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朝王昌龄
寒露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如非闰月,时在农历九月初。以节气来定四季的变化,其实比月历更为精准,是因为以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运动作为标准。古人虽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但也有较为精确的观察定位太阳的轨迹,寒露是在太阳行经黄经195度时候之时的节气定位和划分。
此时太阳更加南行,夜长昼短,秋意分明。最低温度有时候会在10度以下,虽然艳阳高照时,最高气温会在20度以上。昼夜温差之大,使半夜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露,而此时的露,比白露时节多而冷,直欲成霜,故名”寒露“。
露虽然是一种自然之现象,由于其晶莹可爱,容易蒸发,又类似珠玉,是水的凝结,故而古人对露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和想象。
汉武帝迷信长生之术,听信方士之言,将玉屑磨成粉,用露水调和服用,为了获得最洁净的露水,在宫殿里建造了巨大高耸的仙人承露台,用以承接最干净的露水。估计上面就是有露,也多在寒露时节。至于干净与否,就要看古代的沉淀过滤技术了。反正这让我想起某山泉,口感可能是有的,疗效就笑一下。
所以露很奇特,明明是水,未必比水更洁净,因为是裹挟了灰尘而凝聚的空气中的水气,在古代往往认为比水更珍贵。仙人饮用琼浆玉露,酒最美的词,也叫露。上好的酒是用玉壶装着,款待尊贵的客人和最好的朋友。
至今酒的名字,也有用露的,表示提炼后的珍贵。那么寒露是怎么和王昌龄的玉壶冰心联系到一起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这是王昌龄44岁被外放到江宁城,也就是现在在南京做小地方官。王昌龄虽有才名,但是耿直,所以官运不佳。朋友辛渐和他在江宁小聚之后,北上回洛阳。洛阳是王昌龄故地,亲眷朋友多在此地。
玉壶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做玉壶的玉,晶莹剔透,南北朝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这里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不是写的玉壶里的酒水,是写的玉壶本身。
王昌龄告诉辛渐,要是洛阳的亲朋好友打听起我,你就说,我和原来一样,做事的风格,对他们的思念从来都没有变过,无论是富贵还是不如意。玉壶冰也形容一个人的操守。
那么到了宋朝,这个玉壶冰有了衍生的含义。
”清浮寒露在玉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莫道来时琴鹤在,而今琴鹤一齐无。“宋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
那么这个是写给一个周县尉,做了三年的小官,任期满了之后,送他回去。说他像玉壶中的寒露一样,三年清廉正直。你来的时候也许你的那些朋友还在,没准三年之后,那些朋友都变了,他们不可能像你这样,一片寒露在玉壶。
这个很有意思,”冰心”在王昌龄那里是形容瓶子的质地的,或者唐朝更看重玉的贵重,但显然宋朝之后,玉瓶子里装的寒露,更能显出心灵的纯净高洁。
形容官员的清廉会用“官居寒露清冰里“。官员的在地方做官,明察秋毫会用“寒露清冰遍闾里”。官员的高洁用“清于寒露玉壶间”,形容朋友的清光和出尘,会用“寒露玉壶琼光炯。”
那么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宋朝,冰心就落在壶里了,是那晶莹寒冷却高洁的露水。
那么露水有春露,秋露,玉露,白露,为什么装在玉壶里一定要是寒露呢?
第一,寒露时节的露是露水中最冷最清洁的,因为再冷就成了霜,成了冰了,不复一种流动闪耀的光泽之美。
第二,宋朝的官员是提倡廉洁和操守的,认为秋天最沉静,官员与清廉的同时心如明镜,明察秋毫。秋露代表人的心地,操守,品质。
第三,玉壶至贵至冷,里面的水也一定是般配的。神仙皇帝用玉露,高洁的人肯定是清露,清露到底,也就是寒露了。
第三,王昌龄诗的解读,在宋朝与时俱进,一片冰心是玉壶,就成了寒露在玉壶。可以形容官员,也可以形容冰清玉洁的朋友。是唐诗意境的延展。
其实当代,很多人对“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理解,因为语言的时代变迁,也多不明白。
唐朝的心如玉壶冰色和宋朝的寒露在玉壶,都是不错的理解和延伸。
寒露时节,寒露本身多了这一层寒冷却高贵的含义,也非常不错,至少能让你想起那些贵重单纯的永恒的心灵友谊,或者曾经与你患难与共的朋友。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