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李商隐《赋得桃李无言》: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应候非争艳,成蹊不在言。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唐]李商隐《赋得桃李无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个谚语,但这个谚语的悠久出人意料。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评论大将军李广,说李将军一生打了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越,但是他本人却很谦虚低调,不善言辞,等到他死的噩耗传来,天下不管熟悉还是不熟悉他的人,都为他哀悼。司马迁引用的当时的俗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形容李广将军的一生功德建树自在人心。
可以想到这句话是汉朝或者汉朝之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谚语。它通常是褒奖那些埋头苦干,不争功劳却有贡献的人,如同桃李不开口说什么,用芬芳和果实打动人。
不得不佩服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观察自然,并把它提炼出来,用到生活里,你看见桃李说过话没有?这句俗语大约也讽刺了那些夸夸其谈虚浮的人和事。
而这句谚语的画面也很美,开满桃李的山谷,也许没有人,但一条条芳草路显示着人们对它的热爱与赞美。
李商隐这首桃李无言,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写开花的桃李树,其中有个人深厚的感情。让开花的桃李更加生动。
“夭桃花正发,秾李蕊方繁。”
这茂盛美丽的桃花正在开花,而李树花蕊正是重叠摇曳的春天。
“应候非争艳,成蹊在不言。”
桃李花本身应着季节开花,她们并非是在春天里刻意争奇斗艳,而不言之中,花树下已经有了小路。
“静中霞暗吐,香处雪潜翻。”
这一句是说桃花,一句说的是李花。对应第一句,桃花刚开,所以是红霞暗吐,李花正茂,所以花雪边开边落。
一个静,点出了这里虽然有路,但是人不多,也点出了桃花的大气,因为桃花虽然艳丽,但是别有一种静气,而李花则相对轻盈。
“得意摇风态,含情泣露痕。”
那桃花在春风中开花摇曳,那李花带露,飘落也感觉一种楚楚动人的美。
李商隐其实是非常近距离地在写桃李花,她们不说话,但是自有青春,如此蓬勃而优美。但是这里观察她们的并非有很多人,而所谓的蹊路是李商隐一个人的。下自成蹊,的确是有路,但比起谚语来,这里更有一种层次感。
“芬芳光上苑,寂默委中园。
赤白徒自许,幽芳谁与论。”
这桃李花开的确点缀了园林中的春色,只是这样锁在深园里的桃李花之美,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到呢,桃红李白,只是空自繁茂,她们真正的美丽和芳香,又有多少人知道?
那么李商隐的桃李无言和谚语中的桃李无言是有着区别的。这里显然是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意思。看看这里的桃李是深锁在庭院里的桃李,比起汉朝,先秦时代的满山桃李,是两个概念。
李广将军可以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形容他的一生,但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晚唐,人才虽然多,但是上升的路径却显然少,一来是唐朝相对安定的环境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另外一方面,权贵和利已官僚把持人才的选拔,许多人才都被刻意忽视和冷落。同时代的杜牧,温庭筠,乃至早些时候的李白杜甫,都难逃这个命运。
李商隐当然也愿意开成下自成蹊的桃李花,但是徒有桃李花开,青春却被埋没,很有点我今看花知有我,谁为我开踏路来的寂寞。
最好的时光,站成了一棵寂寞的花树,非花不好,乃是命运的不肯垂青,不是日边红杏,不是天上碧桃。有些命运从出生那刻可能就注定了。
这当然是李商隐特殊阶段的悲怀。这种感觉很多人在一生青春的时段都会有。叫做怀才不遇。不是每树桃李都会有人来看。这是李商隐的青春敏锐,颠覆了那些假大空的鸡汤。
但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谚语是错的吗,当然不是。
已经有路绕满桃李,是我们最直接的视觉,比如现在的各种花事打卡。这当然是种上升势头的互洽。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也常常比喻那些乐于奉献道德高贵的人,比如李广,比如很多大德,很多教育工作者,不争名利,而广有口碑。
桃李无言更是一种自我的修养,对于人生,对于命运,”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这是指自己安于寂寞和奉献,将人生活成一树花。
其实李商隐的桃李无言,只是写他生命中一种被压制的时光里特殊的感怀。实际他勤奋辛苦的一生虽然没有获得现实命运的垂青,有着现实中像李广一样建功立业,施展怀抱的机会。但是,他用生命和真情书写的文字,却千年流传不朽。
无数人穿越时光去看他,去围绕他文字的花树,去礼赞,去靠近,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能够感知和幸福。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