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盛唐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黯然失色,走向了那座为自己准备已久的坟墓。这以后每每回首华夏封建社会的发展,总会觉得盛唐的离去,也带走了华夏文明至关重要的某样东西。
就像是一个人的心气儿突然没了,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星辰大海突然被冷冷的现实浇醒,明白自己也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受着永恒的规律的制约。
盛唐之后,华夏文明历经唐宋元明清,慢慢走向成熟,那曾经的少年心气,渐渐沦落在历史长河的沙尘中,一去不返……
【临其诗境】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最近接触了许多中晚唐诗人的作品,著名如元白韩孟,大历十才子中的司空曙,以及晚唐的余晖杜牧和李商隐。
这些人的唐诗依然是美的,有意境,也有排篇布局上的讲究,也在后世流传下来不少的千古名篇。尤其是白居易与李商隐,两人分别代表着唐诗现实与浪漫向前走着,后者甚至部分达到了杜甫浑融的境界。
但是读他们的诗,再去读王维孟浩然,读岑参高适,读王昌龄王之涣,读李白杜甫。你会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经过了安史之乱的天翻地覆,诗坛上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盛唐诗人身上有着来自时代的底气。可后来,这份底气没了。
政治不再清明,皇权被宦官把持,文人的心也就渐渐“死了”。
元和年间,当时在位的皇帝唐宪宗“好神仙,求方士”,甚至荒唐到了让“方士”做台州刺史的地步。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这样的皇帝自然也在皇宫之内带起了一股求仙问药之风。
皇宫里乱成这样,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谁呢?李贺。
李贺从诗歌的角度讲,作品并不是很多,脍炙人口的也只有那么几首,但后人称他为“诗鬼”,将他与李太白的仙才并称。为什么?因为他的诗歌风格特立独行,奇诡的想象,夸张的场景,跳跃的视角,独特的意向群,这些都是别人模仿不了的。
诗鬼李贺看到朝堂之上公然求神拜佛的景象,气不打一处来,写下了这一首《苦昼短》。
【经典原文】
苦昼短
李贺 〔唐代〕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条分缕析】
读完这首诗,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何谓独特的文风了,乍看起来与李太白的潇洒不羁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细看之下,虽然同样是波谲云诡的想象,李白为我们呈现的是仙家气象,而李贺则为我们奉上一曲地狱狂歌。
流逝的光阴啊,先请满饮此杯,听我细细陈说。
我一介寒士,不知青天之高,黄地之厚,只看到这红尘之中光阴如梭,岁月消磨。
旭日初升,晒得人焦头烂额;月华流响,又让人不得不加厚衣裳。日月相替而来,就这样一天天磨损着人的寿命。
吃熊掌就会变胖,吃青蛙则会消瘦。
所谓的神君到底栖身何处,传说中的太一又是否真的存在于人间?
天的东边有若木,下面有神龙衔烛,掌管着世间的黑白风雷变幻。(这一处需要解释一下,传说中的若木与扶桑相对而生,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若木在昆仑西极,其华照下地”,这里李贺应该只是用来代指神木。)
如果上面的传说都是真的,那我就要斩下这条龙的足,畅快大嚼神龙之肉,让他白天不能再世间巡回,晚上也不能安心潜伏。
这样一来,世间自然老者不会死,年纪轻的人也不会为此而哭。皇宫之内“服黄金、吞白玉”的行为自然会停止。
试问,古往今来求仙问药的人有几个真正长生?谁又比得上任公子,白日里骑驴飞升。
汉武帝埋骨的茂陵,尸骨正在慢慢腐烂;秦始皇病逝途中,为遮掩他的尸臭,可废掉了不少鲍鱼呢!
这首诗的内容除去用典和神话的部分都算得上浅显,只是意象与意象之间联系模糊,跳跃太大,这也正是李贺的特色之一。对于诗歌的解读也正应了那句“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这里也就不卖弄了,大家对这首诗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呢,可以写下来一起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