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万众期待的《姜子牙》上映了,评论却陷入了非常两极分化的地步。
很多人因为《哪吒》的热血而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非常大的厚望,但结果却因为它更加隐晦的世界观反而让这部作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对于电影评价向来是比较主观的部分,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认可剧情构架和世界观,当然也会有人吐槽,这是很正常的。
但作为观众而言,我们需要以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来做出评价,就不应该带入太多先入为主的想法,而在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瞬间,说实话它带给我的惊艳是有的,所以就想要来具体聊一聊我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不救一人,怎救苍生”?这是整个电影的主核,但以一个悲情的民族英雄入手,很显然,它并没有哪吒那种“我命由我不由天”来的直接,更现实的是,对于这种反乌托邦的意识流,也肯定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并不接受。
为什么?总结来看,何谓善恶,何谓英雄,这些都是没有定论的,而影片从一开始就选定了一个不那么讨喜的视角,也注定会存在争议。
但在我们的神话故事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种对于天道的反抗其实一直很激烈,神以大义代表苍生,而姜子牙却是以小义代表人性,人以封神为追求,而神以普渡众生为使命,一条天梯,将二者相连,只有统一的标准和不允许任何质疑的权威制衡,也才能让二者和谐。
故事的高潮就在于关于人性的善的那部分,与绝对制衡的权威之间是不能共存的,因为有了善,就有了缺点,也就不可能无欲无求,这是神和人之间的区别,也是与所谓大义之间的冲突。
而这种冲突的真正导火索也并不在于苏妲己,而是所谓一人和苍生之间,从来没有哪一个的牺牲是可以被遗忘的。
本质上讲,故事的设定确实有些俗套,但其中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姜子牙既想要成为一个拯救苍生的神,但从始至终他又只是一个无法放弃私欲的“人”。
直到最后明白了“神”是被束缚的躯壳,才真正的解开了心结,这份转变,其实也是对于故事的整体效果来说,比较颠覆的部分。
那么我们以这个视角再来看这个故事,就还能发掘出太多有趣的东西,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法律代表了一个社会的根本,它尤其显得刻板或是麻木,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绝对客观性。
整个故事前半部分以师尊为首代表了绝对的权威,但在师尊之外,还有师祖,你以为的巅峰,也不过冰山一角,这种颠覆,本身就代表了一份对信仰的追求,也是对于一个人的形象塑造来说,相当关键的一环。
姜子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在北海反思十年,也丝毫没有参悟出所谓幻象背后真正的内涵,是他真的不懂吗?非也,不过一句话的事,只要他承认他所见一切是假,他大可安安心心当他的众神之长。
但他没有,这也是让他内心感到迷茫的原因,当神代表的权威不再完美无瑕,他一直所追求的信仰也就在那一瞬间动摇了,他希望能有一个理由可以说服自己了内心,却始终没有找到,正如一个小污点足以掩盖一个人的所有光芒,在那一瞬间的姜子牙,也迷失了他自己。
整个故事很多细节确实有些力不住,但要是以姜子牙这一条完整的线来串联首尾,再把其中起到铺垫和衬托作用的部分连接起来,也就是以神为代表的审判和以狐族为代表的反抗,或许可以理清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而因为电影的时长受限,不可能将所有部分完全展现,所以在一些细节的呈现中,故事有很多留白并没有解释。
因此我们也需要将姜子牙的蜕变这一条线先来看清楚,才能稍微不会被主创团队过于大的野心干扰。
首先对于狐族而言,无端而来的灭族之灾,只因九尾的一时贪念,所以被神利用,最后成为了被抛弃的牺牲品。
在她的怨念里,神显得虚伪且残忍,她的反抗是为了他们的种族,也是在她的世界里所代表的正义。
但神错了吗?其实也没有,统一三界,是制定权威,也是结束各界之间的颠沛流离,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能让一个混乱的世界重新变得和谐的办法,也就是统一新的标准。
当然这份标准或是秩序会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它需要人们的信仰,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在北海古战场,那些被困于战场的亡灵,因为迷失了家的方向而有了怨念,唯有骨铃寄托哀思,才能稍微抚平他们内心的迷茫,而后来玄鸟出现,终于可以带他们回家,但既然如此便可以抚慰他们的内心,又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出现,非要让这些冤魂承受这数十年的相思之苦呢?
其实这也就是对于标准或是秩序的维持,这种奇怪的感觉带给我的,就像小时候看《西游记》一样,唐僧为什么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这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系里,似乎始终都能看到这种苦难背后的成长。
所以尽管电影在故事的表述上,确实有些避重就轻,当然也有主创团队想要表达的情感太多,就显得有些中心思想不突出,但姜子牙的后期成长,依然还是让我深有感触。
姜子牙的反叛,就代表了一份觉醒,也只有冲破了标准,才能看到标准之外的东西。
那么无辜的牺牲该怎么办?天尊告诉姜子牙,归墟将是一切亡灵转世投胎的地方,而九尾却说这不过是另一个阴谋,两方完全对立,但直到最后姜子牙的彻底爆发,其实他也并没有真正相信任何一方。
这就有意思了,能让姜子牙这个人物成长的根本,就在于最后可以让他相信什么,但他什么都不信,这本身就是变数。
电影多次出现的十二金仙一直带着面具,也是因为他们作为秩序的拥护者,其实也已经成为了秩序的一部分,而在最后姜子牙变成了介于神和人之间,只去追寻自己信仰的存在。
这也是我看完电影之后最深刻的记忆点,神代表的正,狐族代表的恶,但这个视角却可以在顷刻间颠覆,而他们在各自的视野里,都无法去打破秩序的完整性。
所以有了姜子牙的出现,他介于二者之间,一边心中还有善,一边又不会放过一丝恶,所以最后只有他成为了那个变数,也终于打破了秩序,看到了标准之外的东西。
而电影最后留给我们的,也变成了一份思想的延续:人不该以封神为追求,所以姜子牙斩断天梯的那一瞬间,其实也是切断了人对神的盲目瞻仰。
神从来也不应该妄图以俯瞰众生的视角来干预个人和时代的命运,因为能拯救众生的,从来不是神所设定的最好的结果,而是对于每个人而言,如何去追求自己的信仰和实现自己价值。
说实话看电影之前,我本以为姜子牙应该代表一个民族英雄,到最后才发现,无论是他还是哪吒或是齐天大圣,这种对于命运和秩序反抗的本身,他们所代表的都只是他们自己。也唯有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崛起和重生。
所以,虽然电影的整体基调稍显得悲悯,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成长和力量。
可能对于剧情这一块儿来说,漏洞还是有很多,一部分原因在于如今这个快餐化时代,很多人并不愿意去推敲故事背后的内核,或是觉得想的多的就是过度解读。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这几年几部出圈作品都有的通病,如何以观众能接受的角度和剧情线去呈现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作品,去年的《哪吒》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如今看来,国漫路漫漫,希望下一部作品,能再次带给我们惊艳吧。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电影《姜子牙》
撰文/深海里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