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撇下,不能缺了,这是中国人爱说的一句俗语,大意是一生要不断地积累物质财富,宁可留给儿女,也不能因为缺衣少食产生尴尬。
中国人的确是一个爱积累财富的族群,很多老百姓会将一生积蓄留给儿女,个别老百姓会将积蓄和实物留给公共机构,名人的一些财物会捐赠给国家。
中国人身后的财富归到何处,这是个重要问题,不过很少有人会立下书面遗嘱,中国人大多禁忌谈论遗嘱。一些名人对遗嘱持开放的心态,会在生前就立好遗产分配原则,甚至一些名人在年轻时代就将遗产分配公之于众,比如周润发要将所有遗产捐赠。再往前追溯,一些名人不仅有金钱,还有大量的古董,比如今天故事的主角张学良。
张学良生命的最后时光
张学良是个美男子,是个爱国将领,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1901年在东北一个小屯子出生之后,张学良成为张作霖的长子并在青少年期间跟父学习。张学良第一件著名的事件是改旗易帜行动,这次服归中央政府促进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1936年的西安事变成为张学良一生的转折点,虽然蒋介石被放后没有杀害张学良,但是一直被蒋介石囚禁,蒋经国也对张学良进行囚禁。一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因为李登辉执政而正式恢复自由,1995年以后到美国夏威夷定居并在那里去世。
张学良去世时101岁,可以说在美国的日子是他生命最后的时光,这段时光并不艰难反而很是安逸,身边有赵四小姐的陪伴,每天还有足够的存款可以进行高额消费,他们住在希尔顿饭店享受着海景生活。大家一定会疑惑张学良从哪里得来财富?
张学良的软禁生活成了他的“工作”,他不工作却有大把的金钱,这一方面得益于他自己的家庭背景和财富积累;另一方面得益于前妻于凤至的资助,前妻在美国炒股和经营地产积累了大量财富。
虽然两人在20世纪60年代因为赵四小姐离婚,但是于凤至心底一直深爱着张学良,她的遗嘱是将所有财产留给张学良,可见一位痴情女子的真情实感。
颠簸起伏是张学良一生的底色,在他远赴美国之前的五年,于凤至已经突发疾病去世,于凤至的遗嘱是与张学良“虽不同生,死要同穴”。张学良自觉辜负了于凤至的一片心意,如果于凤至当年没有因为治病远赴美国,不知道张学良会不会和她一起白头偕老。
张学良其实对于凤至也有过一些关怀,比如新婚的前几年,1936年西安事变后曾经撰写平均分配财产的遗嘱,不过张学良最后的遗嘱和于凤至没有关系,像于凤至将财产全部留给他一样,张学良要将所有遗产捐赠给美国。
张学良一生的遗产
张学良一生财富颇丰,父亲张作霖作为东北霸主名利双收,身亡后给孩子们留下很多财富。
张学良子承父业以后掌管东北的财政大权,父亲的实业过多,他本人也生性淡薄名利,以至于张学良弄不清楚都有哪些,在写给大姐的信中,张学良谈到:“财产多少在何处,我都不是十分清楚。爸爸留下来的房子除外,我自也买了房子,并且炒股,这都是为了帮助朋友,我并没有十分注意。”
父亲遗留给他金银珠宝,但是他还是喜欢古董字画,平时他的一些开支都花在收藏上。在软禁和搬家期间,张学良变卖了一些珠宝和字画,但是珍贵的东西他还是随身携带。
这些字画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很多都是难得的真迹,他收藏最多的是明清期间的文人作品,包括吴道子、郑板桥、师谢园等人的真迹,藏书都是市面上难以再见的孤本,很多孤本上标注着张学良的亲笔批注。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在移居美国之前,集中拍卖了一批字画等藏品,他随身携带到美国的藏品并不多。
张学良之所以要拍卖字画,一部分原因是当年父亲的财富并没有变成他的财富,张作霖的确把东北的财富都当成自己的财富,积累了数以亿计的资产,但是最后多被日本人收入囊中。但这并没有妨碍张学良软禁期间的生活,毕竟是国民党重点监视的人物,总会获得包吃包住的待遇。
至于到了美国,张学良依靠拍卖的家产生活富足,痴情于张学良的于凤至将遗产归到张学良名下,那么于凤至到底有多少遗产?于凤至本身就是名门小姐,自然拥有天赋的物质财富,独闯美国之后接触到炒股,用第一桶金买房后出租,就这样滚雪球赚了个金箔满盆。
于凤至曾经买过两栋别墅,一栋自己和孩子居住,另一栋留给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美国苦苦等待张学良50年。痴情半个世纪的于凤至没有再见到张学良,不但遗产属于张学良,墓地都给张学良留了一块,而且墓碑上刻着“张于凤至”。
