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冬日最深沉的爱,素手抽针冷,裁缝寄远道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唐朝李白《子夜四时歌四首》之冬歌
在唐朝,公务员有一个重大的假期叫做授衣节,是在农历的九月。布告挂在衙门口,那些官员有假期回家准备秋冬的衣裳,顺带干完家里的农活,然后一心一意回衙门上班。
但是普通的人就没有这样的假期。比如商人,学子,士兵。我相信唐朝的商品经济是发达的,很多人就近买衣裳。我也相信唐朝的士兵还是有一定福利的,当兵吃饭穿衣。但是肯定有很多例外,比如冬天来了,在北方的人肯定觉得冷。唐朝棉花并没有大面积推广,还应该在南方的某处,是一种奢侈品。除了达官贵人可以有或冬皮毛做的裘,普通人的衣裳里被窝里填充的都是丝麻,布头,芦花絮,而且春夏出门的时候,这些东西怕雨也累赘,所以到了北风呼啸的时候,他们会写信给家里,用最廉价的方式托人或者驿站请家人做好冬衣,寄给他们。
唐朝边境线漫长,又总会有战事,在国家调度很难保证完整的物资输送时,也会要求军人的家属准备冬天的棉衣棉被,通过驿站紧急送往边境。
李白在40多岁被唐玄宗赏识,一跃成为知名天下的翰林之前,他在长安城过了十年落魄北漂的生活。这让他充分了解了长安城的各个阶层,也了解了百姓的生活。大唐的富庶安定是无数男人守卫着边境,无数的女子在相思和牵挂中度过。
所以当李白写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样浩大的中秋歌词时,引起长安广大人民的共鸣,而同时李白是一颗代表朝廷的新星,他的诗作也代表了天子与民共振的体恤和共情,所以这首诗传唱良久,恢弘巨大,成为盛唐变奏,并不减损那个时代的辉煌。
那么这组诗里除了秋歌脍炙人口,同样打动人心,就是这首代表长安女性心声的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突然的消息,通知到各家各户,前线缺少冬衣,要求家家户户赶紧制作冬天的衣裳,马上驿站的车马要往北方进发。家里有士兵在前线的,可以搭快车送过冬的棉衣棉被去。时间紧急。
得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震惊担心之外,就是赶紧看看家里还有没有现成的。没有现成的,就得想办法做。估计这一夜或者这几天,大家奔走忙碌的就是这件事,而且伴随发酵的就是关于前线的战事,天气,说什么的都有,想必人心惶惶。
但是这也是一个常例,唐朝尚武,几乎家家都有人当兵,最焦急的莫过于妻子。又要找布匹,又要找填絮,又要回忆丈夫的身材,又怕棉衣做大做小,做薄了。
“素手抽针冷,哪堪把剪刀。”
这事情来得急,或之前也做过送过,但不知道前方状态如何,这大冷天,手都拿不出来,但一想到丈夫在北方更冷。这是一个严酷的冬天。长安都如此冷,何况长安之北。
这也说明李白写的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大事件,北方风雪,前方补给不足,已经动员了长安的家庭,成为一个公共事件,家喻户晓。
一晚上或者一两天准备被窝冬衣,考验的除了上面的动员组织能力,最大的重担就是落在了家庭主妇身上。
熬夜做衣裳。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姚?”
刚做好衣裳,还要打包,还要赶上驿站的车子。我相信那时就人山人海,无数妇女抱着被子和衣裳像等火车一样等待驿站的车子,在早上的风里哆嗦而坚强。
面对以一当百的驿卒,众多的声音嘈嘈杂杂都不会有答案,但一个女子用最简单的问句,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这送过去的棉衣,几时可以到达临姚前线?因为那地方有她们的丈夫,孩子,甚至父亲。
这首诗没有写答案。
但是记录了李白所知道的长安百姓的大事件。
前线风雪,缺少冬衣,是这些牵挂家人的女子们在冬夜里用煎熬和牵挂,缝进了密密厚实的棉衣里,是她们支撑了那些军人,那些战争。唐朝的繁荣安定和这些女子的付出息息相关。
李白的这组诗,尤其是秋歌和冬歌,画出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写出了长安女子最细腻的生活场景,又和大事件无缝对接,所以当时就获得了高赞。李白是诗仙,但不是虚无缥缈的仙人,而是有着人间最细腻的共情。他是长安人心底的神仙,知道他们所思所忧患。
这首冬歌非常耐读,是女子,看到了中间自己的心酸和焦灼,是男子,感动家园的牵挂和爱人的忧心。
为上者,看到的是战争与消耗带给人民的压力。
普通人,执着那冬夜里为爱而燃烧的火苗。
这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家国情感,是女子的,也是社会的,是同仇敌忾,也是不尽的牺牲与付出,是小情感,也是大家国。
这也是李白在简短诗章中所能呈现的深度和广度。
初衣胜雪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