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没有直接参战,但它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2个空军师的装备。
这绝非小数,众所周知,志愿军在入朝之初,家底薄弱得可怜,枪支五花八门,火炮数量既少又都是小口径,飞机坦克更是没有。
那苏联的援助在哪里呢?问题就在这里,苏联的援助并不是一开始就来的,
直到入朝作战三个多月后,苏联的援助才开始兑现,此时志愿军已打完三次战役。等到逐步换装完苏式装备,那已经是快签订停战条约时了。
那么问题来了,苏联实力雄厚,朝鲜战场又牵涉到它自身利益,本该不遗余力对华援助,为何援助姗姗来迟?
这里面问题很复杂,牵涉到战争背后的政治博弈。
苏联押宝北朝鲜
苏联绝不是给不起装备,只是不想给中国。在开始,它押宝的是北朝鲜,给朝鲜人民军提供了大量装备。
1949年3月,苏联与朝鲜正式签订了《朝苏经济文化协定》。
经济文化协定只是个幌子,除了给北朝鲜提供大量经济援助,苏联还直接向朝鲜人民军提供了6个步兵师、3个机械化师的装备,此外还有150余架军机。
这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朝鲜人民军的装甲力量和空军力量要比解放军更加强大,要知道当时解放军人数虽众,所有飞机加起来却还不到百架,坦克更是几乎没有,苏械师也只存在于梦想之中。
在开战之前,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已拥有150辆坦克,600余门火炮,196架飞机。他们装备的并不是苏联淘汰的武器,而是当时先进的T-34坦克和米格15战斗机,并且斯大林还派出大量苏联军事顾问,援助可以说不遗余力,装备上的优势是他们在开战初期碾压南朝鲜军的重要原因。
这背后体现的是苏联的态度。
斯大林本不同意金日成武力统一全朝鲜的构想,但在1950年年初,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原因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1月12日发表了一篇演说有关,在演说里艾奇逊谈及美国的太平洋“防御圈”战略,朝鲜半岛并没有被包括在防线之内。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演说,莫斯科将其解读为:“朝鲜半岛被排除在美国承担军事义务的范围之外”,“如果朝鲜境内发生任何冲突,美国可能不会轻易介入”。
美国不介入,那就好办了。北朝鲜军战斗力远胜韩军,又有自中国回国的朝鲜师和苏式装备助阵,统一半岛轻轻松松。
苏联支持北朝鲜,原因还在于它与中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由于这个条约的签订,苏联会失去它在远东的战略基点,也即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而控制朝鲜半岛可以挽回损失,保证它在远东的战略利益。
此时,斯大林对新中国是怀有戒心的,他希望的是朝军迅速完成统一,不需要中国插手。金日成也认为“朝鲜的统一大业无须中国人染指”。两人都觉得无需中国参战,北朝鲜自己就能完成统一。
事与愿违,朝鲜人民军的闪电战在没能突破釜山防线,美国决定亲自下场,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战局就已逆转。朝鲜人民军虽然得到苏联足够的援助,与美军毕竟还不在一个档次,一路败退,金日成已经把首都临时迁到了江界,再退就要跑过鸭绿江组织流亡政府了。
朝鲜要是全丢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就完蛋了。但苏联又不可能学美国直接下场,当时的苏联也在进行战后重建,本土许多地区都还是一片焦土,要这时候与美国开战,吃亏的概率很大。
况且,把美国惹急了,可以往苏联头上扔核弹,当时苏联却没有相对应能进行反制的核武器,这是相当被动的。
斯大林这才想到了中国。
斯大林对中国的戒备
对中国而言,出兵朝鲜是个必须做出的决定,这是当时国际形势决定的,用主席的话说:“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主席曾在他的《论持久战中》引用过《礼记·中庸》的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强调,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自8月起,解放军就在调兵遣将,为的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旦决定出兵,立即就能兵发朝鲜。
