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来源,是很现实的。
民间存在着大量自发的诗歌创作,《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这个诗歌总集,是官方性质的。是周天子的中央音乐机构——乐府派出采诗官走访天下,搜集歌词,整理、加工、美化。
中央从民间采集上来的,称为“风”;周天子君臣创作或者诸侯进献的,称为“雅”;而主要由乐师创作,用于祭祀,歌颂先辈的诗史类作品,称为“颂”。
官方把这三类作品集合成一个集子,最早就叫《诗》。
《诗经》的功用,是更现实的。
那么《诗经》是干什么用的呢?周天子要收集这些音乐、歌词,是因为爱好文学,爱好诗歌?
其实并非如此。
周天子只是一个统治阶层,统治阶层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的延续性。在那个时代,对统治最大的威胁性是什么?是消息不灵通,沟通不方便。一个王朝的统治者,要得到治下的真实国民状态都不容易,要如何了解民生,了解国民状态呢?
搜集民歌就是一种方式。诗歌大多是老百姓劳作生活之时有感而发,是最现实、真诚的生活反应。朝廷就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民生风情如何,政令是否通达,甚至出现了什么异象,都有可能在诗歌中发现。所以,诗其实是最早的信息收集系统。
中央整理过的诗歌,每年各地诸侯觐见之时也会分发学习,让大家看看在全国各地发生的事情,好的互相学习,坏的引以为戒。
《诗经》就具备了国家管理的重要功能,主要担负的是信息沟通、民风教化的作用。这是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统治者们想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诗在周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管理的工具,具有国家行为的高度和权威性。
《诗经》的题材,是很现实的。
《诗经》中的诗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完整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这正是诗在内容上的成熟。我们今天能看到所有内容的诗歌创作,都能在《诗经》中找到源头。
甚至因为文采的产生,多种表达方式的出现,各种理法的禁锢,后世诗人的书写题材比《诗经》更加狭窄,修辞方式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有的纯真淳朴。
比如婚后生活,后世的诗基本上很少再提。而在《诗经》的爱情诗中,不但有热恋、相思、单相思、甚至失恋、离婚、出走都有表现。关于劳动题材的也很多,骂人讽喻的也有,歌功颂德的老干体更是不缺。还有咏物诗、边塞诗、战争题材诗、民间疾苦、官场腐败、公务员生活、劳动欢乐的诗。
应有尽有。从这个角度说《诗经》是中国古诗的源头,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诗经》的来源、题材、功用都是现实的,当然是现实主义作品集。
觉得它很浪漫的,不过是自我想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