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艺术性和商业性无缝兼容的佳作,这部影片的观影过程就像在暗礁密布的海上航行一般,故事的主线围绕着贫富二元对立的角度而展开,这样一种通俗易懂的现实性的观照使这部影片在整体把握上并没有过多的理解障碍,而宏观上的批判现实的主题为这部影片在商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但若止步如此,这样的一部影片显然难以与其荣誉相匹配,深入其中细细品味,那各种充满隐喻的意向以及镜头画面又隐含着导演的深度思考,从而赋予了这部影片更尖锐犀利的内核,想象中的驶向美好彼岸的巨轮最终无奈搁浅在令人窒息的沙滩上,在涛声依旧的现实面前依稀可见那种绝望轮回的宿命。
不可逾越的上升通道:只是一条光明的“死胡同”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光鲜,莺歌燕舞的背后还有着那种不见阳光的暗黑一角。
两者的差别之大,就像这部电影中的朴家的华美的别墅与基宇一家所住的暗无天日的地下室一样。在这样的对比之中,阶层固化是这个故事让人一望而知的背景,在导演的精心的设置下,一开始的镜头对基宇一家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对在地下室外面的醉汉那种随地小便的行为的一种无所适从的躲避,比如基宇和他的妹妹基婷两人挤在马桶上蹭网络信号的场景……,这些画面将那种底层生活的狼狈描绘的入木三分。
本来金家四口人以糊纸盒为生,而这种生活的转机来自于基宇同学的一次拜访,他一个即将出国留学的朋友的引荐下到富豪朴社长家为他的女儿当英语家教,而根本就没有大学学历的他于是伪造了证书顺利地接下了这份工作。这个偶然的机遇给金家全家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投机取巧的算计之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全家四口人都得以全部寄生在朴家为生,妹妹基婷为朴家的小儿子教绘画,爸爸和妈妈分别成了朴社长的专职司机和他家的管家,这种完美的寄生关系的建立是喜剧的开场,但更是后面毫无征兆的悲剧爆发的起点。
人算不如天算。在一个突如其来的雨夜,原本准备在外面露营为小儿子庆生的朴家人不得打道回府。正是在这个夜晚,被金家算计走的朴家原来的保姆回来之后揭开了 一个隐藏的秘密,然后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在第二天补办的朴家小儿子的生日派对上,这场悲剧就像沉睡的火山一样突然爆发,毁掉了这此前看起来近乎完美的一切,前管家的丈夫走出密室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而基宇的父亲基泽也在绝望之下刺死了朴社长,然后藏身于这个豪宅那那不被外人所知的密室之中,故事戛然而止又言犹未尽,就像是一场轮回的下一次开始……
这个故事的核心冲突正是基于阶层固化这样一个冰凉的现实。作为底层的金家来说,他们投机取巧的终南捷径最终变成了一条“死胡同”,就像一道无解的二元多次方程,最后的一切比原来的更糟。对金家来说,那道炫目的光明就像火柴支撑起来的天堂一样,很快便轰然坍塌。到最后,基宇通过摩斯密码解读出其父亲基泽发出的讯息时,他幻想着能够挣足够的钱买下这座豪宅,但很显然这样的一个光明的梦想依旧只能是南柯一梦,这样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在现实面前无法实现。
一切的希望都带着注释。就像导演奉俊昊说的那样:那种房子,以国民平均收入,不吃不喝需要547年才能买到。于是,对基宇那样一个普通的底层人物而言,他的生活大概率还是延续着底层民众的人生轨迹,城市就躲在光明的背后,光明只是你隐秘的哀愁。这部影片的主旨由此进一步凸显,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没有计划就不会出错”,而没有计划下的随机应变却更是大错特错的结局。这样的潜台词之下,投机取巧尔虞我诈的奋斗终究是镜花水月,但那种脚踏实地的奋斗又何尝不是镜花水月呢?
