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光,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0年7月生于山西原平市。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诗歌写作,曾参加第24届青春诗会,获首届屈原诗歌奖、赵树理文学奖、上官军乐诗歌奖等,出版有诗集《1970年的月亮》《捕光者》。
虚构的月亮
月亮出现了
像一匹老马
路过原平三月的田野。
其实,我已有很多年不再想做一个骑手的事了
其实
这些年我也放下了很多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再有三年,我将看见天命
像一盆墨绿色的君子兰
开出碗口大的花朵。
淡泊,宁静
可以不为明志,不为致远。
我想要的
只是另一只月亮,一匹老马
生下的一匹幼马。
我想用剩下的时光
喂养它,陪它
找到另一个骑手,在人群以外的地方。
–
–
三秒钟的祈祷
我越来越爱用三秒钟的祈祷
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
常常是——
太阳光爬上窗外的苹果树,
–
两只鸟
在树叶间相互致意,
–
我拉紧书桌和衣柜之间
足够两米长的命运之绳。
–
——拧开水龙头吧,
这生活的源泉清澈
–
而充沛。
我越来越喜欢用它来洗净尘埃。
–
–
春渐近
如果爱在天堂,好,天堂我爱你;
如果爱在地狱,好,地狱我爱你。
–
没有一滴泪可以代替雨水
从天而降。
–
春渐近,唯有心尚能辨识美丑善恶,
唯有泥土尚能埋住越过冬天的老根。
–
春渐近,我喜欢上了科菲·阿尼多赫——
他说:“但众神让我失望。”
–
众神对我失望吗?
河面上逗留着白色的冰层,
–
仿佛白天鹅陷入了沉思。
孤独是虚无的,只有孤独
–
可以放大成一座城市,
可以缩小为一粒安神丸。
–
我不会轻易错过春风,
不会轻易写下一首
–
与心无关的诗。
乡村的教堂,三三两两的村民
–
正在去做春天的礼拜,没有
钟声,只有深邃的寂静。
–
–
送别诗
我要在一首诗中写下
这个双手爬满皱纹的老人。
他的右腿因为风湿
瘸了,他在秋风中
慢步将我送出院门。
一个多年不见的乡村旧邻
看我的眼神
仿佛隔了一片时间的海水。
我沉默着转身
双手抱紧胸口的浪花。
此情此景
仿佛很多年以前,诗人李白
突然为一个叫汪伦的人
动了千古诗情。
–
–
回忆
除了月亮。香椿树
也记得父亲。
–
他比我消瘦,或者
我比他消瘦,
–
这些,都不重要。
他已逝去多年——
–
我仍小心翼翼地为他点燃
生日奶油蛋糕上的蜡烛。
–
月亮的光芒,香椿芽的味道
充满我的眼睛和鼻子。
–
–
恍惚间
没错,那是2001年的冬天
没错,那是父亲多次试图抹去我泪痕的右手
在市立医院三楼的重症病房里
在我而立之年的双手中
渐渐冷下去——
三十七度、三十六度、三十五度、三十四度、三十三度
三十二、三十一、三十、二十九、二十八、二十七
二十六、二十五、二十四、二十三、二十二
二十一、二十、十九、十八、十七、十六
十五、十四、十三、十二、十一
十、九、八、七、六、五、四
三、二、一
零度!
没错,零度!
我可以听见世界结冰的声音
在走廊里响起。
–
–
天籁
夜里,我梦见自己
隐身
于一支玉笛。
–
我的理解是我
像一棵树
将多余的枝叶伸出了
笛孔。
–
树叶上
荡漾着虚构的月光。
–
对。
–
我被还原为声音状态,当然
不是液态。
–
不是重生,是
往生。
–
我喜欢笛声里流动的虚无的愉悦。
真的,喜欢。
–
而我的声音仿佛浪花
高出了水面,
像矛盾离开了战场。
–
像年老的泪珠
已不认识记忆中的痛苦。
–
–
春日眺望红门山
春日眺望红门山,仿佛途中
偶遇布道者。
一座山峰的命运装进我的心里,
起伏如大海。
这是北方,三月尚有雪花
扑打眼帘,内心的波澜
如不远处的山峦。我会在春风中
眺望红门山一样
眺望中年的高度,
我会在河水消融的地方
看见平静的天空。
–
–
在海拔最高的地方
那年,陪年逾花甲的母亲去五台山。
面对寺庙背后的群峰
母亲有点出神。
我并不知道她
那一瞬看见了什么,但她一定觉得
有些东西
并不在她刚刚出来的庙里,并不在
她一眼就能望到顶的山上。
这是她
一生中到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
她站在那儿
静若木鱼
夏天的风,也没有让她发出声响。
–
–
破庙
他住进庙里。
做沙弥,做方丈。
端着一盏青灯,
他曾看遍庙里的佛像真身。
在一场春雪中,
他观察着夭折的梨花。
那一年冷,
他将所有的袈裟披在身上,
依然感觉冷。
那一年,
好像柴、火全部死于寒冷。
他决心做一回佛,
竟把破庙披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