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一直以来,在我们年少求学时,总是会被要求多读书,尤其是多读“名著”,而大多数被列在推荐书单里的名著。

要么是诸如晦涩难啃到字都看不懂的古文,不知所云还要硬写感悟的杂文、散文;

要么就是一些翻译反人类还要凹正能量向的“名著”(大多是世界名著),反正几乎没有一篇让人读起来“快乐”的。

如此一来,就像一直以来的“读书无用论”的盛行一样。

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名著”到底有什么用?

或者换句话说,这些枯燥到不知所云,也让大多人读不懂的名著,这些可以被盛誉为“名著”吗?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严肃读“名著”的小学生

“我家门前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鲁迅《秋园》

还记得这一篇鲁迅的《秋园》是放在语文书偏后的“扩展阅读”里的,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自诩语文好的我,在一次考试中的“这句话体现了什么”一题上惨遭滑铁卢,因为当时的我打心眼里感觉这句话要不是鲁迅先生写的,而是我写的,一定被老师批“啰嗦”、或者不知所云。

所以写意义的时候,即使硬挤出几句“好话”,但心底还是不认同老师之后的“标准答案”——引起读者兴趣,体现孤寂、单调状况的无奈……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鲁迅故居“真”有两棵树

直到多年后,偶然收到一本《鲁迅传》,看到一封鲁迅在1934年10月9日给萧军的信,他说:

“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我希望你脱离这种颓废心情的影响。”

那一刻,就突然懂了那种“碰了许多钉子”之后的颓唐感悟,只有两棵树,一棵已经是枣树了,另一棵居然还是枣树的单调与无奈。

《秋园》是1924年9月15日写的,它被收录在《野草集》里,里面有回忆兄弟情谊的《风筝》,有“人之常情”的《我的失恋》,有描写希望和绝望激烈矛盾的《复仇》二则等等,这些全部都是鲁迅在那个风雨飘摇,诸事不顺的时期的情感宣泄。

不管是一年前周氏兄弟失和,而导致次年五月鲁迅“被迫”带着母亲和朱安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居的无奈,还是伟人亦是常人的“人之常情”——传统婚姻的无奈与自由恋爱的无法割舍的精神苦痛,以及“五四”运动后《新青年》因为诸位政治倾向走向迥异而导致的分裂等等,都让这个时期的鲁迅陷入一种尤其无奈与无力的“颓唐”。

于是在《秋园》的开头,才有那份情之所至而跃然纸上不知所云的“两颗枣树”的经典开头。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正如此前我写过一文《张爱玲爱它多年,鲁迅赞它高妙,一部写妓女的《海上花》凭什么?》,里面说到这本为“妓女立传”的《海上花列传》,之所以被鲁迅推崇是因为它“亦多实有”,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它讲真话,它就是一本讲述了那个年代妓女们,以及她们生活的“社会”的真实原貌。

由此其实就正好说出了名著之所以被盛誉为“名著”其中最重要的价值——讲真话的可贵。

要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转其实是有“规律”的。

这个“规律”,放在日常社会中叫“社会生存法则”;放在自然界中叫“遗传进化法则”;而放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可以叫做“心理学”了。

当然还有一些“规律”日益趋于成熟的经济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等等,其实都在揭示在某个时期、地域或者是某个空间的一定“规律”的运行状况。

而被时间、空间“考验”还能流传下来的“名著”,其实就是在尽量真实可靠,符合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为后世之人“真实”地还原一部分事实真相的“人生之书”。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就像很多时候,一般人的眼界、思想和“梦”的延伸,其实都没办法超越其本身所处时代前后太多。

就像即使是千年古人极尽想象中的“神之龙”,看似充满神奇的想象力,但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它还是没有完全超出人们“眼界”的范围。

所谓的“龙”不过是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等,取多种动物的一部分特征拼接而成的“神”的象征意象而已,说到底,还是因为历来古代社会都以农业为主,所以把可以“行云布雨”的龙,奉为“神”就出于农业风调雨顺而创造出来的“刚需”而已。

所以,被留下来的“名著”最有价值的真,恰恰就是被时代局限的“假”。

“假”的是大多数名著都是在编故事,而“真”的是,被时代框住的作者即使在编故事时,也会被身处社会看到的“真相”所潜移默化,以至于看似总是在编故事的名著,背后往往讲述的就是那个时代里最残酷、冰冷而现实的真实现实。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抨击社会不公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尽大厦将倾的《红楼梦》,揭示宗教黑暗的《红字》等等,诸多看似细腻生动好看的“假”故事,其实背后都在述说着那个时代里的极致起伏悲欢。