不可捉摸的复杂人性:就像一个斑斓的“万花筒”
这部电影在人物刻画上没有一个“好人”也没有一个“坏人”。
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物都是在那种强大而扭曲的逻辑下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电影中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峰峦如聚的隐喻成为一个个标识牌,让整个画面聚合的信息量极大地扩充整个电影的内涵,从而拓展了这样一个建立在贫富对立的阶层固化背景下的电影更多维的引人深思的空间。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比如电影镜头中出现转运石、台阶、自画像、蟑螂、印第安元素的头饰、书橱中的书等物件,以及各位人物看似不经意的动作神态等等,都有着强烈的指示性隐喻含义,也象征着电影中各位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命运归属,这样出神入化的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在巧妙地推动了情节发展的同时,也委婉地诠释出人性复杂多元的本底。
在物质主义统治一切的世界面前,每个人都是精神褴褛的乞儿。
无论贫富,概莫例外。
电影的前半段,作为底层形象代言的金家四个人,其所作所为将人性卑劣一面展示的一览无遗。但同时,他们在不涉及自身既得利益严重受侵犯的时候,也会展示出人性中那种善良美好的一面,比如对前管家时不时流露出的怜悯之情,但在严重威胁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这一切很快便消逝的无影无踪。这样的转变其实并非仅仅是穷人思维使然,并不是电影中的那句基宇的母亲忠淑所说的台词那样,“我要是像他们那样富有,我会比他们善良百倍。”其实善良与卑劣,并没有绝对的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就像朴家人,电影中的他们一开始从外在看都那么善良大方,但其实这样的表象之下,内在的对底层群体的鄙视和厌恶之情所暗示的人性幽暗的一面还是逐渐显露出来。最经典的就是他们夫妻二人以及小儿子对气味的敏感,从味觉的角度展示出对穷人那种厌恶,这样的表现手法更带有一种无所不在的骨子里的鄙视之情。此外,朴社长那种对贫富阶层界限感的敏感和维护,他的妻子莲乔看上去傻白甜但颇有心机在付给基宇工资时特意抽掉两张钞票的细节的场景,他小儿子多颂通过摩斯密码读出了前管家丈夫发出的求救信号但却无动于衷的表现等,这些场面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然甚至不易察觉,但人性之中那种苍白冷漠的一面还是显露无遗。甚至说这部电影中朴先生的女儿多蕙,人性的残缺一面也是若隐若现,由于缺爱而造成略显自闭的性格,她和基宇之间的爱看起来带有童话般的色彩,但若联系其她的第一个教教老师敏赫的话,似乎这种让人怜悯的爱是建立在对男方身份误判基础上的一种没有经历过现实淬火的爱情,甚至有可能只是一种自私的索取,这种不愿揭露的真相或许隐含着对纯美人性一丝卑微的期望。
一切的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在最终的冲突爆发来临之际,那种巨大的破坏力更是将人性之中丑陋的一面血淋淋的撕碎给人们看,金家的女儿基婷被刺杀身亡,朴社长被基泽刺死,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分别代表着他们所在的群体中最优秀的代表,但却被下一阶层所刺杀。鄙视链令人深恶痛绝,但以暴力毁灭的方式去斩断这样的鄙视链却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冷漠和暴力之间的短兵相接中没有胜者,更凸显出人性复杂多元瑕瑜互见的特质,这种结局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于是下一个似乎不可逆的轮回似乎在静悄悄地萌发。
这部《寄生虫》,在荒诞与真实的无缝衔接中,对剧情节奏的掌控和故事内核的挖掘体现了高妙的平衡技巧,对寄生关系的解构充满着一种宿命的悲情意味。在这样的社会阶层的整体架构中,人人都逃脱不了寄生者这样一个角色,表面上穷人寄生在富人家中为生,但反之富人也离不开穷人的服务,这何尝不又是另一种寄生关系呢?正是这样独具匠心的带有黑色意味的讽刺与批判,而非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的做法,更深度挖掘出这其中的荒谬而又真实的悖论性质,饱含着更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性关怀,从而成就这部电影让人拍案叫绝拍案惊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