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夫人吴弱男,生在武荫世家安徽庐江吴氏家族,其祖父吴长庆袭家族云骑尉世职,效力在李鸿章的麾下,战太平军于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屡立战功,授直隶正定镇总兵,继而升浙江提督,广东水师提督。一八八三年(光绪八年),吴长庆带兵平定朝鲜叛乱,人称吴统领,也称朝鲜总兵(并未正式任命),这是吴家最显赫的时期。
吴长庆在朝鲜时期,手下有一随员,由吴长庆举荐为帮办营务,此人就是后来影响了大清和民国历史进程的袁世凯。吴长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吴保德后来承袭了吴长庆的世袭禄位,二儿子吴保初因为父亲的军功,朝廷也赏了他一个主事之职。
这位吴保初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了。吴保初是他早期的名字,后来他更名吴彦复,自号瘿庐。他和袁尉庭(袁世凯)年岁相当,袁世凯在其父吴长庆手下做属僚时,二人关系近密,彦复称其为“四哥”,袁尉庭则称彦复“二兄”,二人是名副其实的世兄弟。
吴彦复虽出身将门,但他一生放诞诗酒,性情上更倾向于不羁文人之风。前些年有京城四少的说法,民国有著名的民国四少,很多人不知道,晚清也有著名的四少,这位吴彦复就名列其中,还有一位名垂青史为唤醒国人甘愿束手就擒“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吴彦复是一位刚正不阿的正直之士,他有两则著名的故事,足以见他做人的秉性:
一是他做刑部主事时,大概是在1898年,彼时刑部尚书为刚毅,光绪帝要听真话,要求官员们上书直言,于是彦复闭门写万言书,当真直揭时弊,将腐败之甚、革新之迫字字言言直抒于笔端。他官太小,没资格递条陈,想上达必须由所属上司代呈,于是彦复去见刚毅,请他代为递呈。刚毅一看非同小可,心想这位老兄也太不成熟了吧,朝廷那是老佛爷慈禧说了算呀,你这个条陈上去,不是把我也连累了吗,于是劝他:你对朝廷一片赤诚,这个认真的态度是好的,可是也要为自己留余地呀,直言谏议没错,可是你这样抨击朝局不妥当,这中间分寸拿捏可是一门大学问,我这么说可都是为你好。
彦复对刚毅这番“谆谆告诫”嗤之以鼻,对着刚毅是呸、呸、呸……说您青云直上封公封侯去,我这小官,不做也罢。说完拂袖而去。第二天,彦复就收拾家当,携家带眷,离京去了上海定居,弃官不干了。
还有一件事很类似,吴彦复在寓居天津做北洋参事时,端方初任直隶总督,处于礼节,彦复去拜访他。谈话间,端方冷不丁问了一句:你近来和令师张先生(张謇)通信了吗?
彦复就回他:张謇先生是先父的门下客,和我却不是师生关系。
端方说:一日为师,终身则称弟子,这怎么能平等呢?太荒谬了吧。
许是端方正是官场得意而狂妄,也可能是故意耍弄他,彦复却绝不受这等侮辱,他嚯然起身,指着端方说道:满人刚愎,不过你也比不过刚毅吧,他那时是堂堂尚书,我不过是一个小小郎官,他对我不客气,我尚且要骂得他开不了口,你和他比如何!
结果可想而知,上次是官不做了,这次是每月的几百块养家的工资没了。他不管这一套,没了就没了,不过是日子过得苦一些罢了。他这个差事其实也不上班,不过是袁世凯念旧情给他挂个名,如此每月有可观的养家费。问题是这时候袁世凯下野回了老家,远水解不了近渴,他日子过不下去,卖古董也维持不住,幸而京城里还有一个袁克定,实在不行,大公子时不时地接济他。
彦复先生个性太强,一生不得志,个人履历实在不显赫,但是他却有一段红粉佳话广为流传。
彦复弃官后有过一年东渡日本的经历,那几年算是他心情最为低落的时期,回国后,时时去长三堂子散心,结识了一个叫金菊仙的女子,此女美艳且会作诗善文,最看不上那些有钱却俗不可耐的商人,见了彦复一见倾心,愿意委身他为姬妾,才子佳人最容易惺惺相惜,二人情投意合,于是彦复为其赎身,纳为侧室,还为她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叫彭嫣。二人一同度过了十二三年的岁月,琴瑟和鸣,官场不如意的彦复收获此红颜,算是他生命最后十余年最大的慰藉了。
彦复先生原配夫人黄氏为他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吴弱男、吴亚男都留学日本,她们和秋瑾一同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是中国最早的女革命家,大女儿吴弱男嫁给了章士钊,还有一个儿子未成年就夭折了。
除了彭嫣,原配黄氏还为他纳过一妾,名叫王姹。只是这位王姹并不得宠,大约在彦复先生忤逆权贵端方继而第二次生计无着时离开了他。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两位姬妾的名字合起来可称——姹紫嫣红。
彦复先生去世,张謇为他作悼文,他的墓志铭出自康有为之手,可见他在晚清的名望,他晚清四公子的名号,并不是浪得虚名。
故纸堆里将这位才学颇具,却一生吃着性情亏的吴彦复先生捡起来,讲讲他的故事,以供读者茶余饭后聊以打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