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巍巍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麾下,名将如云,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陆战猛虎,也有廖永忠、俞通海这样的水战蛟龙。洪武二年,朱元璋设立功臣庙,第一批“入驻”功臣庙的武将有21位,第一位是徐达,最后一位是孙兴祖。孙兴祖是一个十分低调的将领,知名度不高,但能力和功绩都足以名垂青史。2014年,河北发现一封明朝的诏书,距今600多年,完好无损,记载的便是孙兴祖的事迹,然而,有专家仔细分析这份诏书后表示:足以推翻《明史》。
根据《明史》记载:
孙兴祖,濠人。从太祖渡江,积功为都先锋。战龙江,迁统军元帅。
孙兴祖是朱元璋身边早期的将领,从朱元璋渡江开始,就已经成为先锋。公元1360年,朱元璋在龙湾之战中打败陈友谅,孙兴祖凭借此战的功劳,升任统军元帅,从此独当一面,此时的孙兴祖,年仅25岁,算得上是年轻将领。
孙兴祖能成为一代名将,离不开徐达的赏识和提拔,《明史·孙兴祖传》一共481个字,其中,徐达的名字出现高达7次。孙兴祖为人低调,处事沉着,和徐达非常对脾气,所以徐达屡次对他委以重任。举个例子: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之前,担心张士诚会偷袭海陵(属泰州),徐达推荐孙兴祖去驻守海陵。孙兴祖仅仅用5000兵马,就挡住了张士诚3万多人的攻打。
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奉命北伐元朝,在攻下大都(北京)之后,大军掉头向西,攻打秦晋。此时北京空虚,朱元璋特地八百里加急给徐达,一定要注意元朝军队偷袭北京。徐达给朱元璋的回复是:“北平有孙都督,不足虑!”徐达的意思是说:我把孙兴祖放在北京驻守,不用怕元军偷袭。可见徐达对孙兴祖的信任。
洪武二年,朱元璋开设功臣庙,首批21位功臣中,孙兴祖位列倒数第一。也就是说,在朱元璋认可的第一批功臣中,有孙兴祖的名字。但很不幸的是,孙兴祖第二年去世了。《明史》云:
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
原来,洪武三年,徐达出塞讨伐蒙古,孙兴祖带领北京的燕山六卫协助徐达,在三不剌川之战中,孙兴祖战死,徐达从此丢失一只臂膀。
按照《明史》的说法,孙兴祖死于洪武三年,年仅35岁。但在2014年,河北省的文保部门在青县流河镇姚庄村的一户村民家中发现了一份明朝的诏书,这封诏书诞生于洪武二十七年,上面盖有明朝印玺,诏书中592个字,还十分清晰。最最重要的是,这份诏书竟然是朱元璋赐追送给明朝燕山侯孙兴祖的诏书,内容详细记载了孙兴祖的个人信息和官职、功勋等。(下图为诏书抄本)
在这份诏书中提到:
洪武五年,燕山侯兴祖征沙漠黑龙江;八年,征大石崖;十三年,任燕山右护卫;二十三年,征以都宁夏回还。九月,老疾而终。
《明史》中说孙兴祖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年仅35岁。而这份诏书中却记载了在此后的20年内,孙兴祖还曾南征北战过,死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享年56岁。两者明显不符,根据专家鉴定,诏书属真迹,那就说明,《明史》又一个地方出错了。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他的编撰过程十分坎坷,从编纂到修改,再到成书,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清朝皇帝。因为民族等因素,清朝对《明史》的编撰十分慎重,就《明史》的价值而言,这部书的历史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但自古以来,史书都是后人根据有限的资料编纂,难免有错误之处,《明史》也不例外。例如《明史》中曾记载朱元璋和沈万三的故事,根据考证,沈万三死于元朝末年,和朱元璋没有交集。
笔者认为,虽然孙兴祖的结局证明了《明史》的一个错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明史》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