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一生致力于越南改革,将毕生心血都奉献于越南民主运动;有这样一个人,一生专注于中越友谊建设,成为中国人民最为亲密的老友。他在中国渡过自己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带着毕生所学回到越南报效祖国。他就是越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领导者之一,黄文欢先生。
在他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中,曾经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遭受数次险之又险生命威胁,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不忘初心。
在黄文欢的遗嘱里,他选择了火葬作为自己死后的归宿,火化后的骨灰也分为两份:一份撒在红河源头,这里是他毕生建设的故乡;一份留在华夏土地,表达他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全体人民的留恋与感激。
将中国看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就连身后归属,他也表现出对于中华的特殊情节。时至今日,中越友谊终于如黄文欢往日期盼一般情如兄弟,黄文欢的精彩人生,此刻也正值得细细回顾。
一、入华学习的青年学生
1905年,越南义安琼堆村的本地教书先生家中,迎来了家中的独子——他就是黄文欢。那时候,黄文欢的父亲正在北圻教书,一年中只有十几天在家中的他,错过了自己儿子的诞生。好在黄文欢的童年尚有母亲相伴,每日借债贩卖绸布的黄母温柔善良,温柔地教导着年幼的黄文欢。
在这样困窘的家境下,七八岁时年幼的黄文欢就跟随着自己的家中亲属到清化省各地进行游学。勤劳奋勉的他很快就不满足于简单的知识,1919年,黄文欢顺利进入法越学院。在学院学习的过程中,救亡图存的新思想与新精神逐渐打动了青年黄文欢,从此他的心中便将解放祖国作为自己的毕生理想。
在当时,越南与中国的共产党员交流密切。1925年,越南共产领袖胡志明在中国广州开办了政治训练班,其目的便是为了培养越南新一代的革命骨干。听到这个消息,还在读书的黄文欢顿时被人们描绘的中国国内波澜壮阔的革命盛况所打动,一心就要参加胡志明开办的政治培训班。
说走就走,经历过火车、长途机车和渡轮的长远颠簸,1926年的秋天,21岁的黄文欢以及十多个越南有志青年终于来到了广州。面对中国国内的新兴革命风貌,黄文欢的内心膨胀着一股愿望成真的激动心情。见到广州的第一眼,他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
当时的广州,作为全国革命运动的策源地,高校与训练所众多,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黄文欢在政治训练班学习的期间,多次参加墙报活动以及文艺演出。日后的黄文欢回忆起来,仍然对自己当初学习时在革命剧里打扮成农民或是工人津津乐道。
可以说,黄文华在中国,不仅仅学到了适合亚洲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成为了党组织的一员。他本人也从一个热血青年,逐步长成了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日后越南革命的领头人。可以说,中国之于黄文欢,就像是黑夜中的灯塔,明亮而坚定地指引着他的人生方向。
二、奋斗在华的青年革命者
再次来到中国,是在十年后。
那时候的黄文欢陪同着曾白头来到香港,辗转多处后来到南京工作,并且与自己昔日同乡胡学览重逢,并在后者的家中开办了属于自己的政治训练班。
经过几人的深思熟虑,最终几人在南京建立了“越南独立同盟会”,一同商讨越南革命运动的未来,并且受到了当时国民党宣传部长陈立夫的亲自接见。为了增强同盟会的影响力,胡学览之后又出资筹建了中文刊物杂志《越声》。
之后的黄文欢,在胡学览的介绍下,在南京担任少尉一职。1937年8月,随着日军的炮火蔓延到上海,黄文欢也被迫跟随南京政府转移到了武汉。在武汉期间,面对水深火热的中国百姓,黄文欢在国民政府内部四处奔走呼告,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0年,黄文欢为了团结越南海外党员一同抗法,援助中国抗日活动,在昆明又出版了《通讯》短报。
在为中国抗日斗争奉献心血的同时,黄文欢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随着1940年6月20日二战中法国巴黎的沦陷,越南的国内局势也变得瞬息万变。
身处昆明的胡志明瞬间召集海外党员开会,指定了越南的革命基本路线。身在其中的黄文欢不仅仅积极进行革命斗争工作,更是在闲暇时期对于越南新一代的革命青年进行不遗余力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说,越南海外党内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他的付出。
