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辛弃疾出身行伍,以武起事,既是文臣,也是武将。

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和出色的军事家,上马击贼,下马草檄,毅然率领义军回归南宋。

一生致力于抗金北伐,却壮志难酬,抱憾而终。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辛弃疾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慷慨豪迈的对联: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的词屹然别立一宗,充满了英雄豪气,抒发了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梁衡先生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读他的词,便能感受到那股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磅礴气势。

1

辛弃疾出生时,家乡济南已被金国占领。为了保全族人,祖父辛赞被迫接受了金朝的任命。

虽然在金为官,但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宋子民。

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下,辛弃疾从小就立志要光复中原,不仅饱读诗书,勤练武艺,而且熟读兵法。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当时中原地区抗金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多路义军中,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声势最为浩大,短短数月之间人数已经发展到二十多万。

公元1161年9月,金主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大规模南下,向南宋大举进攻。

辛弃疾瞅准时机,振臂一挥,在家乡四风闸拉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到东平投奔耿京。

这场战争最终以完颜亮被杀,完颜雍称帝,宋金议和而结束。完颜雍上台后采取刚柔并济的政策,为了收买人心,对付中原义军,颁布了大赦令:

凡我境内百姓,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

一时间人心动摇,很多队伍瞬间作鸟兽散。

辛弃疾清醒地意识到:义军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抗金事业才能继续。于是他向耿京建议:归附南宋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然而等到他和贾瑞一行人从建康带着高宗的任命文书和仪仗回到山东时,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张安国叛变杀害耿京,向金人献城投降,被封为济州知州。

悲痛之余辛弃疾怒不可遏, 他迅速组织了一支骑兵队伍,星夜兼程直奔济州城,从五万金兵手中活捉了正在庆祝的张安国。

回程的路上辛弃疾带领的骑兵和追来的金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急促的马蹄声和一轮又一轮的箭雨中,连夜渡过了宋金边界淮水。

晚年的辛弃疾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依旧激情澎湃: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

辛弃疾勇闯金营,活捉叛徒的这一英雄壮举让他声名远扬的同时,也在南宋朝廷引起了极大地轰动: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这一年,辛弃疾22岁。

2

从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的人,南宋朝廷都给他们打上了一个标签:归正人,对他们并不信任。

辛弃疾回归南宋后,朝廷就把义军遣散,解除了他的武装,任命他为江阴签判,把他派遣到外地去任职。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虽然只是一个地级市干部,人微言轻。但年轻气盛的辛弃疾满腔热忱,根据自己在金国搜集到的情报和作战经验,先后向宋孝宗和宰相虞允文献上了自己精心撰写的军事论文《美芹十论》 和《九议》。

然而时运不济,朝廷刚刚遭遇了符离之败,十三万大军损失殆尽,军队元气大伤,北伐士气降到了最低点。这两道奏疏最终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此后十年,辛弃疾一直辗转在各地方的市政府当公务员,做着文员秘书性质的文字工作。

乾道八年春天( 1172),转机出现了。

滁州由于连年战火和旱涝灾害,十分荒凉破败,城内民生凋敝,当地官员束手无策。宋孝宗破格提拔辛弃疾为滁州知州,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辛弃疾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滁州城的面貌焕然一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

朝廷非常满意他的能力和政绩,哪里有难解决的麻烦就把他往哪里派。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湖北的茶商军作乱,打到了江西。朝廷数次派人镇压,次次无功而返。就派辛弃疾前去围剿,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股茶寇势力就被彻底消灭了。

没过多久,又被调到治安混乱,盗贼猖獗的湖北。辛弃疾上任后实行高压严打政策,境内很快就奸盗屏迹,治安恢复正常。

不到一年的时间,政绩突出的辛弃疾被派遣到农民起义不断,存在严重社会危机的湖南。

辛弃疾一手整顿吏治,一手抓民生,湖南的治安很快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镇压盗贼和抵御侵略,彻底稳定局面,辛弃疾排除万难,费尽心思筹措经费,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飞虎军

