的东西。用佛经的话说,天道唯一,开口即失。《道德经》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就不是心中想的那个道了。
所以想要解读老子,第三个条件便是年龄。年龄要大,要跟老子年龄相当,如此方能与老子产生共鸣,解读出更接近老子本意的《道德经》来。
二千五百年来,这位诠释者囿于时代所限,一直没有出现,不过现在有了,他便是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先生。
余秋雨先生家学渊博,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躲在深山藏书楼中,博览诸家典籍。三十多年前,他在祖国河山的行走中写作的历史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创一代文体,一纸风行时至今日,成为几代人的传统文化启蒙读本。二十年多前,他走遍全球古文明重要遗址和欧洲近百座城市,获得了观察中国文化的外部视角,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全部完成现场文化探索的人文学者。
近年来,余秋雨先生年逾古稀,依然笔耕不辍,集中精力攻坚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艰深的古代文本,一方面进行学术层面的深入钻研,一方面致力于将古代典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当代读者,《老子通释》就是余秋雨先生集大成之作。
著名《山海经》研究家严珂先生曾经说,做学问“譬若积薪”,都是“后来者居上”。用牛顿的话说,大师们都是踩在巨人肩上捡贝壳的孩子。余秋雨先生之前的《道德经》解读者虽然不乏卓绝之才,但是他们被时代困住,不能了解外界文明,不能把世界文化融会贯通,所以解读出来的《道德经》差强人意。余秋雨先生得天独厚,成了那个捡贝壳的孩子。
《老子通释》是一项体量庞大的系统文化工程。这个“通”,包括以下六项指标:一,通述八十一章全部内容。二,通析每章每节内在逻辑。三,通观两千多年之间的思维异同。四,通感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学韵味。五,通论历代研究者共识和分歧。六,通考各种版本阙误和修正。稍稍一想就能知道,其间会有多少危崖深壑、漫漫苦路,好在余秋雨先生终于走下来了。
《老子通释》是一部学术著作,其中包括大量艰深的论述,但整体上余秋雨先生都用散文写成。他希望能在枯燥的学理和考订之间保持畅达的灵性。他相信,只有促成当代生命的趋近,才能滋润千年文本。
《老子通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尽力逼近原文旨意,保持学术上高度严谨。二,呼应老子的文学魅力,发挥现代散文在语言节奏上的美学功能。三,洗去迂腐缠绕的研究风习,使广大读者都能爽利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