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今日虽然是公历的9月中旬,实际是农历八月的开始,8月为秋天的第2个月,是为仲秋,虽然现在的中秋,是单指8月15日,但在古代中秋与仲秋是同样的意思,意味着秋的中期与盛时。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此时是一年中最美的时段之一,所谓春花秋月,就是指的二月花,八月月。平均温度10到25度左右,风雨虽凉不冷,树叶半黄而绿,虽然走向肃杀,但天空明净,草露下沉,空气清新,视野广阔,实际是旅游的好日子。

唐朝有朝代自身的特点,疆域广袤,相当一段时间,繁荣稳定,大一统的江山,通过科举从地方选拔人才,打破了贵族军阀的地域垄断,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和人们的向心力。经济发达,开拓了道路和水运,联系东西南北。

大江大水大唐朝,唐朝人有笑傲前朝历史的空前自信。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唐朝李白《长干行》

这里可以看到唐朝长江的水运何其的发达。满载的游客和货物的船舶,在季候风的指引下,带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顺风而行,五月和八月是唐朝船运的旺季。而这首诗的流利和大气在于,经济现象和山水行程如此之自然,可以想见当时水路的繁荣。千里江河,仿佛是唐朝的高速公路,尽在人的心中,知道你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5月南风起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从巴陵顺水而下。而8月西风起的时候,我想你正在扬子江头,扬帆待发。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真是唐朝刘禹锡浪淘沙所做的组诗之一,刘禹锡青年得志,然而青云短暂,等待他的是长达二十多年的贬官外放生涯。虽然与中枢无望,但长时间辗转各地做基层官僚,唐朝大山大水,淳朴民风,却铸就雄浑慷慨的诗风和情怀。读万卷书兼行万里路,早年他在扬州,晚年又曾任苏州刺史,这钱塘潮八月的壮观,是天地美景,又是他心中的澎拜。

那八月的涛声,如同呼啸吼声,震动着脚下。那浪头数丈撞击着海边的悬崖。转头它就穿过海上如门的礁石,卷起黄沙水浪,如同雪堆!

这是宋朝苏轼”大江东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母本,其气势甚至有过于苏轼。

这是壮观的钱塘潮,我会专门有一章解读。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去过钱塘,那是唐朝人的网红打卡地。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唐朝崔峒《清江曲内一绝》

这是长江中游的开阔水景和天地,当然他是现在清江和长江的交汇口,清江水碧,长江水苍,八月天高水平,风轻浪细,一条帆船轻盈从清江入长江,远处水天一色,去想象帆船的目的是是湖南岳阳,一座水上的烟城。

这就是八月仲秋的唐朝超级水路,面对如此开阔,李白梦想直挂云帆济沧海。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那么唐朝诗人秋天的第二个打卡地,就是洞庭湖。洞庭湖在唐朝之美,是因为荆江地区每年夏秋,江水倒灌进洞庭,形成烟波八百里壮观的景色,水天浩渺,望眼如海。虽然这里没有钱塘潮奔涌的气势,但是烟水蒸腾,湖水平静上涨,自有一种默默无声的蓄势待发的能量。

所以孟浩然以八月湖水平,写其静,以涵虚混太清,写其阔,而最让人称道的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种静中的蓄力。秋水之美,在静,但驾驭把控不好,就是洪水猛兽,一处之决,倾城倾国。

李白最喜欢洞庭秋水。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唐朝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那么8月夜晚的洞庭,月光之下,可以看到天上的白云,何其壮阔与澄澈。唐朝湖南尚属于未被大量开发的边远地区,虽然到此一游,有船的便捷,但其给人的真实震撼与自然,应该是比当下更强烈。李白此时是流放归来,路过洞庭做停留,以五十多岁的他,尚有如此喜悦,可见实景的壮观。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八月在唐朝是船行旺季,送人接人多在八月江边。

有人欢喜,比如杜甫。某年,弟弟娶了媳妇,他写信殷殷嘱咐。

“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有人忧愁,比如曹邺。他要在江边送人。

“八月江上楼,西风令人愁。

携酒楼上别,尽见四山秋。”

唐朝水运发达,也产生特殊审美,江边杨柳,水岸酒肆,望月高楼。

倒是和尚贯休有另一种清明客观的眼。

“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

如今是清世,谁道出山迟?”

看看这千帆在水的八月长江,连和尚都感叹太平盛世,不用急着出山去救世,淡然享受这烟水八月。

仲秋读诗,感受唐诗中的八月,八月涛声吼地来

那么唐诗中的仲秋八月,多水多帆,长天浩水,涛声动地,一来说明唐朝的水运,尤其是长江,是交通的主动脉,二来也可以感受到唐人对自己国家山水的无限热爱,三秋天未必是可悲的,当你真正感受自然之美的时候,那种浩大清明可以荡涤胸怀!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343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