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寒节气诗,欢鹊垒新巢,春冬正月交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遶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藂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中》
在唐朝农业文明已经非常发达了,在日历上头,除了沿用汉朝修订的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又在中唐由精通农业且文采卓群的丞相元稹制定颁布了二十四节气诗,将传统的月份,节气,气候,物候有机的制定成一套节气诗,方便人们对节气的了解,运用。
那么就算是不从事农业的人,看到这组诗,也会对身边的自然环境或者四季气候的变化,有明确的理解。而且整组诗信息量大又简短耐读。成为学习气候知识,居家旅游的必备良品。比如上世纪在新疆出土的两本手抄本二十四节气诗,就很好的证明了这点。
那么关于小寒节气,诗里是怎么表达的呢?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我们平常所说的黄钟大吕是那种低沉浑厚的声音,那么在中国古代,十二音律是对应十二个月,而低沉的黄钟大吕的音律正好对应十一月,十二月,所以大吕又是十二月的代词。表达气候寒冷低迷。
小寒节气,通常在不出现闰月的情况下,是在十二月开头,所以小寒连大吕,是表明十二月这个时段的极其冷和低迷的。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此时深冬,天寒地冻,往往是一年极寒的时段。
元稹没有过多讨论那种天地萧条,二是切入了传统小寒节气的物候变化。
这么冷的天,喜鹊开始采集枯枝做窝。
这是喜鹊天冷给自己营造小家园吗?我们小时候的课本,有一种寒号鸟非常懒惰,冬天不做窝结果冻死了。
但是喜鹊这个时候做窝,却不是给自己的。因为从衔枯枝,到窝完全可以住进去,得花四个月,等到可以住进去,春天早已经来了,也就是这个窝并非是喜鹊为自己搭建的。
这是它们为下一代准备的安可窝。这可是冬天啊!
在唐朝,地域广阔,人烟比现在稀少,人们在道路通行时,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季节喜鹊忙碌。
“拾食寻河曲,衔紫遶树梢。”
那么喜鹊在冬天里,以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主,但是天寒地冻,为了下一代更健康,它们往往会在河边去寻找一些小鱼小虾小昆虫,于是你往往可以看到冰冻或者霜雪的河岸,也有喜鹊的身影,当然吃饱后会顺带衔着树枝和叶子飞回,完成它们垒窝的伟大事业。
喜鹊做窝十分细致精巧,此时大部分树叶都落光,正好让它们选择树上的宅基地。通常会选择高大乔木的中上端。用树枝在三角形的树丫上垒好基座,然后一层层用树叶和泥土垒围墙,用树枝封顶。这不算完,内部还有精装修。
我深度怀疑人类的房屋就是跟喜鹊学的。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薒茅。”
有人把霜鹰解释为向北飞的雁子,这肯定是错的,鹰是凶禽,而北首是指尸体,很多鹰类在冬天食物少的情况下会以腐食为生,这也说明小寒季节是如此残酷。
而野鸡此时正躲在茅草里,经常出来叫一声,也不知道是真的怕冷,还是盼望春天早点归来。
那么在小寒物候中,古人总结了三个现象,雁子开始北飞,喜鹊开始做窝,野鸡开始啼叫。这是春天要来的征兆,而这些鸟类比人类更加敏醒感知。这首诗里,没有写大雁北飞,因为老鹰觅食,在唐朝的北方更有代表性吧。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相交。”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从头到尾都赞美喜鹊。老鹰到处寻找猎物,野鸡只知道啼叫,只有喜鹊在这样的寒冷里孜孜不倦辛苦的做窝,是为了下一代。
不要说小寒寒冷,你看看喜鹊,它已经为未来在竭尽全力的准备,因为它知道春天快要来了,它愿意用最大的力量给宝宝们一个家,让它们活在春暖花开里。
元稹这首小寒诗特别耐读耐人寻味。他着重选取了喜鹊做窝这个自然现象,提醒人们:
一,春天快来了。
二,这是春天来之前的最冷冬天。
三,要像喜鹊那样勤劳,耐苦,有打算,还要身体力行去做,才能拥有最华美幸福的窝?
四,这是感动于喜鹊爱下一代的艰辛付出。
六:生生不息,最寒冷里,勤劳孕育最美的春天。
这首诗细细读来,真是百感万千。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而告诉人们生活的哲理。小寒往往是在冬天的二九和三九,也是人体感最难受的时段,元稹用动人的喜鹊做窝的现象,提醒春天就在不远处,希望你能像喜鹊一样勤劳苦干,收获幸福的春天!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