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映的电影《邪不压正》中,善于用枪、单枪匹马为父报仇的关巧红,让观众对这个奇女子倍感钦佩。
其实,关巧红这一角色,是有着真实历史人物蓝本的,这个原型正是有着“民国第一女刺客”之称的施剑翘。
1935年11月的一天,居士林佛堂,孙传芳正在诵经念佛,他不会想到,这间佛堂将会是他的丧命之地。
随后的一连串枪响,击碎了沉静的空气,孙传芳应声倒地,现场之人纷纷混乱奔逃。而行凶之人施剑翘却并未逃离现场,而是坦然地等待着被捕。
第二天,《新天津报》就刊出了消息:“施从滨有女复仇,孙传芳佛堂毙命”。
原来,一介弱女子铤而走险手刃大军阀,是因为身负的一段血海深仇。
消息中的施从滨,是施剑翘的父亲,也是山东军务帮办兼奉系第二军军长。施剑翘原名施谷兰,她恰如其名,像一株空谷幽兰,美丽且无忧。
在施剑翘心目中,父亲是最疼爱她的人,然而生活的平静,却随着战争的爆发被骤然打破。
1925年,20岁的施剑翘突然收到三叔的一封信,信上写道施从滨战败被俘后,被枭首示众,且悬首暴尸三日,不准家人前来收尸。而这一切的元凶,正是大军阀孙传芳。
施剑翘惊闻噩耗,悲痛欲绝:父亲惨遭杀害,又被暴尸于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她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了,身负血海深仇的施剑翘,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手刃仇敌。
自此,复仇的种子埋进了施剑翘心中,一场为父报仇的刺杀计划悄然萌芽,只是这颗萌芽在十年后才有机会绽放。
施剑翘,一个裹脚弱女子;孙传芳,一个有“东南王”之称的大军阀,似乎她的复仇,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二人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鸿沟,施剑翘的寻仇之路简直难如上青天。
于是,施剑翘便把为父报仇的希望,寄托在由父亲抚养成人的堂兄——施中诚身上。
施中诚幼年丧父,是施从滨将他养育成人,施从滨惨死后,堂兄也曾在父亲的遗像前宣誓报仇。
施剑翘想着,堂兄一定与自己同仇敌忾,一定会齐心协力,为父报仇。
但随着官职的升高,施中诚贪恋权势,不愿拿自己的前途冒险。施剑翘每每问起复仇事宜时,堂兄总是避而不谈,更怕她贸然复仇,连累自己,常常游说她放弃报仇,隐姓埋名度日。
看着变得贪生怕死的堂兄,性子坚毅的施剑翘愤然与他断绝了兄妹关系。
复仇大业未竟,施剑翘如鲠在喉,恰在此时,施中诚的同学、借住在施家的施靖公看上了正值芳龄的她。
得知施剑翘的遭遇,施靖公深表同情,并且当即表示愿意替她报仇雪恨,以此为交换,让施剑翘嫁给他。
就这样,施剑翘答应了这般看似合理的要求,1928年,施剑翘和施靖公成婚,并且迁居太原。
本以为复仇在望,但是没想到,丈夫和昔日的堂兄一样,在日渐纸醉金迷的权势享乐中,逐渐忘记了曾经的誓言。
1935年,距施从滨被枭首惨死之事,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而此时施剑翘的丈夫,也表露出了与施中诚一般的冷漠。
官至旅长的施靖公对复仇之事充耳不闻,毫不留情地拒绝施剑翘报仇的要求。
这一次,施剑翘彻底认清了现实:弑父之仇旁人怎会感同身受?报仇雪恨,终究是要靠自己的。
她离开了施靖公,回到了天津。为表报仇决心,她改名为“施剑翘”,“剑翘”出自“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取此名,意在警醒自己勿忘血仇,拔剑出鞘,必报此仇。
但,施剑翘是一个裹脚的女人,走路都是个问题,如何复仇?
