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句神奇的预言——“胡虏无百年之运。”说的是历史上入主中原的草原民族政权,没有一个能持续百年的。
“任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历史上,有些彪悍的民族依靠着野蛮的武力征服了中原,却因为没有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最终走向被同化或被赶回老家的命运。
即便是历史上被大书特书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落得个相同的结局。
孝文帝通过改革,不但一手葬送了自己的民族,还把他的国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北魏最终于30年后因 分裂而亡国。
一、孝文帝自毁式的改革
在历史课本中,孝文帝与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一起,被列为古代最为伟大的改革家之一。对于孝文帝本人的评价,也不外乎“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等等称号。
对于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游牧民族皇帝,可以这样说,他的改革,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民族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后来出现的隋唐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孝文帝的改革,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顶层设计和移风易俗。既涉及到了经济基础,也囊括了上层建筑,可以说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革,对于鲜卑民族旧有的体制和文化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改革主要通过如下步骤进行:第一阶段,公元490年以前,由于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掌握大权,所以她充当了幕后总指挥的角色,北魏实行了“均田制”等经济领域的改革。
第二阶段,公元490年以后,孝文帝得以亲政,他实际主持了改革大计,由此开始了鲜卑民族的自毁之路。
公元493年,孝文帝全面启动了迁都工作,将北魏帝国的首都由遥远的平城迁移到中原腹地的洛阳,以方便进一步胡汉融合。
在洛阳站稳脚跟以后,孝文帝又从移风易俗入手,彻底抹掉本民族的特性,以便能够完全融入到汉族之中,他的主要策略是:
1、易服。孝文帝要求禁止官员、百姓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一律改穿汉族服饰。为了推进这项工作落实,他还率先垂范,带头在会见群臣时穿起了汉服。
2、改音。孝文帝要求全体国民放弃本民族的鲜卑语,改习汉语,并称其为“正音”。为推进这项工作,孝文帝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其中就包括:降低爵位、罢免官职等等。
3、换姓。鲜卑人多用复姓,比如孝文帝就复姓“拓跋”。为了汉化得更彻底,孝文帝连在汉人眼里看起来最为“神圣”的姓也改了。孝文帝认为鲜卑族出于黄帝,于是他本人以“元”为姓。从此,鲜卑族的姓氏就完全汉化了。
4、通婚。为了建立鲜卑与汉族之间的血肉联系,孝文帝还大力倡导胡汉通婚。他身体力行,先后纳了翻样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中原大族的女儿为妃。在他的主持下,他的弟弟们也先后娶了中原大族女子为妻。胡汉统治阶层的利益,被婚姻关系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5、改葬。同汉人一样,鲜卑族人同样有死后魂归故土的习俗,但孝文帝为了让族人彻底切断与故乡的联系,宣布凡是迁徙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必须葬在河南,不得归葬平城。如此一来,中原就成了这些鲜卑人新的故乡。
孝文帝的改革,就是通过“全盘汉化”,与中原的汉人融为一体,以此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二、失去了魂魄的鲜卑人
客观地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利弊两面,凡有利必有弊。
在孝文帝改革的第二阶段,他所主导的两大运动,几乎都有着强烈的负面效应。
第一,是迁都洛阳。它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人心。首先,迁都之举让皇室失去了鲜卑贵族们的强力支持,造成了洛阳新贵与平城旧人之间的疏离。正是这种对立,日后酿成了北魏日后的分裂。其次,洛阳优渥、奢靡的生活环境,使迁过来的鲜卑贵族染上了中原门阀士族的种种恶习,他们放弃了鞍马,举起了酒杯,日益骄奢淫逸,丧失了原有的血性。
第二,是全盘汉化。孝文帝的改革,从精神源头上摧毁了自己的民族,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没有信念、没有主体性、“失魂落魄”的民族。
这也就意味着,鲜卑族失去了骁勇善战、质朴彪悍的民族特色,开始一步一步滑向武备松弛、萎靡不振的深渊。
正因为如此,孝文帝给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公元534年,也就是孝文帝死后仅仅30余年,北魏就在激烈的内部斗争中轰然倒塌。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说;自作孽,不可活。”
孝文帝盲目追求与汉文化的融合,却忘记了自己国家存在的根本是什么,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