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暂时摆脱了蒋介石重兵的围追堵截,进入了四川境内。为了能跟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师,决定继续北上,渡过大渡河。
从会理到大渡河之间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西昌到成都的大路;另一条是要经过冕宁县过彝族聚居区的小路。
蒋介石一直以为,红军会走大路,于是在大路上设下重兵,想要围追堵截红军。蒋介石还发电报给部下说: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灭之地,今天红军也到了这里,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让石达开的悲剧在此再次上演。
而此时的毛泽东却是做出了一个不同的选择,他没有选择大路,而是选择了小路。
不走大路走小路,这样的选择在四渡赤水后就经常发生。林彪对此心中很是不满,他跟聂荣臻说:“现在的指挥不行,尽走弓背路,不走弓弦路,这会将部队拖垮的。”
聂荣臻对他说的不认同,批评了他。但是林彪并没有就这样放弃,他还打电话给彭德怀,说:“现在的领导不行,需要你出来指挥,我们服从你的领导,你下命令,我们就跟你走。”
彭德怀在电话那头回绝了林彪让他出来指挥的话,还说:“遵义会议才改变了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提出我,就更不合适了。”
虽然在聂荣臻和彭德怀这里碰了钉子,但是林彪没有就此放弃,他仍是给中央写了信。
1935年5月12日,因为林彪的这封信,中央在会理召开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对林彪的信做了批评,还说:“你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
此次会议,更加巩固了毛泽东在红军的地位,更加坚定了走毛泽东提出的战略路线。
而在会上,毛泽东又确定了走小路经彝区北上的战略方针。会后,中央红军组成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的先遣队,为中央红军北上四川开路。
先遣部队了解到的关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对于如何渡过大渡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此重要的任务,毛泽东为何会首先想到刘伯承跟聂荣臻呢?
原来,刘伯承和聂荣臻都是四川人,早年,他们都在川南、川西打过仗,对这一带的人文、地理都有所了解。
这次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能否顺利通过彝区,为此,在先遣部队临行前,毛泽东还特意跟刘伯承与聂荣臻说:你们这次的任务,不是去跟彝族打仗,是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友好,让他们相信我们,帮助我们通过彝区,抢先渡过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先遣部队进入到达大桥(今冕宁县大桥镇),将关在冕宁县城监狱里当人质的一些彝族首领释放,像他们宣传红军与彝人平等相处的政策。他们还找好了通司(翻译),5月22日,先遣部队进入彝区。
当先遣部队经过额瓦垭口时,突然有一群彝人武装着冲下来,袭击了走在队伍后面的工兵连,不仅将武器都给抢了,还将他们的衣服都给扒光。
因为之前刘伯承、聂荣臻就下令,遇到彝民阻拦和抢劫不得开枪,这个连的红军只得遵照命令,不得反抗,最后只得光着身子流着眼泪跑了回来。
而前头的先遣部队也遇到了阻拦的彝人,在让通司向彝人喊话不见效果正头疼时,有几个人骑马从山谷口而来,而来的人中正好有果基支头人果基小叶丹的四叔果基约达。
最后,通过果基约达,刘伯承顺利与小叶丹谈上话。最终,为了表示汉族与彝族团结互助,让红军能顺利通过彝区,尽快到达大渡河,刘伯承与小叶丹结拜,以此来表示红军与彝族的结盟。这次结盟,被称之为“彝海结盟”。
因为有小叶丹的帮助,有彝族人的帮助,红军强行军,在3天的时间内全部顺利通过彝区。
“彝海结盟”对于中央红军的长征,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如果时间再推迟3天,蒋介石的重兵就将把红军给堵在大渡河,而真到了那个时间,红军很有可能会重复石达开的下场。
这3天时间,可以说是改写了历史。
而毛泽东对于刘伯承能够这么快就说服小叶丹,使得红军能够顺利通过彝区表示了高度的赞扬,认为他们都有功,给他们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