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真知堂:近年来,学者们多把河南嵩山南麓颍河上游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和中游的禹州瓦店遗址视为夏都阳城和阳翟。从地理位置上讲确实也问题不大。但就是在对这两个遗址的探索过程中,真知堂发现了新的问题!对夏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夏朝初年有一段“夏启攻灭有扈氏”的历史。夏启为什么要从河南颍河流域杀到700里外山西临汾盆地尧舜的地盘去争夺一个古酋邦联盟盟主的虚名?有扈氏为何不服?夏启为何又非要伐灭有扈呢?这些问题困惑了我好多年。最近终于得到了新答案!如果这两处遗址确实是夏禹和夏启的遗迹,那么,夏启建立的夏国,统一的一定是嵩山南北而不是整个中原地区。
夷夏东西说
说到夏商周古历史,不可不提的就是民国大师-傅斯年先生的“夷夏东西说”。
最晚在西周时代,周人自居于中国,而把周边的居民称为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
《尚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孟子 梁惠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而所谓的东夷,在整个夏商周三代都是极为强大的。
据说商王朝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商纣王帝辛把重兵调去攻打东夷,导致国都兵力空虚,才被周武王乘虚而入的。
“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
东夷,又称九夷。在商代甲骨文卜辞中被称为人方。
他们特别擅长于射箭,所以夷就是一人一弓一箭结合在一起的。人方,也就是夷方。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夷有九种,曰畎夷、於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而历史上为患商周时期的东夷,主要指的就是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的夷人(淮夷)。
所谓东夷,其实应该确 指夏朝初年到商代的岳石文化先民。岳石文化是山东半岛和淮河中下游地区继海岱龙山文化之后兴起的考古学文化类型。
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前后,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黄河下游山东半岛地区的文明(海岱龙山文化)突然大幅度衰退。后来在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区继承龙山文化兴起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称为岳石文化。考古学家发现,岳石文化的文明程度和生产力水平,较比龙山时代发生了很大的退步。
而在黄河中游的晋南、豫西地区,则发生了著名的“太康失位,后羿代夏”,“寒浞弑后羿灭夏,少康中兴”这两件大事。据专家考证,这两件事前后延续的时间不低于四十年。这件事的发生大致也是在公元前2000-1900年前后。
太康,是大禹之孙,夏代开国之君夏启之子,夏朝的第二位君主。
《后汉书,东夷列传》:“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 于 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
太康从父亲夏启手上继承的,应该不仅仅是古国联盟首领的位置,还包括夏启直属的部落和人民。他为什么失去了统治地位呢?我们还得从夏后氏这个称号的来历说起。
熟悉上古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国时期,各地酋邦国君的称号,均为有某氏。如黄帝有熊氏,帝舜有虞氏等等。而最初的夏王族,却得到了一个很奇特的氏的称呼-夏后氏!这在当时属于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当是上古史研究上的一件大事。
那么,为什么只有夏启一族被称为夏后氏呢?夏后氏的来历和东夷又有什么关系呢?往下看。
夏启伐有扈氏,世袭罔替王权的确立
所谓后,在上古时代写作毓。毓,读音育,就是抚育儿女的意思。
从新石器时代进入文明的前夜开始,各地大大小小部落的酋长多称为后,后就是“皇天后土”之后,也就是小王的意思。
这种说法,直到商朝后期还一直存在!
到目前为止,最可信的最古老的上古文献《尚书 盘庚》三篇中,就有多处商王盘庚把自己的先王称为先后的记载。
“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尚书 盘庚》
驱逐夏王太康的后羿,又被称为“有穷后羿”,这四个字的含义就是有穷国之王-羿。
搞明白了“后这个字在上古时代”的含义,我们对夏后氏的说法就有新的理解了。
所谓夏后氏,说明它在夏族群中成为了一支世袭罔替的王族!
