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牛儿,就会想到农村,想起稼穑,想起牧童,还有那些温馨的记忆。
农耕时代,一头牛,承担了一个家庭一年之中所有田土的翻耕任务,不只是比人翻地快,更有着与人的高度默契与配合,甚至上升到了农村人对它的信任与依赖,俨然成为了中国农村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在那些散发着乡土气味的诗词中,诗人们也不会忘记为牛儿描摹叙写一番,特别是牛儿与牧童组成的意象,成为了农村最为温馨的画境。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明代高启的这首《牧牛词》将牧童对牛儿的熟悉和“相依为伴”的情趣写得让人动容,农村孩童相邀去山野放牛的情形跃然纸上。他们对自家牛儿的熟悉程度如数家珍,从牛角到牛尾,都有着自己的独家记忆。放牛娃的事情,就是将牛儿赶到青草茂盛的地方,让它们能够吃得饱饱的,所以说牛的劳累和饥饿哪怕是小孩也知道得一清二楚。它们对牛的“相知”不光是知道其劳累与饥饿,还表现在他们与牛一同度过的时光——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所以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是害怕家里迫不得已卖掉牛儿的时候。
孩童心灵纯粹真诚,牛儿对人类忠心耿耿,在中国农村,牧童与牛儿,成为了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的乡村《所见》将黄牛的憨厚老实写得有几分慈祥的意味。在满山蝉歌中托着牧童行走,它也能够做到处变不惊。惊的是孩童,听见蝉鸣就想捕蝉,而黄牛,对这蝉歌阵阵的山野仿佛早已习以为常了。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的《村晚》仍然用的是牧童与牛儿的默契来写归家的温馨。落日黄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手握短笛信口横吹,显然是不用担心牛儿会走错归家的路,也不用担心牛儿不耐烦了将他从牛背上抖落下来。长久的默契与相知,让他们(牧童与牛儿)都记住了他们共同生存的家园,让他们都沉浸于落日归家的温馨之中。
当然,更有在诗句中赞美牛儿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用对比的笔法将牛的任劳任怨和甘为百姓奉献的精神展现了出来。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臧克家的诗歌写出了牛儿的高度自觉,和晚年自信的老道与勤奋。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代李纲在《病牛》中写出牛儿为了人类能填饱肚子不惜牺牲自己累得病卧残阳的悲壮。
……
牛儿,是中国乡村土地上最温暖的存在,是乡野孩童放牧时代最美妙的陪伴,是诗人笔下最抒情的乡村意绪和无私奉献的最好寄托。(简宜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