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淮安游览时,我误打误撞进入了河下,我原本以为只是一条街,谁知看了街口石碑才得知,这里不但是一座古镇,还是国家5A景区。
这一下令我惭愧不已,作为旅游博主,我以为哪怕没走过一遍江南古镇,也应知道所有古镇之名,谁知终究有所遗漏,只是不曾想竟是5A级别。
带着惭愧和惊喜,我在古镇内仔细游览了一番,发觉这里依旧保持着原生态,80%以上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除去少部分用作商店的双层建筑,多数为单层。
同小卖铺老板聊天得知,河下的建筑基本都是民国时期的,甚至有一半都是清朝的。继续游览时,那斑驳发旧的廊柱验证了老板的话,这些老房子感觉随时都会倾倒,又在风雨中苦苦支撑。
古镇内巷弄纵横,主街上连接着上百条小巷,它们左右穿插,构成了密密麻麻的交通网。所有小巷皆为石板路,道路坑洼不断,算不上平坦,走在上面能感受历史的厚重。
河下足够厚重,甚至整个江南也找不出比它更为厚重的古镇了。
河下形成于春秋末期,此时的中国,各诸侯之间争夺城池,互相打个你死我活,而兵力需要粮草,于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河,用以运输战兵和粮草。河下古镇与淮河相接,处于运河关键节点,古镇兴起由此开始。
而江南大多古镇都是京杭运河的产物,如此算来,有2500年历史的河下可谓是江南古镇的祖先了。
淮安是南船北马交汇地,也是大运河沿线繁华都市之一,河下自然少了繁华富饶,这种情况在明清时发展到顶峰。当时盐业发达,沿海各地所产淮盐,全部运到河下,经检验后再分运各地销售,清代时朝廷特派盐运使驻于淮安河下,主管盐政。
一时间河下成了运河沿线重要商埠,达官贵人的豪宅聚集于此,天南海北的商人更是促进了淮扬菜的诞生,特色美食有长鱼宴、汤包、茶馓等。据《河下志》记载,当年古镇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俨然成了人杰地灵之地。
有了钱,教育自然就上去了。河下文风昌盛,名人辈出,明清两代诞生了67名进士、12名翰林,素有“三鼎甲齐全”之称。
于是河下成了文人吟诗作对的地方,古镇内有一座文楼,本是古时饭店,现在免费对外开放。文楼内有副对联,是一位翰林大学士所作,据说他乃一时兴起,想了一副下联,想邀请身边的人出个上联。
结果下联一出,各路看客纷纷叫好,大家苦思冥想许久仍想不出上联。老板便将对联刻在了墙上,期望过路文人有谁能对出来,结果200多年来无人能对,倒成了河下佳话。
此下联为:小大姐,上河下,坐南朝北吃东西。
要说这位翰林大学生的水平是真高,下联咋一看很简单,仔细琢磨发现难度极大。首先“小大姐”和“上河下”,各包含一对反义词,并且一是人物,二是地点,“坐南朝北吃东西”则包含四个方位,有意思的是“东西”又被物化了。
我不自量力想了一会,果然不出所料,没想出来。想来也没啥可丢人的,要是那么容易就对上来,就不会成为绝对了。
如果你喜欢古镇,可到河下走一走,感受历史的沧桑,再转身来到文楼下,看看自己才华能否对上这幅难倒众人的下联。
地址:江苏省淮安淮安区河下街道,免费开放。
交通:市区内乘坐69路公交,可直达河下古镇。
全国各大城市的免费景点都在这里哦,关注作者:林清鹿,即可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