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发生在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边,少女翠翠跟天保,傩送之间发生的一场爱情悲剧。小说中展现了湘西风景民俗之外,也有对朦胧而又美好的爱情的赞美和哀婉,同时也有对美好人性的歌颂。

沈从文曾经说过:“我的作品能够在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赎还珠,你们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的背后蕴藏着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都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沈从文年轻时照片

《边城》不仅仅是表面的对于自然风光的歌颂,对于朦胧美好爱情的赞美,对于人性美好的描绘,里面更多的是沈从文人生中对于回不去的湘西世界的哀婉和感叹,以及他生活中所经历的磨难,情感体验一起融入了边城之中,编织成的一场美好的边城梦。

01

自然健康和谐的人性美背后是沈从文对于现实世界道德的批判反思

一,边城世界里的纯朴自然的人性美

边城世界里人们简单地生活着,人际关系很简单,大家都善良纯朴,真诚相待,与人为善,侠肝义胆,古道热肠。边城里没有明争暗斗,贪污腐败,弄虚作假的事情发生,那份真诚是湘西人骨子里所特有的。

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边城》中爷爷跟过渡人之间的事情。

有时候过渡人把钱留下走得快,爷爷叫着翠翠拦住过渡人,问清缘由后就更不让走了。爷爷和翠翠坚持把钱还了回去,还送了一大束草烟。爷爷上街买东西,屠夫不收钱,爷爷坚持给钱,心里想着都是挣的血汗钱。爷爷的纯朴,诚实,重义轻利,为人耿直是代表着湘西人性的美好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翠翠和爷爷

当翠翠面对朦胧爱情时的羞涩和幻想,看到傩送时的情窦初开,在天保来提婚事流露出开的不满和失望,对待爱情的忠贞。这些都是一个少女最纯洁率真的一面,活生生地表现了出来,感受到她的灵动和自然

船总顺顺为人大方洒脱,不拘小节。碰到别人有什么难处的时候,慷慨解囊,为人公正,成为了调节船只利益的中心人,源于他的明事明理,正直豪爽,不爱钱财

天保和傩送是潜水的好手, 作者在小说中赋予二人美好的体魄及人格品质:“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人。”他们知道翠翠和爷爷生活的很拮据,便把大鹅送给翠翠和爷爷。当他们同时面对喜欢的翠翠时,天保并没有勉强,而是主动成全傩送和翠翠。天保和傩送的知情晓义,英俊健硕是代表着当地男子的气魄。

无论是爷爷的热心肠,翠翠的浪漫率真还是船总顺顺的慷慨解囊,傩送天保兄弟的善良,他们都是一群身处于边城,未被现实世界所污染,保留着人性中最自然最纯真的一面,也是对美好自然健康人性的呼唤。

二,现实社会道德的批判反思

沈从文15岁参军,5年的军旅生活沈从文让他目睹了战争的残忍和毁灭,目睹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幸。沈从文20岁的时候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自己来到北平学习写作,住的地方又潮有小,每天因为没钱饭都吃不饱。可是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文章一遍遍被退稿。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20岁的沈从文刚到北平的照片

他带着小时候看杀头的勇气与湘西人特有的刚强与坚韧。当时他的生活非常的窘迫,但他依旧咬牙坚持着,一遍一遍的投稿,一开始许多稿都没有回信,其实当时他的许多稿子都被主编丢进了垃圾桶,由于他当时没有留副稿,剧估计他文学创作生涯的三分之一都留在了垃圾桶了。即使到了他名气越来越大的时候,一些作家还是瞧不起他,认为他不是正规科班出身。

沈从文在北平的生活让他看遍了人情冷暖,人性的丑恶。他所写的《八骏图》揭示了城市人的虚假和和糜烂。沈从文便把他对美好人性的赞颂寄托到了他所构建的湘西世界中,也就是边城中,那里的人有着纯朴,善良,热心,单纯的热点。他所要反应的就是人性。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沈从文在北平的居住地

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写过自己的写作理念:“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水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阔别家乡多年,沈从文一直都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着湘西人骨子里的善良,当好友胡也频遭遇不幸,他积极营救。当学生没有钱时,他慷慨解囊。他一直活在自己所营造的湘西世界里。可是,就连他所营造的湘西世界人性的美好也无情的打碎。

