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H·哈特的“最有影响力帝王”榜单中,中国有两位皇帝入选:秦始皇和隋文帝。
这两位皇帝有不少相似之处,他们都统一了之前几百年的分裂,而他们自己创建的朝代,二世即亡。不同的是,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而隋文帝则被后世所遗忘。
虽说对于隋文帝的历史影响力,国内国外学者由于评判标准不同,定位差别不小,但仔细分析隋文帝的一生作为,会发现他的历史地位确实不容被忽视。他的一生功过,可以简单归为以下“3长2短”。
01 体制长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把江山禅位于丞相杨坚,杨坚定国号为“隋”,隋朝正式建立,杨坚亦被后世称为“隋文帝”。
隋文帝励精图治,废除北周不合时宜的六官制度,初创三省六部制;废除地方官自己任命属僚的惯例,把九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将之前的全国州、郡、县分属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这套体制,在那个时代能提高行政效率,更利于一个皇权国家的管控,不仅被接棒的唐朝沿用并发扬光大,还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好几个封建皇朝。
除此之外,由杨坚主导订立的《开皇律》,减轻了之前朝代的严苛刑罚,尤其是废除了自商鞅而始的野蛮刑罚“连坐”,在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走了一大步。
所以,隋朝虽然本朝时间很短,但由于唐朝的政治体制实际上就是隋朝的延续,所以历史学家习惯于把300多年的隋唐看作是一个整体,是继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400多年秦汉以后的又一个大一统时期。
再加上隋文帝一系列政策对中国历史的长期影响,因此可以说,他所创造的体制,绵延足够长。
02 科举长
迈克尔·H·哈特在书中对杨坚的评价是:“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为中国提供了一批批得力的人才。”
在隋朝以前,朝廷多以士族为统治根基,士族大户也因此成为权倾朝野的门阀之祸。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消除门阀的潜在威胁,于开皇元年取消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式为国家选拔官员。
之后继位的隋炀帝把隋文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全国推行秀才考方略、进士考对策、为官考经术。这套官员选拔制度,重视个人才学,鼓励寒门学子的读书热情,推动了因阶层流动而带来的社会生机。
由隋文帝初创的科举制,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此后历经元明清,直到清末才被废除,历时1300 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一项长寿制度。
03 爱情长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生独宠皇后一人,所有子女皆为皇后所生的皇帝。
独孤伽罗14岁时被父亲嫁给杨坚,结婚之时,她要求丈夫此生只爱她一人,而杨坚竟然答应了。婚后长达几十年的时光里,两人的感情非常好,《隋书》这样记载:高祖(杨坚)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
这对帝王夫妻共育有10个子女,包括被废的太子杨勇、继位的隋炀帝杨广等,全都由独孤皇后所生。
但是作为皇帝,后宫里的嫔妃还是要有的,否则难以撑起一个皇帝的门面,而独孤皇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没法以一己之力抵抗中国千百年的传统。
隋文帝有一次没能扛住一个宫女的魅力,宠幸了她,独孤皇后趁丈夫上朝之际,派人用一杯毒酒,了解了这个宫女的生命,把杨坚气得策马离宫出走,却也只能仰天长叹,奈独孤皇后不得,谁让他自己违背了誓言。至此,隋文帝再也不敢在皇后在世时,惦记其他女人了。
直到58岁的独孤伽罗病逝以后,隋文帝对女人的心思才又被唤起,宠幸了不少妃嫔。
但没有皇后的陪伴,隋文帝的身心很快垮了下来,两年后就驾鹤西去。他在临终前,嘱咐要把自己和皇后合葬在一起,期待“魂其有知,当相见于底下”。
这样的帝王爱情,也真是够长够久了。
04 篡位短
杨坚的父亲是北周的随国公,杨坚子承父爵以后,把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宣帝宇文赟。
身为北周的重臣加外戚,杨坚从专权到篡位,只用了仅仅8个月时间,其耗时之短,让人叹为观止。
公元580年,一贯花天酒地的皇帝宇文赟突然病重,不能言语。而他之前确定的接班人、儿子静帝时年才8岁,无法执政。
宣帝的宠臣刘昉、郑译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推出国丈杨坚来矫诏辅政,杨坚在表演了一番“力辞”之后,最终“笑纳”,登上“权臣”之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昉牵前,郑译推后”。
大权在握后,杨坚先是用计谋除掉北周宗室五王,接下来把皇族宇文一脉连根拔尽,之后也没放过刘昉和郑译。此时,满朝文武已没有一人能与杨坚抗衡
随后,在杨坚的逼迫之下,他的亲外孙只能下诏,禅位于外祖父,隋朝由此而立。
从“权臣”到大隋皇帝,仅仅8个月的时间,杨坚的篡位路程之快之短,在历史上真是首屈一指。
05 立朝短
从杨坚开创隋朝于581年,到隋炀帝杨广被部下发动兵变缢杀,再到618年,傀儡恭帝杨侑被李渊所逼而退位,隋朝前后经历三个皇帝38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短命皇朝。
如果把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隋恭帝排除在外,隋朝有过实际皇权的皇帝只有两位,很像二世而亡的秦皇朝。
隋朝那么短命,当然与隋炀帝的横征暴敛有关,但其实,早在杨坚篡位之初,这个伏笔已经埋下。
杨坚作为北周静帝的外祖父,靠欺负孤儿寡母上位,在当时就被人私下议论,形象不甚光彩。而他的这种做法,也为其他人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那就是只要拳头够硬,可以罔顾纲常自己称帝。
李渊的上位就有点效仿杨坚。李渊的母亲独孤曼陀是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的亲姐姐,也就是说,李渊是杨坚的亲外甥,是杨广的大表哥
受杨坚起事的启发,李渊利用隋炀帝时期皇权不稳,大臣和百姓都对朝廷离心离德的大好局势,举旗起义,成功取代杨姓一族,并让隋朝无可奈何地成了一个“短命”朝代。
写在最后
暂且不论隋文帝的江山是如何到手的,只从他在位以后的功绩看,称他为“千古一帝”不为过,远超我们后世熟悉的唐太宗、康熙帝,但为何他在我们的历史书上几乎被遗忘呢?简单归纳,原因如下:
其一,隋朝过于短暂,仅仅38年就被唐朝取代。过于短暂的朝代历史,难免被后朝人所撰写,试想一下,推翻它的唐朝史学家们,能为隋朝皇帝写出客观的评价吗?
其二,唐朝太过辉煌,尤其还出了像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风头之盛艳压前朝皇帝,包括隋文帝。
其三,被隋炀帝所累。杨广虽然也干了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他的横征暴敛,导致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太低,连累了传位给他的父亲。
如今,当历史迷雾被逐渐拨开,我们也该还隋文帝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