但是出兵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苏联得提供军事援助。
10月8日,周恩来奔赴莫斯科会见斯大林,为的就是要求苏联提供军事援助。
但斯大林表示:苏联空军目前尚不能出动。因为空战很难划定界限,如果和美国发生全面冲突,会影响中国。
周恩来说:没有苏联空军配合作战,中国暂不出兵。
中国出兵朝鲜,有利于苏联利益。经过谈判,斯大林终于让步,同意用信用贷款的方式提供武器装备,并在作战时出动16个团的喷气式飞机进行空中掩护,前提是空军不能深入敌后,只能在后方和前沿活动。
苏联与中国当时关系谈不上亲密,能谈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临到中国准备出兵,苏联该兑现承诺了。
谁知,斯大林却变卦了,他改口为苏联只能派遣空军到鸭绿江北岸驻防,不准备进入朝鲜。
战场在朝鲜而不是中国,苏联空军不进入朝鲜,那就等于没有。
后来发生的战争中,美国的空军是志愿军的噩梦。我们完全没有空军啊,头顶上盘旋的都是敌人的飞机。
由于敌人空中优势实在太大,志愿军被逼迫得只能夜间行军,作战也只能在晚上,天一亮就得隐蔽起来,否则就会被飞机发现,召来的是机炮、炸弹或是炮弹。
我军在朝鲜战场牺牲的四位军级干部,有三位都是由于遭到空袭而牺牲的,可想而知有多被动。
这仗打得很憋屈,这就是空中支援的重要性。
本来说好的事情,斯大林为啥变卦呢?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一是来自他思想上。
斯大林对新中国、对中国革命的成果长期以来都是不信任的。
因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是建立农村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这与苏联的道路正好相反,所以斯大林对此根本无法理解,他认为中国人独创的这条道路是忽视工人阶级,是狭隘的农民立场,这是苏联对中国革命长期抱有的偏见。
但是事实证明,斯大林信任的人照搬苏联模式,在中国失败了,农村包围城市反而成功了。
斯大林不管这些,他说“…不过是一些农业改良主义者。”
解放战争胜利了,斯大林还是不愿相信,他怀疑这是铁托式的胜利。
——南斯拉夫独立后,铁托阻止了苏联控制南斯拉夫军政、经济命脉的企图,提出了“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的政治口号,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关系也因此破裂。
苏联不能容忍在自己边境出现另一个南斯拉夫,所以斯大林看新中国的眼神一直是狐疑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对中国实力的怀疑。
相比思想上的不放心,这个怀疑倒更来得真切。朝鲜战场上,十几万得到大量苏式装备的朝鲜人民军在美军面前兵败如山倒,别说统一朝鲜,连打上一场胜仗都是奢望,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实力展露无遗。
再看中国,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国内百废待兴,武器装备五花八门,来自不同国家,许多枪支的弹药都不能通用。
装备差距是惊人的,当时解放军一个军有4-5万人,却只有120辆汽车、198门火炮,还大多是75毫米的小口径炮、坦克飞机更是没有。
再看美军,一个军有1428门火炮,大多是105和155毫米的大口径火炮,7000辆汽车,430辆坦克。
当然,还有数百艘舰艇,几千架飞机。
“世界最强轻步兵”是个美称,也是个无奈的称呼,要是有足够的飞机大炮,谁愿意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
装备差距何止十倍,要入朝对抗海陆空三军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还要取胜,别说斯大林不相信,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相信。要不是历史结果摆在那,放到今天说也不会有几个人信。
当时苏联并没有能力直接对抗美国,它的工农业总产值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本土在二战中遭到很大破坏,自己也急需喘口气回点血。
