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可谓句句生疑,环环相扣

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可谓句句生疑,环环相扣

阅读古诗词,我们很多时候将情感生发放在第一位,因为诗歌中包含着的情感,的确是打动人心最直接的要素。而除了情感之外,诗词的结构布局与表现手法也同样具有魅力,不应忽视。

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金昌绪,他的生平大多已不可考,诗歌也仅传世一首,这一首便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五言绝句篇。

此诗名为《春怨》,语言并不出奇,抒发的思想情感也是比较常见的闺怨怀人,但最妙的就在于它的结构布局,非常巧妙,可谓句句生疑,环环相扣。

唐朝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短短20字却句句悬念,布局太巧妙

黄莺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以“春怨”为题,却没有写想象中的春花易谢、春光易逝、韶华易老,更甚至,诗中不见哀怨之情,却露娇嗔之意。诗从一个女子生活中一个非常常见的情景写起,截取一个微小的片段,以小见大,布局方式极为巧妙。

诗首句单刀直入,直写“打起黄莺儿”:女主人公站在树下敲打树枝,赶走上面的黄莺。春光大好,黄莺啼鸣,本是令人惬意的场景,却为何要去打破?

唐朝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短短20字却句句悬念,布局太巧妙

莺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黄莺刚刚开始啼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千里莺啼绿映红”,春来时黄莺啼鸣,花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来之景。

但这首诗的主人公,甫一上来就要把黄莺打走,原因是“莫教枝上啼”,赶走它是因为不想让它继续在树上啼鸣。

同样是鸟类,相比杜鹃声的幽怨悲切,乌鸦的黄莺孤独凄凉,黄莺因为有着颜色亮丽的外形,加之啼鸣声婉转动人,大多时候,黄莺在诗词中的形象是令人喜爱的。

唐朝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短短20字却句句悬念,布局太巧妙

黄莺

诗第二句解答了上一句的疑问,却又引出新的疑问:黄莺啼鸣婉转悠扬,如少女一般轻声歌唱,为什么不让它继续啼鸣呢?

因为它的啼鸣惊醒了我的美梦。什么美梦?在梦中,我本是能够到辽西的啊。现实无法相见,只有梦里能够远行,那到辽西是去干什么呢?

诗歌在此戛然而止,后面没有再解答,继续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诗歌采用民歌式的语言,妙在每一句看似结束却又都引出疑问,一句一句,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正因为黄莺啼鸣打断了我到辽西的美梦,所以才拍打树枝,让它离开。

整首诗,便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唐朝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短短20字却句句悬念,布局太巧妙

等待归人

穿越诗词,我们能遇见太多抱着这样怀人心思的怨妇形象。有“春日凝妆上翠楼”,似乎不知愁怨为何物的少妇,却偏偏在瞥见远处路边的杨柳青青时,才“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提着篮子外出采桑叶,却偏偏“提笼忘采叶”,突然就忘记采桑,却也是因一个梦——“昨夜梦渔阳”;这与《诗经》里那个采着卷耳,却心不在焉,怎么采也采不满筐子的女子多么相似啊。

而金昌绪《春怨》里的这位,也是非常可爱的,她没有停留于梦醒之后一场空的幽怨之中,反而去敲打黄莺,形象也是非常鲜明了。

唐朝这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短短20字却句句悬念,布局太巧妙

黄莺儿

春光易逝,韶华易老,远行之人却始终未还,不知是生是死,不知归期几何。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远行在外,音书全无;又有多少人倾尽一生,等一不归人?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她们心中曾生起希望,又一次次失望,却又在新的一天里继续等待,直至波澜不惊、耗尽一生。

这当中所封存的,不是儿女情长,也不只幽怨与怀思,更是当时的时代与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418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