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众多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贫苦出身的他为了生存,甚至做过四处化缘的和尚和乞丐,是不折不扣的苦出身。然而,正是出身低贱的朱元璋完成了“驱逐鞑虏”的使命,终结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基业。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以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向外族和亲纳贡的形象彪炳史册。而作为难得一见的平民皇帝,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也始终没有忘记处境凄惨的底层百姓们。
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朱元璋大张旗鼓地用严酷手段整肃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们,毫不留情地惩治腐败。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杜绝贪官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朱元璋颁布了许多专门针对贪官们的政策。比如在铸币时加一个字的特殊政策,就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一、贫苦出身,痛恨贪官
与许多开国皇帝建立政权后大多主张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同,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却始终没有放松下来,而是接二连三地掀起了整治官员的行动,究其原因,其实与朱元璋的早年经历不无关系。
根据《明史》记载称:“太祖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而导致朱元璋家破人亡的原因则是因为“旱蝗,大饥疫”。旱灾与蝗灾的降临导致了饥荒和疫病的爆发,而最为致命的是,贫苦出身的朱元璋一家自始至终没有得到官员的赈济。
朱元璋后来才了解到,当时的元朝统治者曾经发放过赈灾的粮食,却被贪得无厌的地方官员们层层盘剥,以至于自己的家人根本得不到一粒粮食,最终惨遭饿死。家人的无辜离世使得朱元璋对中饱私囊的贪官们十分痛恨。
基于对贪官污吏的刻骨仇恨以及对贫苦百姓的同情,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制订了相当严厉的惩治贪官的法律,明文规定“官员贪污数额达到六十两以上的一律处死”,还设置了剥皮、凌迟、枭首等酷刑,威慑胡作非为的贪官们。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亲自编写了一部名为《大诰》的刑典,详细地罗列了自己登基以来对贪官们的惩治过程,以求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为了便于百姓们揭发贪官,朱元璋还别出心裁地在京城为百姓设立了专门的“上访”通道,亲自过问百姓们的检举信。
虽然朱元璋基于对贪官污吏的痛恨,惩治腐败的力度相当的大,然而依旧不乏见钱眼开的贪官们铤而走险。面对他们层出不穷的贪污手段,朱元璋不得不与之抗衡到底,斗智斗勇,因而变革了许多制度章程。
二、见招拆招,变革制度
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其权力也很难深入社会底层。正是在“皇权不下县”的统治惯性下,许多从事征收赋税的官员们才得以巧立名目,欺上瞒下地对百姓们横征暴敛,将多收来的赋税中饱私囊,明朝初期的“郭桓案”就是典型代表。
洪武十八年,身为户部侍郎的郭桓被御史告发,胆大包天的郭桓伙同同党贪污地方收缴的赋税,贪污数额高达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朱元璋得知后惊怒交加,决心对贪得无厌的郭桓等人严加惩处,掀起了明初四大案之一——“郭桓案”。
为了追缴赃款,朱元璋下令彻查到底,最终形成了“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的惊人局面。随着案情的扩大,朱元璋也逐渐意识到案情之所以牵连甚广,究其原因还是原本的赋税制度存在漏洞。
原来,当时登记赋税名目款项所使用的数字是简体的“一二三四”,这就给那些妄图中饱私囊的官员们提供了便利,肆无忌惮地更改数字来满足自己的贪欲。于是,朱元璋下令将登记的数字改为大写的“壹贰叁肆”,这就从制度上杜绝了贪污的发生。
在惩治贪官腐败的过程中,朱元璋竭尽心力地应对诡计多端的贪官污吏们,不经意间变革了许多传统制度。也正是这些有意无意的变革,甚至解决了一个堪称世界性的难题,让躲在暗处的贪官们无处遁形。
三、世界难题,一招解决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整肃贪官污吏的路上,朱元璋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题。明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央财政仍然十分单薄吃紧,没有足够的钱币储备,只能将部分的铸币权下放到地方,而这又让一部分贪官们找到了空子。
朱元璋即位后下令铸造了以年号为名的官方使用货币“洪武通宝”,这种铜币可以在全国境内流通。然而,由于地方掌握了铸币的权力,一些贪婪的地方官员往往在铸造铜钱时掺入低劣的铅铁。这样一来,不足值的劣币却享有与足值的良币一样的购买力,影响了经济运行。
由于货币是在全国市场上自由流通的,一旦发行之后,就很难再追查到货币的铸造来源。而“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损害了百姓和朝廷的利益,只有那批从中作梗的地方官员们暗中得利。面对这种世界性难题,许多经济学家都束手无策,朱元璋却只用了一招就解决了问题。
朱元璋敏锐地意识到,货币一旦流入市场再也无法进行人为干预,这正是那些贪官们敢于弄虚作假的根源。想要杜绝这种现象,只能从铸造的时候就予以解决。于是,朱元璋下令各省地方官员铸币的时候都要加上一个字,这个字即各个省份的简称。
这样一来,各省铸造的铜钱在流入市场后仍然有据可查,可以根据上面的铸字判断出铜钱的来源。因此,收到不足值铜钱的人们就投告有门了,相应地方的官员自然是难辞其咎了。于是,这些官员便再也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了,只能老老实实地铸造足值的铜钱。
就这样,朱元璋通过一道命令,在铸币的时候只加一个字,便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带有具体省份的铜钱让贪官们无所遁形,彻底堵死了他们中饱私囊的可能。不得不说,这又是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方面的又一创举。
小结:
出于对贪官污吏的刻骨仇恨和对平民百姓的关爱同情,已经贵为皇帝的朱元璋毅然决然地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惩治贪官的行动,揪出了许多“鱼肉百姓”的贪官们,还通过制度改革杜绝了许多腐败现象,客观上稳固了明朝的统治,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和爱戴。
而从朱元璋与贪官们的角力中也不难看出,想要根治形形色色的腐败,除了要有雷厉风行的决心以外,还需要跟贪官们斗智斗勇,从制度上根本性地杜绝贪官们腐败的可能。朱元璋通过铸币时加一个字的做法,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
话说回来,朱元璋不遗余力地惩治贪官,还留下了一整套整治官员的制度,明朝后期却依然是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由此可见,想要彻底杜绝贪官们的出现,除了要有相应的制度外,还需要有像朱元璋一样心智无比坚定的执行者才有可能。
参考资料:《明史》、《大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