很多人都羡慕张学良不愁吃穿,也会羡慕张学良一生的非凡经历,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他这样的人物。张学良一生的经历其实是他最大的财富,所以美国向他张开了欢迎的双臂,很多大学争相邀请他,哥伦比亚大学甚至要为他和赵四小姐专开一个展馆。
张学良将一部分字画和书籍捐给了台湾的大学,后来又将剩余的所有字画等藏品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他的遗产都留在了美国,没有一丝一毫回到大陆,为何张学良立下了这样“反叛性”的遗嘱?
遗产捐赠美国的缘由?
很多人是在张学良去世后,才知道他把遗产捐给了美国。张学良的遗产很丰厚,不仅包括钱财,还包括一些字画、古董和收藏品,甚至有他的日记和书信,可以说这些遗产都是无价之宝,其中包含的重大信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张学良的遗产主要捐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拥有最大的福气。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台湾生活了很久,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极力保护那些收藏品,晚年时期他们一直在思考这些收藏品的去向,在抵达美国之后,他们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将全部遗产留给美国。
为什么他们没有把这些遗产留给儿女、留给台湾或者留给大陆?想必张学良内心也思考和挣扎了很久,他把这些遗产留在美国有他的特殊考虑。
首先,张学良对台湾深恶痛绝,西安事变后他被软禁在台湾很久,一方面台湾的气候令他不舒服,另一方面国民党的做法令他愤怒,所以他在恢复人身自由后急着逃离台湾,他的一切遗产自然不会留给台湾,台湾是他的伤心之地。
张学良对大陆的态度比较暧昧,他眷恋着故土但是无法回还,在他病逝前,张学良握着儿子的手望着地图上的东北,流着泪说了一句“对不起,回不去了”,他当年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内心一直愧对东北甚至大陆,遗产自然不便留给大陆。
因此,中国不是张学良遗产保留的最佳选择。
其次,源于张学良对台湾和大陆的不信任。他的一些书信和政治相关,留在大陆和台湾不妥当,最初他本打算把一些东西留给台湾的朋友,但后来台湾当局把张学良故居出售了,这引发了张学良对台湾的不信任。
张学良也曾想过将遗产捐给东北博物馆,但是他离开大陆半个世纪,已经不了解大陆的实际情况,最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另外,张学良没有将遗产留给儿女不是不信任,而是出于一种保护的心理,毕竟自己的一生毁在了政治上,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政治遗产牵连子女。
再次,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认为美国对文物的保管非常细心,赵四小姐曾经亲自对记者表示,文物留在美国意味着“自豪和安全感”。美国之前对胡适等人的文物进行妥善保管,并没有出现丢失和贩卖等状况,有这样样板和先例是张学良作出最后选择的主要原因。
美国的确非常重视文物的价值,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一些差距,但看我们周围的那些文物古迹,就会明白张学良的良苦用心,毕竟他的那些收藏品不可再生。
中国的遗憾,如何留住国宝?
张学良将遗产留给美国,一度引发了中国人的不满,认为张学良不爱国。不过今天我们细细梳理张学良的一生财富以及他对财富的分配缘由,就会渐渐改变这样的偏见和看法,也许我们换做是张学良,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同时不得不说,张学良没有将遗产留给中国,是中国的遗憾之一。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来自头条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