一旦押宝志愿军,就意味着有和美军直接对抗的风险,这可能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是苏联不想看到的。
还有个原因是隐藏得更深的——斯大林企图通过朝鲜战争控制中国。
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老大,斯大林推行的是大国主义,也就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外政策要由苏联说了算,大家都必须听苏联的。
斯大林是老大国主义者了,早在1927年,他就在会议上说过:谁决心绝对地、毫不动摇地、无条件地捍卫苏联, 谁就是国际主义者……要知道谁想撇开苏联,反对苏联而捍卫世界革命运动,谁就是反对革命,谁就必然要滚到革命敌人的阵营里去。
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不得不与苏联结盟。但中国并不是对苏联唯命是从,而是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并且坚持要回了大连和旅顺。
斯大林虽然在东北利益上让步,但他也极为不满。如今让志愿军入朝与美国作战,苏联又不提供装备,志愿军就很可能在战场上遭到失败。
如此就形成一个俄罗斯套娃一般的谋略,中美互为敌手,中国就不可能像铁托一样寻求美国帮助,一旦美军推进到鸭绿江边,中国就没有了多少筹码和苏联谈条件,只能选择完全倒向苏联,斯大林就有了控制中国的条件。
这些原因加起来,让斯大林出尔反尔,找借口拖延军事援助。
从谋略上看,斯大林表现出了他的老谋深算,他设好了套就等着计谋成功。
斯大林态度的转变
但是,斯大林百密一疏。
他的谋略都是基于志愿军不可能战胜美军这个前提之下,志愿军败了,剧本确实就很可能按照他的方向去走。
但是,志愿军胜了呢?
斯大林或许没考虑过这个可能性,也或许是认为可能性太小,不值得大费脑筋,结果被事实打脸了。
从1950年10月25日起到1951年1月8日的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志愿军发起了三次战役,三战三捷,把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推到了三七线。平壤、仁川、汉城都被收复,美军全线溃退300多公里,这在其战史上从未发生过,麦克阿瑟本人也哀叹:“精神上疲惫不堪,肉体上痛遭打击的联合国军,将被迫节节撤退,或被迫退守滩头据点,除了防御外,没有任何其他行动的希望。”
这时,斯大林的态度改变了。1951年春天,首批从苏联订购的陆军37个师的装备已开始到达中国,并同意从1月起用两个苏联空军师掩护清川江以北的交通线。
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在被动情况下在东西线顶住了美军的强大攻势,将战线固定在三八线附近,使李奇微倾其谋略制定的歼灭我军主力的计划破产,更让斯大林刮目相看。
不久,斯大林又下令将原先驻扎在安东的两个苏联空军师转移到朝鲜境内的机场,并无偿为中国提供372架最新型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 用以改装6个米格—9歼击机师。
苏联的援助源源不断地来了,源自斯大林谋略的基础被推翻了,他的态度必须随之改变。
斯大林态度的变化,首要原因就是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胜利。
战争成王败寇,战败者是没有资格提条件的,志愿军连战连捷,让苏联疑虑顿消。
既然装备那么差都能打成这样,要是有了飞机掩护,换装了苏式装备,志愿军的战斗力将更为惊人。如此,也就不会发生美苏直接交战了,志愿军通过战场上的表现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战场上的胜利对苏联是有好处的,不用自己出兵作战就能击退美军。让美国大丢脸面的同时,又保住了自己在北朝鲜的利益。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乘势在1951年6月23日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并被交战双方表态支持,苏联的大国威望又提升了。
由此,斯大林对新中国的看法也改变了。
按照他的理论,与美国打仗就是捍卫苏联, 就是捍卫世界革命运动,也就是国际主义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斯大林能领导苏联这么多年,手腕还是有一些的。
