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都门秋思》
1779年,30岁而立之年的黄景仁在北京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时当乾隆盛世。
黄景仁在北京的逗留,是有原因的,26岁的他在北京获得了乾隆皇帝的召试,取二等,赐给了两匹锦缎,并任命他为武英殿书签官。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荣耀。
作为黄景仁来讲,他四岁丧父,家庭相当贫困,但是这孩子酷爱读书,且特别早熟而聪慧。实际上在清朝,考试做官实在不应该是穷家孩子的梦想,因为我们知道,清朝的科举制度非常不公平,它将很多名额留给满清八旗子弟,另外的一部分,才给予汉族通过才学选拔上来的士子,而就是通过了层层关口之后,你的职位会远低于满清贵族的官员。
科举虽然是人才改变命运的重要方式,但随着人口增殖,新陈代谢缓慢,每个朝代到中晚期,科举其实已经成为淘汰人才的方式。何况清朝本身异族统治,科考当官对于普通人来讲,更是难于上青天。而富庶家庭花力气培养,取得秀才举人,是光耀门楣,锦上添花的事,对于穷苦人家,这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黄景仁给家庭带来的希望,和最终早夭的悲剧也来源时代背景和家庭状况。
他这个家庭本来不适合培养读书人。
但是黄景仁天生就是个读书种子。有人头发花白还在考童生,15岁的黄景仁在当地的童生考试中名列第一。给了他读书改变命运的幻想。因为如果其他考试顺利的话,20岁左右中进士,然后给母亲和家族一个安稳和荣耀,不值得奋斗吗?
但是读书的钱从哪里来,年少的黄景仁揣着梦想上路,所谓客游四方,不过是给人教书,或者做幕僚维持最低端的生活,并渴望有人赏识。黄景仁才气冲天,有着清寒逼出来的敏锐,困苦形成的高傲。说实话,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状态,他没有交际的钱财,惟一靠的就是才华。但是这才华仅能糊自己的口,母亲,妻子和孩子仍旧在贫困里挣扎。
他其实很长时间都属于无路可走。因为第二关乡试,他一直未能过关。也就是说,他考了一辈子,每三年一次。包括他被任命为武英殿书签官,他仍旧参加考试,不如此他人生无法正式进入仕途。
那么在多年的漂泊里,黄景仁身体是快拖垮了的。但是稻草来了。
26岁,乾隆的赏识,和他京城飘荡这么多年的体会,让他有了激情和梦想,武英殿虽然职位清高,但是俸禄非常少。28岁黄景仁做了最大胆的举动,他借钱将母亲妻子孩子接到北京来。他以为他很快会有仕途的转机。
但是抱歉,没有,除了债台高筑。
一场虚幻的京城梦后,是黄景仁送母亲妻子回老家,他本身陷入更大的贫困当中。
这首诗,就是写在他30岁,将母亲和家人送回老家,他回到北京,秋冷和死亡的气息不断袭来。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那车水马龙的声音在城市里,但我在郊外看到的是荒坟累累。
那斜阳西下,是劝我更上一层楼,好靠近它的温暖,于是我看到了城外的秋色,山将秋天围绕着都城。从这句联,我们可以看到黄景仁驾驭文字的那种灵动和大气。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可是我冷,连靠的竹子都没有,我在想,是否要买棵白杨树,以免我死了后,连个标记都没有?这已经是困顿到极致了,已经想到了白杨萧萧身后事。
我倒无所谓,可怜我的家人现在还在秋风里,秋冬的衣裳因为无钱买,到现在还在挨冻受饿。
读来让人心酸落泪。
”百无一用是书生。“黄景仁所有的才华和志气消耗在现实的困窘里。
黄景仁等来了第二个机会,他开始面向现实,在陕西巡抚做幕僚期间,由好友力荐,陕西巡抚替他出资捐官。但是钱用了,官也捐了,黄景仁却因为长年贫困,身体有病,死在了路上,时年34岁。
黄景仁的故事戳穿了乾隆盛世的表面繁荣。
一,读书人靠才华无法立足那个世界。
二,科举制度的虚伪和伪善。
三,买官卖官是一种存在。
四,社会无力救助生活在底层的贫民。尤其像黄景仁这样失去父亲和劳动力的家庭。
黄景仁不是个例,在满清,汉族读书人的出路极少,我们可以参考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
那么那些靠金钱和钻营找到出路的人会怎样呢?不过是一个又一个贾雨村。
黄景仁的才华不能忽视。他的诗作有瑰丽有沉郁,那是压抑时代最凄厉的夜莺。因为他,那些汉文化特有深邃慷慨沉郁缠绵,没有被时代消磨干净。
他的诗有李白之豪旷,有杜甫之沉郁,有义山之缠绵,又有他自己的寒苦悲郁,他是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在那个不适合文化人生存的暗黑时代。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