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时间都是午时三刻。有人会问:为啥非得这个时间呢?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吗?答案是肯定的,封建社会时期,处决死刑犯人的时间和季节都有严格规定。

假如不遵守时间规定而随意处决死刑犯人的话,监管人会被杖打八十。那么,什么时间才能处死死刑犯呢?朝代不一样,时间也稍稍有些不同。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汉代以前,死刑的行刑月份大多在农历的九月到十二月之间;到了唐代以后,就变成了农历的十月到十二月。这个时间,也就是所谓的“秋后”。

而行刑的具体时间,也稍有不同。唐宋时候,多在下午一点到五点;而明清时期则多在中午十二点左右,也就是所谓的“午时三刻”了。

行刑季节的讲究

西汉有个儒家大佬,名为董仲舒。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传播,那是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秋冬季节执行死刑的出现,也跟董仲舒有着莫大的关系。

董仲舒信奉: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也就是说,君主的行为处事,自然是要顺应上天的安排。

既然上天安排春夏万物复苏,那么皇帝自然不能在春夏的季节里行杀人之事;而秋冬多为肃杀季节,正好可以用来惩处社会败类。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所以,与其说是董仲舒发扬了儒家的学说,倒不如说是汉武帝正好看重了儒家的潜在价值。哪个皇帝不喜欢自己的传承,得到上天的肯定呢?

骄傲自大如汉武帝,自然也是希望用思想文化来加强对百姓的管理的。于是,在董仲舒的帮忙宣扬下,这样的行刑季节就被定下来了。

当然,除却这套“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以外,秋冬行刑中还藏着统治者的小心思。古代的百姓们,大多是以农耕为主。

春夏季节时,百姓们忙着耕种,看热闹的心思也就没有那么重。而到了十月往后,地里的农活都干的差不多了,人自然也就闲了。而闲人最愿意干啥呢?自然就是看热闹。

要知道,古代处决死刑犯,那是哪儿热闹就在哪儿砍头,那种“现场直播”的盛况,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了。那么,朝廷为啥非要在热闹而开阔的地儿处决死刑犯呢?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这自然就是“杀鸡给猴看”,从而达到警醒世人的作用。既然是为了警醒世人,那肯定就得选个大家都闲的时候。于是,秋冬季就成了处决死刑犯的高发季节。

况且,这个行刑日期也是很有讲究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是“禁杀日”,是不能动死刑的。

除了这些日子,二十四节气以及重大的节假日、还有皇室重要人物的生辰日期等,也都是不能去执行死刑的。

可以说,在那个动不动就礼数的年代,找个合适的行刑日期,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起码得凑到天时和地利,这样才既能全了朝廷的面子,又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行刑时间的讲究

明清时期,基本就定在了中午快要十二点的时候。为啥非要定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呢?这就和古人的封建迷信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了。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古人认为杀人不过头点地,但这头点地,却也和阴间扯上了关系。行“阴事儿”,自然就怕被脏东西沾染上。快要十二点的时候,地上的阴影最小,也就是所谓的“阳气最重”。

在这样的时间里行死刑,自然是为了保护刽子手以及一众监斩官的“人身安全”,避免他们被犯人的“冤魂”给“缠上”。

当然,保护刽子手和监斩官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自然就是为了给死刑犯施压了。众所周知,能被判死刑的,大多是一些穷凶极恶的坏人。

所以,选择在这样的时间处决这些坏人,自然也是为了让阳气“打散”他们的魂魄,以达到永生不复出现,不再出来作恶的目的。

可以说,古代行死刑,不但是为了在肉体上惩罚犯人,更是为了在精神上狠狠地打击犯罪分子。当然,这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行刑规定。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不过,唐宋时期行刑的时间,大多是在下午一点到五点之间。在这样的时间段行刑,自然也有一定的讲究的。

冬季的时候,太阳一般下山都较早。同时,在古人的眼中,太阳的下山,自然也就意味着“阳间”的时间结束了,开始进入了“阴时”。

选择在这样的时间里处决犯人,自然是希望这些死刑犯可以重新投胎做个好人,下辈子改过向善,不再像这辈子这样作恶。

当然,这些行刑的具体时间,其实是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只是一种大家都默认的习惯而已。起码,在有些书籍中,还有过傍晚、天黑以后行刑的记载。

不过,这种自然都是少数。毕竟,在傍晚或者晚上以后行刑,意外就太多了,容易搞鬼的路子和不确定性也就多了。

结语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土后,人们就愈发重视轮回和来世了。对死刑犯的处决,也就恰好体现了这一点。就如同古人说的那般“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古代处决死刑犯人,为何都要在“午时三刻”?了解这是几点就懂了

既然这么看重“报应”,那么就自然就对“生死轮回”很上心。别说在死刑犯人的行刑时间上多有讲究,就算是在行刑开端和结尾,古人都很重视。

比如行刑的时候,衣服一定得穿全套,这样也是为了避免“邪气入体”;其次,在死刑犯名字上打钩的那支笔,也只能用一次;最后,行刑结束以后,全队人员都得去城隍庙烧香叩拜,以便那边可以收到“统治”。而回到衙门以后,也得放鞭炮驱邪。

可以说,这一整套仪式搞下来,人们心中那点儿惶恐才能彻底除去。不过,这也只是表面现象罢了。起码,古时候刽子手这个差事,相当惹人嫌弃。

一般人都不喜欢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怕他们身上的邪气太重。当然,到了现在,大家都不怎么重视这些了。毕竟,人们都知道,人活一世已是不易,哪儿来那么多的轮回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9151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