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人内心感情的抒发,歌曲同样如此,正因为人们都有着一种对“少年感”的追求,一首叫《少年》的歌曲就这样火遍了网络,它的歌词、它的曲调,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
诗词一直是文化的宝库,有许多好的歌词也都借鉴了古典诗词中的创意。比如曾经火遍了大江南北的一首歌《兰花草》,歌词就是来自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情深深雨蒙蒙》的主题曲曾经传唱度非常广,歌词也是写的出了名的好,其实很多句子都是出自古典诗词,因此才显得格外有意境。“多少楼台烟雨中”是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侬我侬”是出自元朝管道升创作的元曲《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美人如玉剑如虹”是出自龚自珍的《夜坐》:“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一曲高歌千行泪”是改自韦庄的《衢州江上别李秀才》:“一曲离歌两行泪,更知何地再逢君。”
能够将这么多诗词杂糅在一起,又好不产生累赘违和之感,反而觉得整体都非常和谐,还能产生出新的意境,确实也是改编者的本事。
那么“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这句歌词中表达的意境,又是出自哪首诗词呢?
其实就是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都知道苏轼是一个非常旷达的人,经历人生几多波折,依然能够保持一份热爱人生、积极生活的心态。遭遇贬官自己开荒种地,就在山坡上建筑居室起名为“东坡雪堂”,自称东坡居士,喜欢吃红烧肉就创造出了闻名天下的“东坡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要说古今往来最有少年感的人是谁,那肯定就是非苏东坡莫属了。
苏轼版的“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便是这句“万里归来颜愈少”,出自《定风波》一词:
定风波
宋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有好几首《定风波》都很经典,“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常羡人间琢玉郎”是一首,这首词出现了多个名句,“万里归来颜愈少”是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一句,流传度都非常高。
仅仅从语言上看,这就是一首非常美的词作,但美丽的词句背后,更是隐藏着一个更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琢玉郎”是一个如玉石雕琢般的美男子,这个人就是苏轼的好朋友王巩,王巩因为遭受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到岭南滨州这样的蛮荒之地。
本来树倒猢狲散,家里下人都被遣散了,但王巩有一个歌妓名叫柔奴,怎么也不肯离去,一定要跟着王巩一起去岭南共患难。历劫归来,苏轼和王巩、柔奴相遇,苏轼问柔奴在岭南几年的心路历程,柔奴并不觉得凄苦,反而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在柔奴心里,只要跟着王巩,就算去到天涯海角,她的心里都是愿意的。
有这样一个美妙佳人愿意与王巩一起同甘共苦,苏轼开篇便说非常羡慕他,因为上天赠给了他这样一个聪慧的佳人为伴。她歌声婉转,明眸皓齿,一阵风吹过,那歌声就像是雪花飞过炎热的夏日,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清凉。
因为柔奴有着良好的心态,哪怕是从岭南这么遥远的地方归来,她看起来却像是更年轻了,笑容依旧是那么灿烂,那笑容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苏轼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她却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柔奴就是一个从外到内都美的奇女子,她的容貌是明眸皓齿、娇艳欲滴,与如玉般雕琢的王巩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她的歌声悠扬如夏日飞雪般让人感到清凉舒适,她的笑容更是如冬日暖阳一般灿烂,可以治愈词人和朋友在贬谪中经历的创伤,她面对远谪他乡的安之若素,更是让人看到了她身上如梅花傲雪一般的坚强品格。
“此心安处是吾乡”也是源自前人的创意,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但到了苏轼这里才得到了更为广泛地流传,因为这句词放在全词的语境中,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体现了柔奴面对困难的那种旷达和洒脱的精神,也是词人自身人生观的体现。
要如何才能时刻保持“少年感”,要如何才能真的做到”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苏轼词中的柔奴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世事反复无常,唯有像柔奴这样有着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有着一份“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从容,坚守一份患难与共的真情,才能真的进入“万里归来颜愈少”的生活状态。