为此,施剑翘狠下心肠,通过手术,放开了自己的裹起的小脚,并想方设法弄到一把手枪,苦练枪法。
与此同时,施剑翘还在四处打听杀父仇人孙传芳的下落。她曾听说,孙传芳如今隐居在天津,但茫茫人海,如何寻觅?何况自己并不记得孙传芳的样貌。
可施剑翘怎会轻易放弃?她买来近一年的报纸,一点点搜寻关于孙传芳的报道,将报纸上孙传芳的模样死死地刻在心里,据此寻仇。
功夫不负苦心人。几经周转之后,施剑翘得知孙传芳已然皈依佛门,并时常前往天津城东南角,草厂庵的居士林进行参禅礼佛。
何其可笑!杀人如麻的残暴之徒现在居然满口仁义道德,公然前往佛堂诵经拜佛,也不怕玷污了佛门净地。念及父亲的横死和孙传芳的假仁假义,施剑翘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机遇。
为此,施剑翘制作了周密的刺杀计划,每天练习射击动作,寻找最佳的开枪角度,她还将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遗嘱印制出来,打算在行刺后散发。
1935年11月13日,瑟瑟秋雨,孙传芳按例出现在了居士林讲经堂里。
施剑翘当机立断,悄悄转移阵地,挪至孙传芳右后方的位置。待孙传芳与众人一起闭目诵经之时,她拔出勃朗宁手枪,将背负血仇十年来的悲愤化作三发子弹,一同还给了孙传芳。
三声枪响,带走了孙传芳的命,也打破了施剑翘心中,那面仇恨筑起的高墙。
短暂寂静之后,讲经堂里炸开了锅,众人四散奔逃。
施剑翘起身大声陈情,言自己射杀孙传芳是为了替父报仇,并称自己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众人,同时四处挥洒自己早早写就的传单与陈情书。
传单上写道:“一、今天施剑翘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二、详细情形请看我的《告国人书》;三、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四、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
没多久,闻讯而来的官兵,将施剑翘抓捕入狱。
此事一出,举国哗然。各大报刊纷纷报道了这出“血溅佛堂”的复仇奇案,并将施剑翘事先拟好的《告国人书》布之于众。
施剑翘被捕后,被天津地方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施剑翘提出上诉,后又被酌情改为有期徒刑7年。
虽然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法庭顶住孙传芳的家属,以及孙氏旧部“请予严厉判处”的压力,并没有按照“杀人偿命”的惯例作出的轻判,但判决一出,仍是群情激奋。
社会各界人士被施剑翘卧薪尝胆,十载复仇的傲骨所感动,纷纷声援,呼吁法庭释放或者特赦施剑翘。与此同时,施从滨曾经的战友也时四处奔走,想方设法的营救故人之女。
有新闻报道了对于身陷囹圄的施剑翘的采访,施剑翘朗声说到:“我在狱中仍努力研究文学。最近在看守所中,多为谋害亲夫案件。深感我国女子教育之不普遍,且社会罪恶日甚。倘天假我年,当努力于女子一般教育也。”
此时的施剑翘想不到自己竟一语成谶,以后终身都将奋斗于自己口中所感慨的教育事业。
一年后的1936年10月15日,国民政府以施剑翘为孝道寻仇,情有可原为由,宣告特赦施剑翘。
由此,施剑翘在经历了344天的囹圄生涯后,再获自由。
出狱后没多久,抗日战争便打响了,施剑翘积极参与抗日活动,奔赴前线慰问将士,并在合川县募捐凑齐了3架飞机的资金。
后来,施剑翘在苏州创办了私立小学,志在为无父无母的孤儿和贫民子弟们提供良好的教育。
在父亲施从滨逝世21周年那天,施剑翘远上灵岩寺为父亲超度,在一片烟云缭绕中,施剑翘心有所感,于三天后皈依佛门。
此后的施剑翘一心向佛,度过了晚年,1979年9月,时年74岁的施剑翘离世,她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是:“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这是一代奇女子施剑翘的最后遗愿,位卑未敢忘忧国,至死都在挂念着生养她的祖国。
施剑翘的复仇案,蕴含着我们传统的孝道和所谓的侠士精神,而时代的风雨飘摇,更是给这段为父复仇之路,增添了一种悲情色彩——无畏生死,只求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父母。
暂不提情与法的论争,在那样一个乱世,一介女子能十年锲而不舍地为父报仇,其不同寻常的坚毅与果敢,足令世人钦佩。她身上闪烁着的侠义精神,无愧于“民国第一女刺客”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