沈从文在《长河·题记》中说:“‘1934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湘西风情

沈从文梦里的世界里人性的美好,边城中人的纯朴善良,无私奉献等等美好的品质,当现代化文明介入之后就全部慢慢消失,唯利是图的人生观占据主导地位。

他所理想中的世界人们的自然,纯朴美好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的冷酷和无情。不得不让沈从文感到现实的无力感,而他所追忆的边城却没有人真正的懂他,他只能自己欺骗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02

朦胧美好的爱情悲剧孕育着沈从文对理想爱情的幻灭和破碎

一,朦胧美好的爱情悲剧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翠翠是《边城》中着力刻画的形象,翠翠就像是未经外面世界污染过,纯真无邪,活波可爱,柔情似水,保持着天性的自然精灵化身。她有着女孩子所有对爱情的憧憬。随着翠翠一天天长大,她自己也会将野花戴在头上,当是新娘礼服。

当看见王团总家小姐手上戴一幅麻花铰的银手镯,翠翠心中也会产生艳羡之情,渴望着属于自己的爱情。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翠翠

当她看到傩送时,属于少女的青春萌动,隐隐约约的爱慕之情。当她知道来求亲的不是傩送是天保时,她的失望和难过也牵动着这段朦胧爱情的生命线。沈从文曾说:“我是天生就有一种理解女人的心。”《边城》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十分透彻、贴切,以至于有人发出感叹,沈从文是个男的,怎么能够把女孩子从懵懵懂懂的爱恋到爱而不得的失望心理琢磨得那么透!

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边城》中傩送唱歌给翠翠听。

当她心属傩送时,因为天保的死,船总顺顺也不愿意让翠翠嫁到他家里来,傩送心生愧疚便离开了,可能明天回来,可能永远也不回来了,翠翠怀揣着希望和失望一直等下去。

这一切的悲剧究竟怪谁呢?如果翠翠面对傩送的爱不是害羞地跑开而是勇敢接受;如果傩送,爷爷早一点读懂翠翠的心思;如果天保不因为翠翠不喜欢他而离开意外死亡;可是没有如果,这一场悲剧就这样注定了。正如老船夫所感觉的那样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个因爱情而选择自杀的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我有什么卓见可说?这是天意!一切都是天意……”

二,理想爱情的幻灭和破碎

“额头饱满,鼻梁高挺,秀发齐耳,下巴稍尖,轮廓分明,清丽脱俗,皮肤稍稍有点黑。”她是张兆和,那年,她18岁,出身于当时苏州的名门望族,才貌双全。沈从文给她的第一封情书“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沈从文按照当时的条件是绝对追不到张兆和的,沈从文当时一心喜欢她,沈从文曾说“我顽固地爱着你。”张绍和就回“我顽固地不爱你。”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身上有着湘西培养出来的坚持与痴情。沈从文的情书充满着灵性与那满满的柔情,时刻抓住了女孩子的心事。沈从文曾说“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四年功夫没白费,最终喜结良缘。沈从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角色的塑造无论翠翠,三三,萧萧等都是按照张兆和来构思的。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差距有着不是情书能解决的,无论是从思想,观念,家庭,性情等方面差距太大,他们曾多次出现感情危机,并且有分居。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

沈从文曾与高青子有一段,最终还是结束,张兆和也为了家庭选择回归。沈从文一直想要的是婚前的三三,但婚后的生活的琐碎和压力,让两个人都在对方的身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模样。

黄永玉曾说:“沈从文一看到妻子的目光,总是显得慌张而满心戒备。”张兆和在沈从文逝世后曾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虽然两个人共度了一生,但真的不能算是一段佳话。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张兆和晚年

沈从文爱的是那个从操场上走过来,边散步,边吹口琴,仿佛有一种奇异的光在身边荡漾的张兆和。他爱的是那个是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特意模仿他小说女主人公一样穿了一身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的高青子。

