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棵树而火遍网络的西安古观禅寺,每逢深秋,寂静的寺院顿时人声鼎沸。
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终南山下的千年古刹之一。
据史料记载,当年的古观音禅寺已颇具规模,山门、大殿、钟鼓楼,云水寮一应俱全,占地300余亩,气势宏大,香火旺盛。
寺内院中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每年的11月,这棵千年银杏泛满目金黄,落叶宛如金毯,树下还有一尊镀金的观音圣像,端坐人世,慈眉善目。
自它与古树在网上传开后,游人如织,打破了古刹之宁静。但其实,除了这棵“网红银杏树”,古观音禅寺的可看之处还有许多,值得一探究竟。
如银杏树下之泉水,远近闻名。长年不竭,清澈甘洌,有能治百病之说,附近老百姓常来取水饮用,被誉为“观音神泉”。
“觅来南山枯木枝,燃起薪火煮清茗。一盏孤香味不差,只缘泉深源流长。”
此泉眼在唐贞观年间就有之,不论晴天阴雨,泉水不涨不落,水位永远不变,并与泉上的古银杏树相辅相成,泉浸根,树养泉,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为古寺一瑰宝。
遗憾的是,我曾两次前来,也未找到泉水出处。 一次初冬,一次早秋,偏偏也不是银杏正黄时。
但好在我对此并未多般执着,仅是置身古寺之中,就已觉佛缘不浅。
更为难得的是,正由于错过了赏银杏之旺季,古寺之宁静令人心中畅然。人很少,深山古刹,暮鼓晨钟,方能体现寺庙的肃穆。
匆匆热闹,转瞬即逝。
树下观音不被熙熙攘攘的游客所包围,尘世的嘈杂声不再弥漫于终南山下,青瓦之上承托着世俗万物,青松翠柏在这寂静的早秋里散发着世人不曾注意的朝气。
坐落于终南山下的古观音禅寺非同一般,在寺院未遭破坏之前,规模宏大,曾占地约300亩。禅寺背靠终南凤凰山岭,东邻律宗祖庭丰德寺、净业寺,西望三论宗祖庭草堂寺。
远眺中,一峰突起的凤凰岭,如同观音菩萨打坐;环顾间,两侧环抱的山峦,犹如青龙白虎守护。风水独具,道气浩然,承袭古风。
相传,古观音禅寺是唐太宗所建。
唐贞观年间,长安城袁天罡卜卦特准,人称“活神仙”。一日,一龙王化身青年,同袁天罡说:“我以脑袋担保,明天长安城下雨。若下雨,你就永远离开长安城。”袁天罡同意了,龙王胸有成竹,长安城在第二天果然是下雨了。
龙王在此化身青年,找到袁天罡,让他离开长安城。但袁天罡早已知其身份,并称其私改玉帝旨意,已犯死罪。龙王一听,想不到此人如此厉害,忙是下跪求救。袁天罡让他去求另外一人,此人正是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往上林苑狩猎,梦见一青龙向他求救。原来袁天罡早已算到唐太宗身边之人魏征要在午门斩首泾河龙王。泾河龙王若想保命,只能求唐太宗不让魏征前往午门。唐太宗答应了青龙请求,命魏征一直伴随左右,不得前往午门。
但魏征于梦中闻玉帝传旨,南天门斩泾河龙王,魏征领旨,将青龙斩成了十八段。
龙首抛于长安城北,化为龙首原即龙首村,龙尾弃于长安城西,即为丈八沟,龙身十八段弃落在终南山下,九段落在神泉东,九段落在神泉西,现观音禅寺东有九条山沟向西蜿蜒,西有九条沟向东蜿蜒,传说便是由十八段青龙身躯而化,故有“九龙护观音”之说。
由于唐太宗未能保住龙王之命,龙王常在唐太宗的梦中向其索命,太宗受惊吓而患疾。
太宗乞求菩萨超度龙王并护佑自己,故敕命建造观音堂,并亲手栽下一株银杏树。古树之下,还有清泉一眼,清澈甘洌,长年不竭,能治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