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先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有了文字这一思想载体之后,人们便可以把自己领悟的智慧一代代传递下去。对前人的总结进行思考是创新的源头,而这也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由此可以见得,古代那些所谓“禁书”的规定实在是太过不可理喻。有太多富含知识的著作,因此落得了一个尘封的结局。
每当提及手工与技艺这领域的话题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在我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鲁班,又名公输盘,出生于公元前507年。他是春秋时期最为杰出的工匠,在如今都是家喻户晓、世人皆知的存在。
据《淮南子》记载,鲁班从小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没有富足稳定的生活,出身工匠世家的他不仅身处在社会底层的地位,更是见证了太多劳苦。他只能潜心学习这一门技艺,并在乱世之中通过其来保证自己的生存。
《事物绀珠》中写道,鲁班曾创作了锯子、曲尺、墨斗等优秀的工具。但根据《古史考》的描述,对于锯子他只是进行了更多的改进,而被誉为“鲁班尺”的曲尺则是他的著作。《墨子·天志上》写过“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他那颗精益求精的匠人之心。
而除了工具方面,鲁班对于军事兵器方面也有不俗的造诣。《淮南子》中记载,公元前450年,他只身来到了楚国,决意用自己毕生所学助楚王夺得天下。而就在他已经拿出了云梯这种堪称跨时代的攻城器械时,墨子都被其惊动前来劝和。
同时《物原·器原》中还表示道,在鲁班的一生中,为了百姓的农耕生活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诸如磨与碾这样的加工工具皆是他的杰作,《礼记》里甚至还说他把机械应用在了墓葬之中。从各种角度来看,他都已经是人们心中最为杰出的匠人,很多时候甚至被视为了劳动精神的化身,代表了广大创造世界的人民。
公元前444年,鲁班在楚国病逝,而他的一生所学也全部化作了《鲁班书》这部作品。它曾经在各个领域的人才之间广泛传阅,但在后续的日子里,却非常不幸地被划入了“禁书”的行列,最终导致在流连中损失惨重。很多人不理解为何一本工匠之书也能被禁,对此专家表示,看看序言就会明白了。
原来,在这部《鲁班书》里,除了分为上、下两卷的主题内容外,还有一篇单独的扉页。在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介绍先贤鲁班的生平,只不过有一句例外:“修习此书之人,鳏寡孤独残,必居其一。”这乍一看简直就是诅咒了,配偶离世失去亲人,还有身体残疾,这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都是极大的不祥之兆,毫无疑问不会被人们接受了。
而除了序言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在那个战火频发的年代里,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敌人能够掌握那种神乎其神的工匠技术。所以在勾心斗角之间,这部著作只能被迫获得悲惨的结局。纵然鲁班技艺出神入化,可最终没能彻底的流传下来,究其根本,这都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