沈从文真正爱的是他所构造出来的女主人公们,是那个单纯善良,活泼可爱,纯真自然的翠翠。然而理想和现实终究有差距,现实不是用情书就能抵得过柴米油盐,不是活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们,这一切带给现实生活中沈从文的只有对理想爱情的幻灭和破碎。

03

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世界隐藏着沈从文现实世界的不幸和无奈

一,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世界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吊脚楼们傍着山,绕着水;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剽悍的水手;靠做水手生意谋生吊脚楼上有情有义的妓女们。在边城,山川秀美、民风纯朴,没有封建礼教,现代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没有钱财权势,黑暗势力的压抑。在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节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人们在岸上为自己看好的船只加油呐喊,赞美着矫健的小伙子们。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边城》中端午节场景的描写

在这里看到的是有的是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小说中翠翠的父母因对歌互生倾慕之情;天保和傩送通过唱歌的方式向翠翠表达爱恋决定爱情。在这里天地是自由的,人是自由的,爱情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最自然的,最纯洁的,最释放人的天性的。在这里,淳朴的民风,浓厚地区色彩的习俗,人民的喜怒哀乐都属于边城的美好。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沈从文理想中的世界

然而,翠翠的父母没有办法放下一起出走,最后双双选择自杀;傩送因为天保的死而没有办法接受翠翠;爷爷希望翠翠有个好归宿的心愿没能实现最终抱憾而死。而这一切归结为命运,命当如此,无法改变。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古老湘西的终结,爷爷的死亡是对现实的一种折射,也是沈从文对于现代文明的批判。

二,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幸

“一、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妇人多会放蛊,男子特别欢喜杀人。二、公路极坏,地极险,人极蛮,因此旅行者通过,实在冒两重危险。若想住下,那简直是探险了。三、地方险有险的好处,车过武陵,就是《桃花源记》上所说的渔人本家。武陵上面是桃源县,就是“桃花源”,那地方说不定还有避秦的遗民,可以杀鸡煮酒,殷勤招待客人。经过辰州,那地方出辰州符,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 必有机会见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四、地方文化水准极低,土地极贫瘠,人民蛮悍而又十分愚蠢。”

――《从文自传》中沈从文对于自己家乡的描述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还是他的家乡,几乎少数民族文化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产生严重误会,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很多情况下都觉得其实野蛮的,落后的、愚昧的,还有人觉得就是迷信。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傩戏

可是,现实连留给他幻想的权利都没有,1948年,他被称为反动派,不能再写作。不是不让他写,而是他实在写不出来,他不是从信仰起步,如果用信仰代替思考,在他是“不容易扭转”,过不了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沈从文两次自杀,但都被救活了,但是他的精神都受到很大的创伤,他很隐忍,接受,没有人真正的理解他,懂得他。

后来沈从文在接受采访时称:“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我把厕所扫得可干净了。”记者心疼地说:“沈老,委屈你了。” 大家都没想到没想到年迈的沈从文听罢抱住记者哭了起来。他在最后一段时间内汪曾祺曾听到沈从文说过“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

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根据一位评审委员马悦然回忆到:“如果1988年8月沈从文还在世的话,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定是他的。可是遗憾的是,沈从文在1988年5月撒手人寰。”

《边城》:“乡下人”沈从文隐藏在理想湘西世界背后的人生哀思

沈从文晚年

沈从文一心构造的湘西世界里,那里民风纯朴,有着自然天性,有着他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但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办法再去描绘,只能接受现实的无奈和妥协,亲手埋葬了他理想中的湘西世界,现实生活中懂他的人寥寥无几,寂寞的一生。当他最后去世的时候,口里还念着“我是湖南人,我是凤凰人。”

总结

边城》不仅仅是一本描写自然风光,展现人性美好的的书籍,更多蕴含着沈从文现实生活中的哀思。对于健康自然人性的歌颂背后是对他现代文明的批判,对于朦胧美好爱情背后是他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爱情的幻灭和妥协,对于有着纯朴民风湘西世界歌颂的同时是他对于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的四妹张充和为他题写诔词:“不折不逆,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先生的墓地在贯穿凤凰城的沱江下游右岸的一座微峭的山崖之上,沈从文先生的一半骨灰埋入泥土,另一半骨灰撒在沱江之中,最终回到了他的“湘西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7653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