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上了年纪的人,大约都是爱回忆过去的,霸气如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逃过这个定律。于是,唐太宗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决定给当年那些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文臣武将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所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出现了。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排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位的是文臣长孙无忌,不过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唐太宗的大舅哥。有人就说了:好家伙,这是按关系远近排名了吧?那直接按家谱排就行了,还整这么复杂干啥?如果要是这么想,你可就真的误会了。长孙无忌能排在第一名,那是有根有据的。

凌烟阁的上榜理由

古人是如何形容凌烟阁的呢?有赋云:有崇其阁,巍峨引天。麒麟不足以侔其大,云台不足以齐其肩。当然,赋的作者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夸张手法,但是夸张手法的背后,却也显示出了凌烟阁的特点,那就是高大。建筑物的高大,其实就从侧面反映出了里面所挂人物的地位的高大。

也就是说,要想进凌烟阁,首先就得有足够的贡献。而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在对下属进行封赏的时候,其实并不注重亲属关系,他反而更看重臣子的功绩。比如,当初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定为了一等功臣,而这也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其中,李世民的叔父首先提出了反对票: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等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大意是说:当初起义,是我带领军队先到的场,如今论功行赏的时候,把功劳都给文臣了,将我置于何地?我不太懂!

李世民直接反驳道: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故建德之南,军败不振,讨黑闼反动,望风辄奔。意思就是:当时确实是叔父的军队先到,但你并没亲自上阵,所以在对阵窦建德的时候,你战败后狼狈不堪;讨伐刘黑闼的时候,你望风而逃!

其次,也得有相对应的功勋,也就是爵位。上榜的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叔宝。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在这一众人中,长孙无忌的爵位最高,因为长孙无忌被封为了:赵国公。国公位列“从二品”,仅次于当时的亲王爵位。也就是说,结合长孙无忌的政治贡献和爵位来看的话,他排第一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长孙无忌到底有何贡献呢?

长孙无忌的政治贡献

长孙无忌年幼丧父,由舅舅抚养长大,于微末时就开始追随李世民了。后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贡献过不少治世良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李世民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由于李世民军功卓越,所以很是惹得太子李建成十分忌惮。

为了遏制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向李渊进言:秦王府幕僚众多,怕有不轨之心。于是,在李渊的主持下,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就被迫离开了秦王府。此时,陪在李世民身边、能顶得上用的,也就一个长孙无忌了。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但是俗话说得好:兵在精而不在多。在长孙无忌的暗中操作下,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很快归队,然后就策划了改变大唐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也就是说,假如当初没有长孙无忌的暗中操作的话,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未必能成功,就算是成功,可能也会多些波澜。

正是因为长孙无忌功绩显著,所以后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身居高位,又是皇帝大舅哥,长孙无忌很快就引起了其他官员的排挤。但是,在李世民看来,长孙无忌此人的能力突出、对自己又是忠心耿耿,所以依旧很重用长孙无忌。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长孙无忌被李世民封为司空。这次,就是长孙无忌本人,都感觉有一些“害怕”了。于是,他向李世民进言:我实在是担不起这个重任呀!您换个人干吧!然而,李世民依旧初心不改,他并没有因为长孙无忌的推让就放弃自己的决定。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也的确没有辜负唐太宗的看重,长孙无忌任职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尽心尽力。看到李世民略有失职的地方,长孙无忌也会尽到臣子的本分,去规劝君主。也正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实干和踏实,所以使得他的爵位也在一直不停地变动。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长孙无忌改封赵国公,且世袭刺史。这要是搁一般人身上,早就高兴得找不着北了。毕竟,谁还会嫌自家爵位高呢?但是,长孙无忌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了。他上书规劝唐太宗,陈述了分封的害处,希望皇帝可以慎重考虑。

也许,正是长孙无忌的这份仗义,让唐太宗看到了一个臣子的真正忠心。所以,慎重思考之后,唐太宗还是把此事取消了。但是,观长孙无忌的行事作风来看,此人不能说是淡泊名利,但是对君主的忠心和尽力却是不可忽视的。

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何排在第一的是文臣长孙无忌?

当然,也正是因为长孙无忌有能力、有功绩、用贡献,所以他才以文臣之身,位列唐太宗时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从长孙无忌一生的行动来看,他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个“榜首”的位置。

结语

长孙无忌在唐太宗时期,可谓是万千荣耀集于一身。但是,到了唐高宗时期,他就被贬了。从明面上看,是和他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有关系。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也引起了唐高宗的忌惮。唐太宗去世以前,嘱咐长孙无忌“善辅导之”,这里用到是“辅导”,而非“辅助”,一字之差,就提高了长孙无忌在唐高宗那里的地位和影响力。

正是因为唐太宗的嘱托,才导致了唐高宗逐渐对唐太宗有了怨念。虽然唐高宗平日里还是很敬重长孙无忌,但是私下里抱怨也还是有的。再加上在武则天这件事上的矛盾,就使得长孙无忌和唐高宗之间的关系有了很明显的裂痕。

有了裂痕的君臣关系,自然就没有那么好修复了。同时,还因为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最后一位核心人物,所以他也影响了山东士族的发展和利益。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有人状告长孙无忌谋反。唐高宗哭着说:我怎么能对舅舅下毒手呢!但是一扭头,他还是判了长孙无忌流放。而后,长孙无忌选择了自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453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