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推出的剧集《切尔诺贝利》于2019年开播后,观众和媒体纷纷惊呼它简直是事故的真实再现,IMDb9.7,豆瓣9.6,统一超高评分,让其坐上了各大剧集榜单第一把交椅。
观众震惊于它的灾难性场面,以至于希望找到灾难发生的根源。
对于场面,剧集用最直接的影像手段展现;对于根源,主创们则用大量细节展现了庞大的苏联社会机器的运作,似乎是要验证戈尔巴乔夫的话:“切尔诺贝利事故加速了苏联解体。”
那么,《切尔诺贝利》究竟怎么做到了目前所为,它呈现的是否就真的是历史真相呢?
一
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波利萨酒店大堂的酒吧里,一张桌子上放置着一些充斥着苏联韵味的东西:半空的伏特加酒瓶、装满香烟的烟筒、老式台灯以及褪色的巧克力棒。
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苏联的一部分,著名核物理学家瓦列里·勒加索夫(杰瑞德·哈里斯饰)将眼前的伏特加一饮而尽,心事重重地掐灭了烟头。
未来的一段日子,他将和另一位卓越的女性核物理学家乌拉娜·霍缪克(艾米丽·沃森饰,该角色为虚构)一起,查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真相。
情景重建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事实上,剧中的波利萨酒店,是剧组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郊复制的“赝品”。
对于剧集的制作人桑恩·沃伦伯格而言,寻找一片看上去贴近乌克兰风貌的取景地,是首要任务,而次要任务,是省钱。
起初,桑恩考虑了乌克兰,毕竟那里才是灾难的发生地,剧集也确实在基辅拍摄了几周,但高昂的费用最终让桑恩望而却步。
随后,她将目光投向了位于乌克兰西北部的立陶宛,一个前苏加盟共和国,除了能够提供百分之二十的税收减免,最重要的是该国有一座和切尔诺贝利同时期完成建造的核电站——伊格纳利纳核电站。
其实为了加入欧盟,立陶宛正准备关闭老旧的伊格纳利纳,然而无论是设施还是建筑风格,它都和切尔诺贝利犹如孪生兄弟般相似,即使少了两个反应堆,但当人们置身其中时,并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不同。
由于这里是军事区,立陶宛政府起初担心安全问题,剧组为此申请了一年多,才获得了摄制权。虽然后来也完成了一些布景搭建,但这比起从零开始建一座假核电站可容易得多。
2016年,BBC 的《战争与和平》曾来到立陶宛取景,不过《切尔诺贝利》仍然是立陶宛人民迎来的最大作规模的影视剧。
对这个东欧小国而言,这并不容易。
人手不足一度叫人担心,但是,立陶宛人用他们的热情填补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独立后立陶宛极力摆脱前苏联的影子,许多苏式建筑已破败不堪,为此立陶宛政府给剧组全程绿灯(军事区都给你们了),他们可以去任何地方拍摄。
最终,制作组选择了维尔纽斯郊外一家名为奥德加斯的废弃工厂作为大本营,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影像,正是在此处以及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内“发生”。
二
出色的硬件为《切尔诺贝利》的真实性提供了足够的保障,除了英文对白以及某些时刻为了营造戏剧冲突而忽视苏联森严的官僚体制(比如物理学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着书记、副书记大呼小叫),剧集在所谓的真实性上做到了登峰造极。
然而,即便它的评分再上涨0.3或0.4,拿下满分,也不能令所有人满意。
不少人认为,《切尔诺贝利》就像它所批判的对象那样满口谎言,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真相”。
没错儿,真相只有一个,或者说一个也没有,它是暧昧的。
正如S·A·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说:“在灾难发生的时代与我们开始谈论灾难的时代中间,存在着中断,那是噤声的时刻。”真相早就湮没于噤声时刻中了。
作为一部电视剧,《切尔诺贝利》无需担负起“神探”之责,无论更偏向娱乐还是艺术,它最大的属性都是一件商品。
话说回来,对一起连政府报告都无法还原的悲剧,扪心自问又怎能要求一部迷你剧轻松做到?
在现有资料只够还原真相轮廓的情况下,主创唯有通过“虚构”填补空白,这些被填补的空白,会带领观众走到真相周边。
这也是所有影像作品(包括电子游戏)所追求的目的和至高境界——不为还原“真实”,只为制造“相信”,唯有制造出“相信”,方可抵达“真实”。
不妨来看看《切尔诺贝利》是怎么做的。
首先,两条故事主线——科学家勒加索夫和消防员妻子柳德米拉均来自现实,两个主要人物均有原型,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故事的可信度;
其次,剧集直接呈现了大量灾难场景,这些场景又来自于真实的影像资料;
最后,剧作方面并未只顾着强调以勒加索夫为首的事故调查委员会的功绩,而是将功劳分摊在了志愿者勇士、医院工作人员、矿工以及辐射清理小组等所有人身上,这避免了剧集成为“超级英雄”般的漫画故事,那才是真正的虚构。
可以说,《切尔诺贝利》做到了一件影视商品能做到的极致,它让观众深陷其中,铭记悲剧并寻找答案,这正是它最大的价值,也应该是它赢得高口碑的真正理由。何况,它还能卖钱!
或许,剧集播出后Sky电视台对幸存矿工的采访能更简单地说明问题……
电视上正播着剧集,一个矿工笑着说:“不对啊,桌上还有伏特加,没人在工作时喝酒!”
身边曾与他生死与共的工友轻轻地回应:“别挑刺了,那不重要。我很高兴它让全世界记住了我们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