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交界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本是邻国,可自从苏联解体后,两国间为了纳卡地区归属,一直以来冲突不断。
而被称为纳卡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面积仅4400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5万,区区弹丸之地,为何会成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焦点呢?
一、两国的民族历史
在历史上,虽然亚美尼亚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由于人口不足实力羸弱,早期曾是波斯帝国的一个行政区,后来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东征大败波斯 ,这里又成为塞琉古帝国的领地。
公元前198年,罗马人入侵塞琉古,在双方交战时,亚美尼亚人趁机宣布脱离塞琉古独立,建立亚美尼亚王国,并不断扩大,其疆域鼎盛时期,包括从里海到地中海的广大地区,由于受罗马人影响,亚美尼亚人信仰基督教。
此时阿塞拜疆民族开始出现,他们起源于里海沿岸地区,由于那里有地下喷涌而出的天然气,形成高耸的火焰,在波斯拜火教影响下,这里被命名为阿塞拜疆,意为受火神庇佑的土地,同时这个民族还在波斯语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语言,阿塞拜疆民族就此形成。
二、纳卡民族主体变迁
16世纪时,亚美尼亚被波斯和奥斯曼瓜分,包括纳卡地区的东亚美尼亚归于波斯,而黑海沿岸的西亚美尼亚被奥斯曼占据。
波斯和奥斯曼都信伊斯兰教,为了打压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波斯鼓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从里海沿岸移居到东西亚美尼亚交界的纳卡地区,经过数百年迁移后,阿塞拜疆人逐渐成为纳卡地区的主体民族。
17世纪后,高加索南部的沙俄迅速崛起,为了寻找温暖出海口,北极熊向南大肆扩张,不仅通过6次俄土战争,夺取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及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还挑起俄波战争,成功占领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地区。
此后信东正教的沙俄,转而扶持信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打压信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在沙俄支持下,亚美尼亚人大量返回纳卡地区,驱逐阿塞拜疆人,纳卡再次成为亚美尼亚人为主体的聚集区。
此后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之间,为了纳卡的归属,开始冲突不断。亚美尼亚人认为,这里自古就是自己居住的地区,而阿塞拜疆人则不服,认为亚美尼亚早在就离开了这里,阿塞拜疆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才是纳卡真正的主人。
三、苏联火上浇油
苏联成立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加入苏联,成为加盟共和国,当地人原本寄希望于强大的苏联,帮助解决当地纷杂的民族和宗教争端,但是苏联的做法却令人大失所望。
当时,纳卡地区的居民,已经在沙俄时期,就重新回归到亚美尼亚人为主体,他们强烈要求回归亚美尼亚,于是苏联当局在1921年,以民族自决为由,将纳卡划归亚美尼亚。
这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就不乐意了,苏联又开始担心西南边境的稳定和安全。为了安抚伊斯兰势力,力保南部边境稳定,亚美尼亚人又成了牺牲品,1923年时,苏联再一次对行政区进行划分,把亚美尼亚人占90%的纳卡,重新划给了阿塞拜疆,这让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强烈不满,也为此后的两国冲突埋下了根源。
此后两国同在一个锅里吃饭,虽然纳卡问题摆在那儿,但慑于苏联的专制和强大,也都不敢明着撕破脸。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苏联陷入经济危机,已经无暇顾及各加盟共和国。1988年2月,纳卡自治州居民要求归属于亚米尼亚管辖,亚米尼亚当即答应了这一要求,阿塞拜疆勃然大怒。
四、独立后的纳卡冲突
苏联解体后,纳卡问题很快演变成战争,当时阿塞拜疆人口1000万,军队9万余人,而亚美尼亚却只有306万人,兵力4万多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1994年5月12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国际调停下停火,但纳卡冲突却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虽然国际上仍然将纳卡视为阿塞拜疆领土,但真正掌控这个地区的却是亚美尼亚。
为此两国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处于敌对态势,并多次爆发小规模军事冲突。看来如果纳卡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未来两国间的冲突也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