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
“我很好!”
“真的吗?”
通常情况下,“很好”并不是答案。本该是,但每个人都不自觉,甚至不加思索的说出来,就好像我们达成了共识。
可是,你的心里总会时刻蹦出一种声音——并不好。这才是你真实的回答。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缺角,一个空洞。这个空洞,总是让你难以满足,始终不能让你诚心诚意的道一句:“我很好”。
01
《抓落叶》这本书,你刚开始翻看,会感觉作者的思维很跳跃。他的跳跃会让你感觉,故事的逻辑和连贯大打折扣,从而少了故事一气呵成的精彩。
但是你细细的读来,却会惊觉这正是本书的独特之处,这正是作者的智慧所在。实际上他的逻辑很清晰,三条主线分别对应人的前世、今生与来世。
作者巴特勒,别出心裁地写了‘人类起源’,不是猿猴演变,更不是女娲造人,而是外星球所创造的旅行者。这一个个的旅行者都要去地球——一个美丽的蓝星球,去体验今生。
但是,梅里亚姆,这个外星球的“造物者”在创造人体的躯壳时,她又在人身体上做了修改,在人体的胸腔内部,心脏的旁边,设置成了新月形状的空洞。
就是这个空洞,让参与创作的乔利斯产生了恐惧和分歧,怕梅里亚姆和自己被老板惩罚。
于是就拼命的填补空洞,把爱、愤怒、悲伤、快乐……所有的情绪都往这个空洞里注,他不停的找东西,甚至于云、光、所有能够用上的东西,试图去填满胸口的洞。
可是,他们发现怎么都填不满。
“无论怎样填补,我们永远都给不了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什么?”梅里亚姆问。
“更多!”
这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能深深地引起你的反思。作者开篇就点透了人的本质,欲望无度。人生,就是一场与欲望制衡的修行。
这个空洞,就是你今生的欲望。只要人活着就有欲望,欲望是无穷的。
他们会不停的吃,不停的爱上不该爱的人,没日没夜看电视,在节目期间买一堆没用的垃圾……
好了还想要更好,房子大了还要大,车子豪了还要豪,一个老婆不够还要外面再找,疯狂的敛财,疯狂的占有……
当今,人的信仰好像就是欲望!
02
“我站在前院儿的正中间,望着这个长肢巨人和落叶翻滚的天空。”树叶打着圈儿下落,小时候的艾略特,9岁,和哥哥经常比赛抓落叶。
他的哥哥迪恩,只比他大两岁。但是他们抓落叶的风格完全不同。 哥哥会东撞西撞追着落叶跑,像一只金毛犬突然放到了大雁群里,一次又一次迅速的出击。他总是抓了这一片,又想去抓另外一片落叶。
他总想赢。
落叶不可预测,充满活力,不循规蹈矩,不时悬空,暂停下降的过程很难抓。
艾略特却发觉了“抓落叶的秘诀不是快狠准,而是静止,先耐心地观察风速和方向,在树叶犹豫不决回旋下落的瞬间,轻柔地接住它。”
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总想赢,总想要更多……
《解人颐》中对欲望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人们的一切苦恼似乎都是从欲望中产生的,只有当心灵不为欲望所占据,才能安放灵魂。
这正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人生如同抓落叶一样,不必拼命追逐落叶,只要摊开掌心,等待落叶降临,再缓缓接住它。
03
造物主在我们的机体中,留了月牙型的空洞,使完整的身体,有了不完美。但是,“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残缺,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接纳生命当中的不完美,方有可能发现残缺的美。
苏轼《水调歌头》有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阴晴圆缺,本是规律;悲欢离合,本是世相。何必让无休无止的欲望,占据了我们的心灵呢?
康德说:
“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就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
我们都是生命的旅人,抵达终点就是人生的意义。人在旅途,不要总想追求白璧无瑕,不要总想着抓住些什么,只管体验就好。就像本说中的艾略特一样,从容不迫的直面生命的光明与黑暗就好。
《人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王阳明说: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自我节制,自我约束,一个人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达到更高境界。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人生就是这样,圆满总是与缺憾并存。
月白风清,你遥望夜空星辰,参省世间盈缺,醒悟人生得失,你会发现,窗前月,不管圆缺,恰似璧玉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