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日本入侵台湾后,与原住民赛德克族在发生冲突,最终导致“雾社事件”的爆发,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率领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
《赛德克·巴莱》让我感动的原因,并不是对抗日题材的共鸣,而是一个民族对守护祖灵的决心,为坚守信仰而选择牺牲的抉择。
纵观整部影片,无处不体现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从对立、敌视到无奈接纳,表面的接纳之下是隐忍,隐忍的极限是反抗。循着这一线索,最终雾社事件终于爆发。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区域历经多年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和统一认知,具有极强的传承性。不同文化之间是全方位的差距,这种差距从经济发展到社会秩序,从思想认知到生活习俗,体现在方方面面。
东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围绕着东北振兴,出现了太多的话题和争议。
随着自媒体的崛起,短视频和直播成为潮流。其中,东北人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内容提供,以及粉丝人群都占有绝对优势。于是,有人提出:直播是东北文化崛起的标志。
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促进东北人进入直播业的是具大的利益刺激。在实体业衰落的大背景之下,直播本身是东北人对商机的敏锐嗅觉,是一种经济上不得已而为之的突围,带有一种的不可选择的悲壮性。
01 东北文化的低俗性特点
东北许多小城市里流行着独具本地特色的二人转大舞台,众多极有才华的草根演员在这些大舞台里跑角(jue)儿,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通过短视频或是直播一夜成名。
低俗是东北直播另一个层面的标签。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同时也是生活所迫,他们竭尽全力迎合着所谓的“衣食父母”,如履薄冰般地在涉黄以及低俗的边缘地带不断试探。
而出自于这些舞台的不乏当世名角,比如风靡全国的小沈阳、小黄飞等等,早期都是这些大舞台里的常客。早期的赵本山也是如此,他的作品也无法避免低俗的包袱。
这是社会大学校优胜劣汰的选择:文明的、高雅的、带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只能在庙堂之上;而民间的大舞台承载的只是前来找乐、解闷的大众。在这里只需要简单粗暴的贯口,敬酒,并伴随着强烈的蹦迪节奏。
郭德纲曾经想发展正统相声,与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类似。但是,最终的结局是:没有体制作为后盾的个体户,妄谈责任与传承,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市场严重打脸。
毫不夸张地说:钱,是决定一种文化行为能否有延续性的决定性因素。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即是出于这个原因。而国家大力提倡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这种保护实质上就是给钱。
所以,郭德纲说,他的相声就是商品,观众喜欢什么,他们就表演什么,观众就是衣食父母,要对父母负责啊!
文化在随着社会的需求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适应,这并不是文化的集体堕落,而是文化屈从于利益的现状。赵本山、小沈阳成名之后,当然就会开始逐渐抛弃那些低俗的东西,开始洗白。但是,他们心里也依然明白,那些被主流所摒弃的毒瘤在民间一直有着广泛的市场。
低俗是创业期不可逾越的鸿沟,是每一名想要火爆的二人转演员的必经之路。这种成名前后两层皮的文化,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也代表着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需求。
02 东北文化对地区发展的制约
有人说,东北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天气太冷了。如果是气候是影响东北发展的因素之一,那么建国初期东北的工业、农业并没有受到气候的影响而落后。可以说,天气寒冷对东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十分微小。
在东北久了,会感觉到一种气氛。这种气氛是无形的,像一层薄纱罩在人间,但我们就是无法突破它,这层薄纱就是根深蒂固的东北文化。
就如同《赛德克巴莱》中马赫坡一族对祖灵的守护一般,东北人对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有着无以伦比的眷恋。
有一个笑话讲到:南方的官员与东北的官员一起去北京参加培训。南方官员带的是笔记本电脑,东北官员带的一个秘书。
南方官员讲解时习惯于带着课件,站着讲,经常会有交流;东北官员则是坐着讲,照稿念,念完即散会。
不可否认,东北的官僚习气严重,重官不重商仍然是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主流。这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沿袭,并对本地发展的影响十分严重。
可以说,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东北的官僚习气,东北的发展很难有本质上的改变。
讲人情、讲牌面,这种东北区域性文化是基于熟人圈子,而不是基于社会规则。圈子盛行的结局是对既有规则的不尊重。凡事想到的是“找人”,对于既有的规定,想方设法要打破而不是遵守。
这种民俗文化反映在官僚系统中,典型的表现就是上级命令高于一切,地方政策根据形势需要高于法律等等。
而官场文化又对其它领域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东北,“领导”这个称谓不只存在于体系之中,在民企之中也十分盛行。
据此,必须要打破原有思想上的禁锢,借鉴南方先进的文化和社会运行规则,东北才有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03 与先进文化的融合是辛苦的,但并非不可行
《赛德克巴莱》中,台湾原住民对日本的教化排斥着接受,是十分矛盾的。
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日本从小孩子开始就开始了教化,并全方面从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当地人进行改造。而原住民对这种教化也有了一定的认可,表现出在几个年青人在起义时的犹疑。
而压在心底强烈的反抗正来自于年长的老者,他们没有接受到日本体系化的文化改造,对祖灵的捍卫是决绝的,即使本族的文化极其落后。
两种文化在生活中的碰撞是全方位的。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也看到,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有所保留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但是,武统永远是非正义的,即使多么高的文明也不能凌驾于其它文明之上。这已不是文化之争的问题。批判和改造是可以的,消灭是要带来反抗的。
文化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是地方性语言。东北人利用东北话的先天优势,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段子手铺平了道路。与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所不同,东北话的魔性和适用人群远远超出东北的区域限制。
即使都有各自的本地语言,但普通话仍然是被认可和尊重的,这就是文化共生的基本意识。没有人会为了真正的文化独立而全面排斥其它文化,这就是一种批判性的融合。
其实,对文化的认可,归根结底仍然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对先进的仰慕可以幻化为模仿和学习。九十年代的大部分年份里,大陆都在学习港台的文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经济发达。
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没有文化上的自信,这与文化能否存活和持续发展有异曲同工之意。
所以,最终的结论在于: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崛起。现在谈东北的文化崛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我们无法期待整体大环境落后的情况下,唯有东北文化能一枝独秀!
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有阵痛的,有时甚至会不伦不类,就比如带有海栗子味的伦敦郊区英语。但是,即使追求虚无,也总比没有追求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