他下令调回了在朝鲜反对彭德怀指挥的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并加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实施步骤。
另外,通过观察战争过程,斯大林判断出了美国的底线。
战前,美国判断苏联不会直接出兵朝鲜,这个判断基本是正确的,苏联与美国开战风险极大,斯大林极力避免。
然而,美国一开始也并没打算打过三八线,只是仁川登陆后作战太过顺利,主帅麦克阿瑟坚决要占领全朝鲜,为此他不惜违背华盛顿政策。
战事顺利加上麦克阿瑟的明星光环,杜鲁门政府不自觉地被忽悠瘸了,飘飘然以为圣诞节前就能结束战事。
几次战役受挫后,杜鲁门猛醒,意识到在朝鲜发动全面战争不符合美国利益,战后美国的战略重心还是在欧洲而不是东亚。
为此他撤掉了与他政见不合,公然与政府唱反调的麦克阿瑟,换上了李奇微。
不光美国,美国的盟友们更不愿把战争闹大,英法等国就宣称自己反对而且没有和新中国开战。这种说法并没有错,因为入朝的是志愿军,国家之间并没有宣战。
1950年11月30日,美军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曾威胁要使用原子弹。
这是政客的核讹诈手段,却在美国盟友间引起轩然大波。英国首相艾德礼为此专门在12月上旬赶到华盛顿面见杜鲁门,强调:西方的主要对手是苏联而不是中国, 不能因为深陷亚洲而在欧洲任苏联摆布。
杜鲁门只得进行安抚并进行交底:美国重视的是西欧防务,原子弹这种东西,更不会不和英国商量就考虑使用。
国际形势发展成这样,美国显然没有在朝鲜长期作战的决心,苏联援华也就安全了,不会发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然,还有道义上的原因。1950年2月13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中苏已成为军事同盟国家,苏联是阵营老大,答应过中国的事情却临阵失信,实在有失大国面子。于情于理,都应该兑现承诺,给中国以援助。
虽然援助到位的实际过程还有一些波折,但最高领导人的态度转变了,事情也就好办了。苏联的对华援助极大增强了志愿军的实力,也得益于此,初期志愿军在装备、后勤方面最大的短板逐渐被补上了。
到了阵地战时期,志愿军在一定程度上已能和美军展开炮战,如1952年10月的上甘岭战役,有12个炮兵营为参战的3个师提供火力支援。
我方资料显示,上甘岭战役中,我军一共打出了山炮、榴弹炮、迫击炮弹365371发;另外还有高射炮弹59059发,共计414430发。
对比一下,在运动战期间,我军的机动炮兵总共才发射出20217发炮弹,装备的变化是脱胎换骨的。
别看斯大林老辣,朝鲜战争时他已是年过七旬的老者,在他生命的最后这几年,他在苏联远东政策上连犯了两个大错误。
一是错误判断美国介入朝鲜的决心,同时又过高估计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
二是错误看待新中国,在对华援助上出尔反尔。
试想,如果志愿军战败,美国控制了全朝鲜,中国固然可能被迫允许苏联在东北驻军,苏联也能顺势拿回在东北的部分利益。
但这样的中国,也就是个需要苏联保护的附属国,需要在远东投入大量军事资源以应对威胁。
苏联与美国一样,最重视的都是欧洲,当时的苏联不论是国力还是军力都不是美国对手,要兼顾东西两头,很难。
谁知,志愿军在没拿到苏联援助的情况下,就硬生生把美军逼退。世界上还有谁能做到?连苏联也不敢说自己可以。
斯大林的错误有了挽救的机会,中国能成为真正的盟友而不是附庸,有了中国这个伙伴,苏联就多了一道对抗美国的屏障,底气顿时大增,这给了它养精蓄锐,恢复国力的机会,这比多个需要保护的小弟强得多。
苏联对华援助态度的一再转变,实质也就是中苏同盟关系的转变:中国获得了苏联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苏联则获得了可靠的盟友和屏障。
1952年8月15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再次访苏时,斯大林的态度已经转了360度的大弯,他大夸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表现。在谈到援助问题时,斯大林表示:关于军事援助,我们同意帮助中国装备60个师,但炮弹消耗与敌人1比9是不行的,应该是20比9,必须压倒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