所以说,当夏启取代伯益成为新的酋邦联盟盟主的时候,他把自己直系的一族赐名为夏后氏,才是夏王朝开启世袭制的根本标志。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史记·夏本纪》
从太史公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族其实是由十二个姓氏族群所组成的。
也就是说,夏国,包括了最少十二个后来的宗族国家。这些古姓氏,表现在考古学上,就是同一文化的不同类型。
真知堂按:而被夏后启征讨的有扈氏,本就是夏族。有扈氏不满的,可能并不是夏启驱逐伯益取得古酋邦联盟盟主之位,而是夏启把自己的一族确定为世袭罔替的夏王族!毕竟,龙山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广域王权几乎是不可能之事。有扈氏没有必要为离自己那么远,跟自身利益毫不相干的一个虚衔惹来杀身灭族之祸。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尚书 甘誓》
大禹娶妻涂山,夷夏联盟
前头说到,夏启伐有扈氏,确立了自己一族的大宗地位。而夏禹的后裔一共十二族。灭有扈氏之后,夏启取得了十二个夏部落(酋邦)的领导地位。从而建立了夏国。
这事的证据,在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遗址上可以显示出来。
真知堂按:相隔不到50公里的颍河上游和中游,就出现了登封王城岗和禹县瓦店两大遗址。新密大樊庄村的古城寨遗址,距离王城岗也不到五十公里。汝州煤山遗址,距离瓦店遗址,也只有六十公里。其他中小型遗址不计入内。在这么密集的范围内,出现这么多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只有夏族确实繁荣发达,出现了十二个酋邦的说法可以解释得通。
按照这种推测,则夏王朝的建立,是夏启统一了河南王湾三期文化类型的十二个古酋邦,形成了号令一致的新政权,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这种解释就顺理成章了。
夏王启,根本不需要前往700里之外的山西临汾盆地去接替那个仅有空名的酋邦联盟盟主位置,他只需要征服和说服王湾三期类型内嵩山南北这十二族夏人就行。
仅仅如此,夏朝控制的势力范围也已经达到了河南(十六万七千平方公里)境内除南阳盆地外的河南全境。面积最少也在十万平方公里以上!比西周王朝直辖之关中平原(四万平方公里)要大得多。
好了,搞明白了以上这些事,夏朝的历史就全部得改写了。
夏朝确实存在过!
大禹治水之后,夏启打败了同族的有扈氏,完成了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嵩山南北)内部十二族的统一。他们共同推举夏启所在的部族为夏后,并且确立了夏后一族世袭罔替的王族地位。这才是夏朝建立的真相。
夏朝建立过程中,夷人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禹治水时期,大禹东进到安徽涂山,和淮夷涂山氏女成亲,生下了儿子夏启。
“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尚书 益稷》
“予辛壬娶涂山 ,辛壬癸甲, 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史记·夏本纪》
涂山,就是今天安徽蚌埠市禹会区的涂山,此地发现了大禹与其他文化会盟的遗址-禹会村遗址。
《左传·哀公七年》:” 禹合诸侯於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 杜预注:” 涂山在寿春东北。”
也就是说,如果大禹确实是发源于河南嵩山以南的登封王城岗或瓦店一带的王湾三期煤山类型古人的话,他治理的河流应该是淮河!并且,
疑似夏禹都城的登封王城岗遗址(阳城)以及疑似夏启都城的瓦店遗址(阳翟)所处的颍河以及汝州煤山遗址所处的汝河和新密古城寨遗址所处的双洎河,都是淮河的支流!
嵩山以南的河南地属于淮河流域!
从这个意义上讲,夏族和淮河中下游的淮夷,其实本是一家人。
而涂山氏,则一直属于淮夷(东九夷)的一支。
真知堂按:就是通过大禹治理淮河流域的水患,夏启得到了母族(淮夷涂山氏)的支持,因而可以召集淮河流域的古部族,聚会于河南禹县钧台,从而取得嵩山南北十二支夏族的认可,成为十二支夏族的王族,也就是夏 后 氏!
“夏启有钧台之享 。“《左传·昭公四年》杜注:”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陂。”
小结
文章到此,夏朝建立的历史真相就昭然若揭了。
真知堂按:大禹极有可能真是来自河南嵩山一带的王湾三期文化王城岗类型部落首领!
大禹在上古大洪水来临的时代,联合东夷(也就是《尚书》中的皋陶,伯益),治理好了淮河流域的水患。在治水过程中,他来到淮河中下游的安徽蚌埠涂山,娶妻生子。
大禹的儿子夏启长大后,在母族淮夷涂山氏(和其他东夷部落)的支持下,大会淮河流域(可能包括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的部落古国于禹县钧台,并取代了来自东夷的伯益成为了夏人十二族的首领!并成为了十二族中唯一的世袭罔替的王族-夏后氏!而不服的有扈氏被夏启伐灭。
这,或许就是古籍中记载的夏启代伯益,伐有扈氏建立夏朝的历史真相!
探索夏文化,发现古文明!
跟随真知堂一起深入进行夏文化的寻根之旅吧。以上研究结论是真知堂独家首发于头条平台,请勿剽窃和抄袭。欢迎点评和交流,感谢关注和转发。
(注,有扈氏,二说在河南,一说在陕西户县。从考古学文化来看,王湾三期文化的面貌和陕县三里桥类型极为相似,三里桥文化到达了关中东部,新石器时代的户县,应当属于客省庄二期文化。启攻伐的应该是河南境内的有扈氏。详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有扈氏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