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是千百年来中日交战当中,中国输掉的第一场战争。在它之前,无论是唐日之间的白江口之役,还是明日之间的万历朝鲜之役,中国都是获胜的一方。直到清朝末年,日本才靠着甲午战争第一次赢得了对华战争的胜利。甲午战争分为陆战跟海战,清朝先是在朝鲜战败,陆军只能匆匆撤离,但是此时清军实力并未受损。真正让清政府认输的是,甲午海战(黄海海战)的失利。
失去了制海权的清政府,再也没有了与日本对抗的底气,在日本的威逼之下,最终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可以说甲午海战,是清朝跟日本这场战争的关键。为何号称亚洲第一海军的清朝水师(北洋水师)会输给后来居上的日本海军呢?
第一,军队装备及思想观念落后
军备竞赛,这个词我们在研究冷战的时候时常都会听到。但实际上,这个词并不是冷战的专利。早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海军便开始了与清朝水师的军备竞赛。最初清政府在李鸿章的建议下,采购了大批坚船利炮,并组建了号称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水师。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了抢夺土地、资源,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为了能够在未来赢得与中国战争的胜利,整个日本都省吃俭用地建设海军。
到了甲午海战前夕,清朝的亚洲第一海军的名号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开战之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水师拥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不仅仅是数量上不及日本海军,在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方面北洋水师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及重炮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以炮火的发射速度为例,日本军舰的炮火发射的速度是北洋舰队的3倍,以致于在海战中日本舰队发出的速射炮弹会像雨点般落在中国军舰甲板上。
从亚洲第一海军到全军覆没,根本的原因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当时慈禧太后在采购了一大批舰船之后,就停止了对新式舰船的采购。在她看来,舰船这种东西是可以一劳永逸,丝毫没想过更新换代的这个问题。这种令人费解的想法跟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阶层的思想观念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陆权国家,在清政府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以陆军为立国根基”的思想,海军充其量不过是大陆军中的一个海岸警备队,那些铁甲舰也只是一座座守卫要塞的“活炮台”,从而根本不可能为海军提出一套科学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这就在根本上注定了甲午海战的失败。
第二,军队素质低下
当时的北洋水师有着严重的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的问题。当时北洋水师的提督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丁汝昌,他是陆军出身,并不熟悉海军业务。不懂不要紧,只要肯学习也没关系,可是丁汝昌还不好学,明知自己不懂海军治理、训练,还时常以自己是个外行人来推脱责任。最关键的是丁汝昌此人不能以身作则、严格治军,加上当时政府腐朽无能,造成北洋舰队管理混乱,军纪涣散。到了甲午海战前几年,北洋水师已经是病入膏肓,史载:“操练尽弛,自左右总兵以下,争携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每北洋封冻,海军岁例巡南洋,率淫赌于香港、上海。”
第三,海军体制的不健全
当时的清朝海军实际上是由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组成。三个水军没有集中统一的领导与指挥,他们互相掣肘、相互牵制,完全不能形成一支有效的战斗力量。北洋海军,归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指挥;南洋海军,归南洋大臣、两江总督指挥;福建海军,归闽浙总督指挥,中央政府无法对其实行统一的指挥调度。海军总体实力没有得到全面发挥,且发展前景受到制约。
第四,战略上的失误
在甲午海战中,中国在战略上一直是消极防御的,总想着避战求和,因此错失战机,放弃了战争的主动权,使中国在战争中处于被动状态。早在日军大举进攻朝鲜之时,丁汝昌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意识,曾上书要求率领北洋海军援助朝鲜,先发制人,争取战争的主动。但遭到李鸿章的否定,说日本“并未与我开衅,何必请战。”
后来丁汝昌率舰队巡戈到朝鲜海面,本想主动向日本发动进攻,又被李鸿章制止。丰岛海战前,丁汝昌要求率军前去援助,又被李鸿章一再复电制止。结果丰岛一战,毁船损兵,损失惨重。李鸿章“避战保船”,制海权完全不顾,使得日本舰队纵横海上,并迫使北洋舰队打了一场完全无准备之战——黄海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