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载,魏武侯曾经乘船在西河顺流而下,行至地势险要处,不禁对身边的名将吴起感叹:“美哉山河,固若金汤,此魏国之宝也!”可身边的吴起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国家之安全,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势之险要。
而作为一个君王或者一个组织的领导者,什么样的“德行”又是最重要的呢?
在司马光看来,这个品德就叫“诚信”。
他认为:诚信是君王的至宝,国家要靠民众去保卫,而人民靠国家用诚信来保卫。如果国家不讲诚信,总是说话不算数,那么就无法让人民对国家尽忠。
在春秋战国时代,尽管礼崩乐坏,人心叵测,但仍然有这样四个关于诚信的例子,证明了那个时代的霸主,只有坚守了诚信,方能成就一番大事。
一、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齐国强大后,对邻国鲁国用兵。鲁公任用曹沫为将,率军抵抗齐国的进攻,可是三战皆负,被迫割地求和。
于是,鲁公和齐桓公在在柯地会盟,正当即将达成协议时,曹沫突然手持利刃冲了上去,一把劫持了齐桓公。
齐桓公大惊失色,而其左右护卫也不敢有所动作。曹沫说:大王恃强凌弱,实在太过分了,您看应该怎么办?
齐桓公被逼无奈,表示要把占领的鲁国土地,悉数交还。
得到齐桓公的承诺后,曹沫把匕首一扔,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
齐桓公脱离了险境,当即恼羞成怒,表示要毁约并杀掉曹沫,却被管仲极力劝阻。齐桓公脑袋灵光,很快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是表示不会背盟,兑现他与曹沫的约定,将所占土地全部归还。
二、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春秋时代第二个称霸的晋文公重耳,曾经率军围攻原城。为了激励军士斗志,晋文公下令:三天之内拿下原城,否则全军撤退。
经过三天激战,原城仍然还是不投降。晋文公于是下令撤军。
但是,此时城中已经有间谍传来消息:原城守军也已经支持不住了,眼看就要投降,请大王再等一等。
眼看“鸭子”即将煮熟,可晋文公却又让它给飞了:晋文公仍然坚持班师,同时说:如果现在得到了原城,那我也已经失去了信用,为一城而失去诚信,这就得不偿失了。
三、魏文侯不废虞人之期
虞人,指的是长官山泽的官员。魏文侯曾经与虞人相约,要外出打猎。但恰好在这一天,魏文侯与百官饮宴,喝得非常嗨。而且,天还下起雨来,更不利于打猎了。
但魏文侯突然想起来与虞人还有约定,于是准备离开宴席,前去赴约。身边的大臣看了说:我们饮酒这么欢乐,而天又下起了大雨,您还要去哪里呢?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要去打猎,虽然在这里饮酒很快乐,但是也不能不去赴约啊?
魏文侯不忘虞人制约,因此他也在诸侯之中享有美誉,而魏国也因此而变得强大。
四、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最后一个故事,与商鞅变法有关。
商鞅在秦国改革,厉行军功制,代替原来的贵族分封之法。虽然法令草稿拟定好了,但还没有正式宣布。
秦孝公和商鞅怕民众不信,于是就在国都栎阳城南门口立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宣称说: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杆搬到北门,就立刻赏赐他黄金十斤。
此话一出,许多人都觉得荒唐,竟然没有人去执行。于是,商鞅又把赏赐标准提高到了五十斤。
重赏之下,终于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动手里,把木杆从南门搬到了北门,最后果然得到了五十斤黄金的赏赐。
通过“立木取信”,商鞅最终得到了民众的信任。于是,秦孝公也顺势下令颁布新法。
司马光认为,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和秦孝公(包括商鞅)都不能算是历史上思想高尚的圣人。而且,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更是礼崩乐坏、不讲规矩的时代。那么,在这种形势下,他们为何仍然不忘取信于民呢?
这是因为,不懂得诚信的道理,就会失信于邻国,失信于百姓,失信于自己的父兄。在他们身边,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亡的例子,已经太多太多了。
靠欺骗别人所获得的蝇头小利,完全弥补不了因为失信而带来的伤害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