那么或许对于我们来说 ,去读,去读懂被大浪淘沙“选”出来的名著,就是一种可以掌握世界真正“规律”的捷径(必要能力)。

打个比方,组成这个世界的人,其实大多数都处于一个出生、长相普通,资质平平的基本盘,而之所以有的人能功成名就,有的人一事无成,其实关键就在于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认知)。

而认知的宽度和广度,则形成着你的“三观”,而“三观”又指导着你的行为,比如面临各种决定,小到三餐吃什么,大到升学、结婚等“人生十字路口”的未来选择的倾向。

而最终这些选择则基本会在人无意识的情况下累积成就诸如贫富之差,幸福高低等“成功人”的社会标准。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于是问题来了,人总是倾向于选择好的“人生”,但大多又不喜因为“试错”带来的伤害,那是否有一种“捷径”(能力)可以让我们相对“好”地过一生?

还真有,那就是读书,且多读名著。

名著,是被时间和空间择优选出来的,无限贴近真实人生的“规律总结”。

如果多读,读懂了其中揭示的“万事万物的规律”,就可以帮助人们在面临种种选择时,根据被验证过的“规律”累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过上相对好的生活。

而那些好的、坏的、平常的,曲折的,残酷的,悲凉的,幸福的等等千变万化的人生,其实都这些名著的故事里一一为大家展现。

温暖中带着“朴素真相”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

虚构但让人无限向往,却带着真实人间悲欢的魔幻故事《哈利·波特》;

跌宕起伏到不可思议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

以及讽刺现实,选择理想主义人生的“下场”的奇幻故事《堂吉诃德》……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如此,在见过了种种多样的“一生”之后,至少就会明白世上大多数的“运行规律”与生活的真相。


更重要的是,随着阅读名著的时间积累,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事物时,其实在那些故事的里字里行间的“世界”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不同感悟。

就好像年少时看诸如《苔丝》、《包法利夫人》、《简爱》、《红与黑》等,总是会关注爱情的部分,最多增长一些“选朋友”的简单经验,而长大了,则会更关注这些故事背后所来带的“人生真谛”与“社会规律”。

而不会被现实社会中片面而扭曲的外貌至上、笑贫不笑娼的“豪门嫁娶论”的鸡汤而洗脑。

也不会只取看一些断章取义的“口号”——美丽女性选择金钱从此得到奢华生活的结果,年轻男性选择权利和拜倒裙下从此要什么有什么的“美好生活”的呈现,而忽略了整个故事过程里的荒唐和精神贫瘠,与他们最终的悲惨结局的完整真实情况。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亦比如,如果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百万英镑》等,就很容易知道,在面对那些充满赤裸金钱诱惑,但很“危险”的传销和P2P时,人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去赌不被骗的万一,因为一旦一个人看起来有了“百万英镑”的华衣时,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心甘给他“送钱”,想着反正有“豪车、别墅、光环”兜底,跟着(躺着)赚钱多好。

而实际上所有这一切的“后果”和金钱(理财)的规律真相,早已写在“名著”的开头,如果读了这些故事,又怎么会被骗?读过基本一眼就看穿“百万华衣”的表相,从而自然地对这些“天上掉馅饼”的好运有所警惕,好以避免。

很多人“读不懂”的名著,为什么是“名著”?鲁迅:它讲真话

从而理解出一套属于你独有的认知:

比如爱情最好的状态是相知相爱,共同成长;

婚姻最佳的维持是两人相互成就;

而成长最优的过程则是无愧于心……

不至于仅仅只用“无知”的借口,稀里糊涂地就随意选择,等到不好的结果发生时,再莫名其妙地以此抱怨、怨恨作为“自我责任”的推卸,最后一辈子一事无成再极尽悔恨。

这些无限贴近真实的“假故事”所带来的感悟与揭示,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得到的过好自己一生的最优“底层认知能力”,它们所呈现的一个个世界里千姿百态的生活,与当下的现实相互交映,基本就可以为你的“人生”提供很多的帮助。

让你在现实社会中,用读懂名著所构建的“规律认知”所构建的思想体系,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此,才不负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的“讲真话”的珍贵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9176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