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这部电影,绝对是新鲜出炉的好片。
那就是,在9月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备受好评,在前天下午刚刚登陆Netflix的新片《女人的碎片》。
估计在接下来的年度盘点中,这部影片的名字,也会经常出现吧。
当然,大家期待这部影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本片女主角凡妮莎·柯比凭借本片捧回威尼斯最佳女主角奖。
估计有些朋友还记得她在秋天的威尼斯电影节红毯闪光的时刻,另外,今天次条也有她的写真赏。
要知道,在此之前,凡妮莎还仅仅是能在《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谍中谍6:全面瓦解》等商业片中混个脸熟,最出圈的角色就是《谍中谍》的配角“白寡妇”。
而到了这部《女人的碎片》,却让这位来自英国的女演员,一跃直接夺下沃尔皮杯,成为新一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影后。
于是,大家自然会好奇,到底凡妮莎·柯比的表现好在哪里,她才能让大家赞不绝口,并一举夺得这个威尼斯影后的荣耀。
但相信,在看完本片后,相信你一定会为她所折服,也彻底被她的演技所带动。
整部故事,就是围绕着凡妮莎饰演的一位孕妇展开。
玛莎和丈夫肖恩是一对普通的美国夫妇,二人在面对生育问题时,选择了较为小众的居家分娩。
然而,不幸的是,这场分娩却以孩子的夭折告终,故事也就随之展开。
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故事,在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的出色调度下,却有了极其不凡的表现力。
其实早在凯内尔2014年的作品《白色上帝》中,他就已经展现了自己不俗的场面调度能力,而到了这部新作《女人的碎片》,凯内尔不着痕迹的将自己的技术隐匿在现实的家庭图景中。
从第7分钟开始,影片迎来了一个极其震撼的开场,也是极其让人难忘与带着痛感的一个开场,把观众牢牢按在了座椅之上,他让故事刚一开始就抵达了“得与失”的极致。
这是一个将近30分钟的室内长镜头,斯坦尼康摄影机如同一双冷静的眼睛,完整又贪婪的记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分娩。
从厨房到客厅,再转入浴室,最后回到卧室完成分娩,我们在调度中细致赤裸的共情着一个女人的身体如何孕育、分裂出一个全新的生命。
从一开始,夫妻二人还能在厨房里,一边开玩笑一边数着宫缩的频率。
到羊水破了后,原定的助产师芭芭拉却迟迟未到。
伴随着剧烈的阵痛袭来,玛莎的状态开始在强打精神与神智不清间来回横跳。
终于,助产师到了,但却不是夫妇二人熟悉的芭芭拉。但在危急的情况下,也只能接受新的助产师,迅速进入状态,好顺利生产。
“开了六指”
“伸进去了”
“我需要触摸宫颈”
玛莎在分娩中彻底剥离尊严,逐渐偏向动物化,数值化,一场身体的战争就在这个方寸之地展开了。
她的状态越来越差,几近难产。
在助产士的建议下,玛莎被抬至浴盆里来帮助分娩。
而此时的摄影机,就如蜉蝣般趁着丈夫肖恩短暂离开的片刻,潜入玛莎身边继续观看。
在这里,镜头以鼓起的母肚为节点,有了一次从现实记录向主观抒情的平滑转向。
在近乎灭顶的疼痛中,玛莎开始脏话连篇,干呕昏沉,不时的翻着白眼。
我们也一同短暂地进入玛莎的世界,一切都如此模糊缓慢,只有胎儿潮汐般混沌的心跳声不绝于耳。
她如同一头搁浅的母鲸般,扒着丈夫的脖颈大口呼吸。
终于,宫口全开了,玛莎被转移至卧室,她可以开始用尽全力产子了。她一次次的用力,以一种压榨肉身的方式迎接她的女儿。
妈妈的身体被撑至一个不可能的程度,终于,一个生命来到人世。
但新生的喜悦没过几秒,就被婴儿身上反常的青紫所取代。
这绝对是一场战争,就发生在一个女人的身体中,稀松平常但宛如神迹,轰轰烈烈。
就在这个惊心动魄的长镜头结束后,影片以救护车的空镜头为余韵,直接切入了玛莎重返职场的画面。
一种不可承受之痛在开篇详实的描述与彻底的留白中,于镜头外被催至最大化。
而它背后的力量和余味,却扩散影片始终,以及弥散到银幕之外,难以挥去。
这场意外,让玛莎一家成了新闻上的焦点人物,助产师更成为众矢之的,被民众口诛笔伐,关押以待上诉。
而除了玛莎,她的丈夫、母亲、妹妹无一不在经受着巨大的折磨。