三、成就斐然的越南大使
在中国进行了长达五、六年的革命斗争,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以及理论知识后,回到越南的黄文欢顺利指导着越南国内的共产党员,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49年底,解决完国内事务的黄文欢率领越南的工会代表团本想到北京参加会议。
但是当时的中国国内局势并不稳定,黄文欢不愿意放弃机会,不惜绕远路途径多个国家,从苏联转到北京。
当时远在中国的毛主席听到消息,当即派遣代表团与前来拜访的胡志明与黄文欢见面,并且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这在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情况下,可谓是十分难得,对于越南人民更是雪中送炭之情。
在面见毛主席之后,胡志明接受毛的意见远赴苏联商议越方联苏抗法一事,黄文欢则是留在了北京,在学习新的政治知识与文化的同时,开始筹建越南驻华大使馆。活跃聪慧的黄文欢很快就体现出了自己卓越的工作能力,不久之后便被越南主席胡志明任命为越南驻蒙古和驻朝鲜的特命全权大使。
他的中文流利,工作能力强,甚至当时中国外交部都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越南人,除了李克农都以为他是“刚刚回国的华侨”。
黄文欢本人深受中国代表的喜欢,他作为越南首任驻华大使和越南劳动党中央派中国的代表,在中国生活了八年。在这八年之中,他四处奔波,为中越两国的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谈到中国,他说自从自己1926年第一次踏上中华大地,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自己革命生涯的“摇篮”,并且早在无数次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工作之中,将中国看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四、魂落中华的友谊使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越南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正式统一。然而,统一后的越南国内却充斥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随着胡志明主席的离世,当时的越共中央部分心怀不轨之人趁乱推出了数条侵柬反华的政策。作为亲华派的代表,当时担任越南国会副主席的黄文欢自然在这个紧张时代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角色。
政治上频繁的生命威胁使得黄文欢意识到国内不再安全,于是以治病为理由,在1979年7月,越南媒体突然发现,在巴基斯坦降落的专机上,本应该平稳落地的黄文欢竟然“失踪”了。黄文欢的失踪在当时震惊世界,不少不明事理的越南政客纷纷指责他“叛国投敌”。
就在这种言论传得沸沸扬扬之时,消失许久的黄文欢却突然出现在了北京,并公开发表了《致全国同胞书》。在宣讲过程中,他真诚肯定了中越友谊,批判了越南国内反华派的狼子野心,振聋发聩的话语点醒了越南国内无数民众,为维护中越良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1979年9月5日,黄文欢在中国医生的合作下顺利摆脱了缠绕自己多年的病魔。在1979年至1991年这十二年间,一直居住在中国养病避难的黄文欢也没有闲着。
从地方到中央,他四处“取经”,并写下了无数赞美中国的文章诗歌作品。他亲手写下的几十万字的长篇回忆录《沧海一粟》,成为了中越友谊的最好见证。江主席就曾经在1990年3月9日,在中南海会见他,赞美其“为恢复和发展中越友谊做出了贡献。”
结语:
可以说,黄文欢最后连自己骨灰都要分作两份,分别安置与中越两国,足以看出他对中华民族的感情之深,这也正是他不愿意安葬在越南的重要原因。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中国对于黄文欢来说,有着养育之恩、启蒙之恩,中国人民对于他来说,是朋友也是知音。
黄文欢以自己的一生心血,浇灌了中越之间的友谊之树,虽然身形已逝,但伟人千古!越南人民不会忘记黄文欢,中国人民亦是如此!
黄文欢(HOANG VAN HOAN),1905年生于越南义安省,越南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中国人民尊敬的老朋友。曾化名为李光华。——引用自头条百科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