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很难清醒的“控制”自己应该怎么做。
换言之,很多时候我们做出的决定并不是客观理智的,大多是在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情感的左右之下做出的行为,所以即便我们的做法是错误的,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是我们的意识教我们这样做的。
因为人察觉不到自己的错误,即便由自己的情感和意识做出错误的决定之后,依然不自知。
在生活中,那些因为固执己见而走向错误的人,就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你不知道自己处在困惑之中,或者察觉不到自身问题的时候,想要解决这个状态,最好的答案就是从这一片“山”中走出来。
“当局者迷”,转换立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物时,才会发现曾经身处的环境之中存在的利弊。
《菜根谭》有句话将这一智慧诠释的非常好,叫做: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先站在低下的位置,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先处在灰暗的地方,然后才知道光亮的地方会刺眼;先保持宁静的心情,然后才能了解终日奔波的人太过于辛劳;先修养沉默的心性,然后才知道言语过多,是浮躁不安静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跳出当下的角色,才能了解当下角色中存在的利弊关系,因为不受那个环境束缚,由环境产生的情感和利弊观念也随之消失。
当初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选择辞官归隐,范蠡在帮助勾践完成复国大计之后悄悄隐退,郭子仪,李泌在人生仕途当中几进几出,依然能够保全自身,这些不都是得益于自己在关键时刻能够清醒审视角色,做出正确决定才能成就的结果吗?
人生最好的反省态度,就是跳出角色之外,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审查当局者的悲欢,才不会被情绪以及主观意识所迷惑,进而看清事情的真相。
二、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要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认真的对待角色中的每一场际遇,也就是谨慎对待自己的人生,但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角色之内。
在关键时刻还能跳出角色,摆脱主观情绪对自己产生的干扰,客观理智的审查问题,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主观情绪而产生折磨和过分干扰。
清朝时期,北京城有一个著名艺人在戏班里唱戏,他本来是满族世家子弟,因为喜欢唱戏,刚开始时只是去客串,后来戏剧的功夫越来越好,大家就让班主将他收纳进戏班之中,于是他就成了正式的艺人。
但是不久之后,家族里的人就让他回去继承家中爵位,但是要放弃自己的艺人身份,这时也有人劝他不要再唱戏了,继承家族爵位的身份比唱戏要高贵许多。
但是他却拒绝了,他说:“我喜欢唱戏,从未觉得唱戏是卑微下贱的,在戏剧里我可以扮作帝王,可以扮作将军大臣,也可以赢得众人喝彩,这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别人就对他说:“但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呀。”
这个时候他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以为得到的爵位就真的是荣耀吗,或许还没有来得及享用,第二天就失去这个爵位了。”
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执着于人生的某一个角色之内,人生的身份与富贵可能都是稍纵即逝的产物,更何况是人生际遇的一时得失呢。
只有以不执念的态度对待角色,才能更好的处理角色之间的关系,就是因为不执念,才能跳出角色,避开情绪的错误主导。
如果一个人的心念执着于世俗之中,那么他永远不可能有高于世俗的觉悟,这样的人一定会深受这世俗的苦恼,任何的世俗纠葛都会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痛苦。
浮生如梦,跳出角色,越过悲喜,才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方能从容面对世间百态,在有限的生命中体会到来去自如的境界,方有空出心智,合于自然的沉浮人生。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