希亚·拉博夫饰演的丈夫肖恩是一位进行建造大桥工程的蓝领工人,与玛莎有着鲜明的等级差异。
丧子之后,他变得愈发压抑暴躁,如同一根即将崩断的弦,既无法安慰受伤的妻子,也无力收拾自己的悲痛。
肖恩能做的努力,只是偶尔强打着精神,向玛莎求欢,或者说着不合时宜的笑话来试图扳回紊乱的生活。
而玛莎的母亲则致力于积极的寻找律师,鼓励女儿对簿公堂,将这场意外全部在审判中指向助产师,获得高额的赔偿金。
以此来伸张“正义”,抚平自己和女儿的伤口。
每个人都似乎在以某种途径,想办法解决痛苦。
但只有玛莎始终处于一种间离、断裂的状态。她拒绝沟通,拒绝参与世界,对任何安慰和补偿都充耳不闻。近乎冷漠的无视来自家人的关心。
在所有人都将她称为意外事件的“受害者”时,只有她仿佛并不在场。
这样的状态在片中的另一场室内长镜头中展露无遗。
在母亲的家中,所有人齐聚一堂,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劝服玛莎出庭指控助产师,勇敢的面对痛苦,走出阴霾。
这个运动的长镜头,在房间内随着玛莎的动线不断游移,就如她思绪的外化一样,看似是这场聚会的主旨,但又被高高悬置。
背景中的家人们为了缓和气氛,不断聊着无关痛痒的话题,只有当对话中出现了“孩子”等词汇时,玛莎才会如回魂般,咄咄逼人的加入谈话。
同样是“遭受”了丧子之痛,玛莎不近人情的状态,恰恰是在印证着开篇那个近乎奢侈的长镜头的有效性。
就如同那场分娩一样,这是她一个人的战争。她的身体曾如战壕般吞吐了一场诞生与死亡。
也许是产后恢复不当,玛莎在上班途中,会迈着略显诡异的步伐,完成一次次困难的大小便。
尽管已经丧女,但尚在哺乳期的身体,却会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漏奶,打湿衣衫。
而在分娩之夜都保持着规整鲜亮的美甲,如今却斑驳不堪。
玛莎常常独自一人在公交车、路边、桥上,近乎出神、痴迷的望着周遭环境,那种眼神就好像自己从未出生过。
这个世界遍地都是她未“走出”房间的女儿的遗迹。
车窗上别的小孩子印出的手印,抱着大书包坐公交的小朋友都不是那个曾被玛莎短暂的抱在怀中的婴儿。
但却都在她的凝视中,成为玛莎身体的碎片,被这场落败的“分娩战争”撒向各处。
但没过多久,周遭的种种却在教她以一种代偿式的方法,将一切总结为简单的“痛苦”、“受害者”、“正义”等名词。
玛莎和家人面对同一痛苦的差异性反应,不仅瓦解了“感同身受”这一伪命题,也道出了生命中那些痛苦的实质。
无论是母亲的旁落给他人,丈夫的转移注意力、还是美名其曰开启新篇章,都仅仅停留在外围。
真正处在痛之核心的玛莎,只有通向自我这一条路可走。
她必须一个人不断的跋涉,才能勉力捡起自己的碎片,弥合不可承受的痛苦。
这种复杂又细微的状态也在演员的表演中得以成立,成功让观众共情。
除了女主角凡妮莎在分娩时,丧子后的精湛表现外。我们还不得不说说片中其他演员演技加持。
疯癫的希亚·拉博夫仿佛带着他本人颓败的气息进入片场。
我们立刻就能感受到他所饰演的丈夫肖恩在面对夫妻阶级差异时,那种无力与憋屈。仿佛随时随地都在压抑着怒火,但却最终转化为一场不可得见的眼泪。
当肖恩背对着镜头逐渐远去,他抬手擦拭眼泪的动作都被宽大的外套所隐匿,但其中的情感力量却只增不减。
而更令人惊喜的是饰演母亲的艾伦·伯斯汀,在后半段的长镜头独白戏中,艾伦一气呵成的挖绞了一位母亲心中的隐痛。
她试图控制玛莎的生活,却在分娩这一最关键的时刻失职了,没有陪在女儿身边。
艾伦饰演的上层阶级老妇,在努力弥补缺失,与疯狂的自责中进退维谷。
她也曾是别人的女儿,然后成为母亲;却没有守护好自己女儿成为母亲的权利。
所以,苛责谁并不是影片的重点。
在这一层面上,本片的隐喻也许稍显直白。
不断以大桥的建造、城市运河的乍暖还寒,与生命的孕育、破碎与弥合互文。
但就是这样的笨拙恰恰与片中两场看似现实主义,实则灵异缠绵的室内长镜头相互补充。
使得整部影片显得沉郁又工整,呼应着从片名开始就不断加码的“体验之殇”,个体生命的纹理正是在这样宏大与微小的矛盾中不断磨合着。
在这个意义上,玛莎母性的萌芽与遏止成为世间万物的修辞,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终于在一个破碎的女人身上升腾而起。
这也提示着我们,所谓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个体与自身的关系。
那些本不可承受的痛苦,终会以另一种面貌与每个人和平共处。
于是,也让这部电影,有了更多余味。
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