这支军队后来成为沿江各地方军队中实力最强的劲旅,雄镇一方。

然而辛弃疾还没来得及有所作为,又被调去江西,只得离开湖南。

3

南归后一直到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频频调动,四处奔波。每到一个地方任职,少则几个月,最长不超过两年,根本来不及有所建树。

辛弃疾写过一首词,表达被调来调去的无奈: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如此频繁的调动,并非偶然。除了有人中伤诋毁,还有朝廷对他的猜忌和防备。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南归时的理想抱负随着时间的消逝渐行渐远,一直渴望上战场杀敌的辛弃疾无比失望,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代的学者梁启超一语道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那个站在灯火阑珊处清高又寂寞的佳人,正是辛弃疾的自我写照。他渴望能够遇到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知音。

天不遂人愿,宋孝宗北伐的意志越来越消沉,后来干脆不提了。朝中随着主战派老臣虞允文,张浚等人相继去世,主和派占据了上风。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望着沦陷的西北神州大地,辛弃疾仰天一声长叹。空有一腔热血,可在整个南宋朝廷中却找不到一个知音。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不仅难觅知音,辛弃疾还因为自己敢作敢为,从不迎合的性格惹来不少流言,成为了很多人攻击的靶子。

淳熙八年(1181)冬,宋孝宗直接罢免了他的一切官职,把他踢出了官场。

4

南归后的四十多年里,辛弃疾有近二十年的时间都被闲置在一旁。

做不了将军,现在索性连官都当不成了,只好带着家人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瓢泉过起了隐居生活。

平日里开垦田地,种花栽树,养鱼养虾,闲暇时就和朋友聚在一起填词饮酒。

有一次喝多了,醉倒在松树旁边,辛弃疾醉眼迷蒙中,恍惚以为身边的松树要来扶他,赶紧用去推,嘴里嚷嚷着“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借着醉酒发泄心中的苦闷,知音少,只好把松树当做朋友。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嘴里说着:“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不过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他的心从来没有真正归隐过。

好友陈亮前来拜访,志同道合的两人开怀畅饮,谈及国事时,难以遏制胸中沸腾的激情,于是笔飞墨舞,慷慨陈词: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可惜现实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间就这样一年年的被蹉跎,当年意气风发的辛弃疾已经垂垂老矣。

5

嘉泰三年(1203),时隔四十年后,朝廷终于决定再次北伐。

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得以重新出山,被调到前线担任镇江知府,坐镇江防要地京口。

主持北伐的韩侂胄太过急于求成,盲目乐观,根本不采纳别人的建议。

辛弃疾对此忧虑万分,担心朝廷依旧对他弃而不用,但还是雄心勃勃,渴望为国出力。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当辛弃疾积极招兵买马,训练军队,为北伐做准备的时候,突然遭人弹劾,从前线调到了大后方。

韩侂胄根本就是利用他来招揽人心,哪里是真心想要北伐。辛弃疾心灰意冷地辞去官职,回到了铅山老家。

开禧北伐最终还是失败了,宋军溃不成军。朝廷急忙任命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速到临安赴任。

这是辛弃疾曾经梦寐以求的职位,可一切都太迟了,等到诏书送来的时候,辛弃疾已是卧病在床,昏迷不醒。不久后便溘然长逝,带着满腹遗憾,走完了这一生。

词中飞将辛弃疾:一直渴望做将军,但是没机会,只好去填词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写词本来只是他的爱好,可现实硬是让他把副业做成了主业。

无心插柳柳成荫,辛弃疾没能在沙场上叱咤风云,却在词的世界里纵横驰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每当读到这首《破阵子》,思绪仿佛回到了八百多年前的夜晚,看着醉酒难眠的辛弃疾,伴着跳动的烛光,把手中的宝剑看了又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5122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